分享

「三水中医」秋风起,白露时节话养生

 singer0852 2022-09-09 发布于北京

【来源: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政务信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022年9月7日 ,即将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针灸科陈静主治中医师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说,秋属肺金,而酸味收敛可补肺,辛味发散则泻肺。近期市民饮食需以清润、温和为主。

文章图片1

陈静 主治中医师

曾到中山三院进修学习,擅长运用传统针法、灸法、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各种痛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膝等关节痛,中风后遗症、面瘫、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小儿推拿治疗呼吸、脾胃系统疾病。

白露养生到应注意以下几点:

01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添衣

古话说 “白露勿露身。”白露过后,温差大,天气转凉,所以不要露身,早晚要添衣,如果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为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如果因为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就会出现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艾灸肺俞、鱼际等穴位可预防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文章图片2

肺俞穴:

取穴: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上方取穴标志: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颈椎,再向下数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为肺俞穴所在。

文章图片3

鱼际穴:

取穴方法:仰掌,在第一掌指关节后,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按压有酸胀感即是本穴。

02预防秋燥,滋阴益气

“白露至,秋意浓”。秋风起,人们容易出现咽干舌燥、口唇鼻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玉竹、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另外,亦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选用甘寒滋润的食物缓解秋燥,如芝麻、核桃、糯米、藕、荸荠、甘蔗、秋梨、山楂、百合、银耳、芝麻、蜂蜜等均是润燥胜品。

03白露艾灸,养气补肾

白露伊始,阳气开始向内收敛,有些人开始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后应注意补养肾气,尤其是老年人,临睡前可以用热艾草水泡脚以温经通络,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另外,艾灸神阙、涌泉等穴位可预防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

古语有云:“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白露节气极易发生急性胃肠炎,出现胃痛、腹痛、呕吐、腹泻等,这多因脾胃受寒引起的。所以,白露要防脾胃受寒,衣着以“不露”为原则,不可赤膊贪凉,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并少吃生冷食物。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以预防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

文章图片4

神阙穴:

取穴方法:脐中央即是本穴。

文章图片5

涌泉穴: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卷足时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即是本穴。

文章图片6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坐位屈膝,摸到外侧膝眼的凹陷处,以手四指并拢,将食指放在膝眼处,小指对应的地方即是本穴。

文章图片7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穴方法:仰卧,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即是本穴。

以上养生小贴士大家学到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