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省“市市通高铁”,下一个是谁?

 一点进步 2022-09-09 发布于山东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

日前,渝厦高铁益阳至长沙段顺利通车。自此,湖南高铁板块拼齐最后一片“拼图”,省内14个市州全部实现高铁全覆盖、全贯通。

湖南也由此成为我国第8个“市市通高铁”的大省。在此之前,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河北、广东和河南,已率先实现所有地市高铁贯通。

市市通高铁,还有哪些省份有待迎头赶上?

市市通高铁,哪些省市先行一步?

中国是世界铁路第二大国,但却是不折不扣的高铁第一大国。目前,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

以2008年京津城际、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为起点,中国高铁迅速连线成网,多省实现了市市通高铁,9省高铁里程超过2000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高铁,以时速200公里以上作为界定标准,属于广义上的高铁。

如果严格按照设计时速350公里来看,目前全国仍无一省实现这一目标。

我国的高铁建设,从京广、京沪两个南北大动脉为起点,逐渐向全国扩散,形成壮观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络。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之地、四通八达的内陆、连通一二线城市的区域,最先从高铁网络中受益。

换言之,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更能享受到高铁路网贯通的利好。八纵八横,无论怎么纵横交错,中部省份都是绕不开的存在。

这正是安徽、江西、河南等地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的”原因所在。

相比而言,沿海省份,处于铁路末梢,无法靠“过路”的线路轻松上岸,难以直接从跨省际、跨区域的高铁网络中受惠,更多要靠自力更生。

广东就是典型。作为中国经济第一省,广州深圳虽然早已迈入高铁时代。但粤东西北地区却慢了10年之久,粤北的河源直到2022年才第一次迎来了高铁。

湖南,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地处京广大干线黄金要道,高铁建设为何“落伍”了?

从地理环境来看,湖南虽然位于中部,但非一马平川,沃野千里。

整个湖南,除了北面的洞庭湖平原,其他三面均被群山环绕,广袤的湘西地区向来以多山著称。

说起山多,贵州、福建、浙江都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湖南也是如此。不过,湖南的山,除了湘西地区外,多为起伏的丘陵。

与其他省份山多矿多不同,湘西地区多山却又少矿。

邻省江西遍地是矿,钨、钽、铷、碲、铜、稀土为全国之最,而湖南本省的钨、锑矿又集中在南部地区,西部发展自然相对较弱。

地理格局决定经济分野,湖南形成了典型的“东强西弱”的经济格局。

湖南东部之强,在于拥有长沙这一强省会、长株潭这一超级都市圈,经济总量接近全省半壁江山。

更关键的是,在强省会之外,湖南还规划了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一个为岳阳,一个是衡阳,均在东部地区。

相比而言,湖南西部虽然风景秀丽,但经济实力与东部存在巨大差距。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三市加起来不到省会长沙的1/4。

所以,借着张吉怀高铁的开通,坐拥凤凰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湘西州直到2021年才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

然而,湘西州不是最后一个,地理区位相对更好的益阳,却成了垫底城市。

要知道,益阳与长沙距离只有70公里,属于环长株潭“3+5”城市群的一员,原本占尽天时地利,高铁建设为何这么慢?

一个原因是,湖南的发展重心在长株潭都市圈,长沙的发展重心又在西部、南部和东部。

位于长沙西北的益阳,就成了相对边缘化的角色。

另一个原因是,益阳所在的渝长厦高铁,虽是八纵八横的一部分,但优先级并不高,建设速度相对较慢。

作为米字形铁路枢纽,长沙的区位优势极其突出。不过,构筑长沙米字形枢纽的各大路网,建成时间不一。

南北走向的京广高铁早在2012年就已全线贯通,东西走向的沪昆铁路也于2016年全线通车。

为何渝长厦高铁却这么慢?

渝长厦铁路,从重庆经长沙至厦门,虽然贯通海峡西岸、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但只有重庆、长沙、厦门三个中心城市,直到几年前才全面开工建设。

与之对比,京广高铁连接了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等多个中心城市,沪昆铁路也连接了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多个中心城市,经济价值更高。

如今,渝长厦高铁只有常益长段、黔常段、厦赣段建成通车,重庆到贵州段正在开工建设,而长沙到赣州的长赣高铁还处在可研上报阶段。

要等到全面贯通,至少要到2027年之后了。

还有哪些大省尚未实现“市市通高铁”?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市市通高铁的必要性没有那么强。相比而言,东部和中部地区,还有哪些省份还差临门一脚?

一个是浙江。

浙江经济发达,经济强市林立,高铁建设并不慢。早在2015年,浙江11个地市就有10个通了高铁,只剩下舟山一地。

舟山高铁建设慢,很好理解。毕竟,这是孤悬于杭州湾外东海上的群岛,且与浙江其他地市均为陆地相连,要建高铁,就必须先建好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

舟山与宁波隔海相望。目前,甬舟铁路已开工建设,项目包括公铁两用大桥及海底隧道,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

而面对更长远的未来,投资千亿的沪舟甬跨海大通道已被提上日程。届时从舟山到上海、杭州、宁波,都将有陆路相连,地缘优势将会极其凸显。

第二个是山东。山东高铁里程位居全国第三,但目前仍有“两个半”地市尚未有高铁贯通。两个说的是聊城和东营,半个指的是滨州,目前只有下辖的县级市邹平有高铁路过。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5年,山东将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全省在建及运营高铁里程达到4400公里。

届时,等到郑济高铁、津潍高铁通车之后,山东才会真正完成高铁拼图。

第三个是湖北。湖北同样地处东部,有着“九省通衢”之美誉,武汉更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为何还有地市没有高铁贯通?

图源:武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35

其实,整个湖北,只有荆门一市没有高铁。

早在7年前,荆门与荆州一度就沪汉蓉沿江高铁展开了争夺战,最终荆门拿下一局,不过沿江高铁武汉到宜昌段才刚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通车。

为缓和两荆矛盾、以及打通湖北南北通道,湖北规划了荆荆高铁,该线路有望于2023年建成,届时湖北就完成高铁网络闭环。

浙江、山东、湖北之外,还有更多省份高铁路网仍在建设中。

第四个是四川。四川地形十分复杂,西北地接青藏高原,西南连着横断山脉,只有东部的四川盆地可供开发。受制于地理环境,川西的甘孜州、阿坝州仍无高铁,而川南的大凉山和攀枝花虽然开进了动车,但时速只有160公里。

不过,等到成兰铁路、西成铁路建成通车之后,川西将真正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

第五个是陕西。

虽然西安的“米”字形高铁枢纽基本成形,但偌大的陕西,还有铜川、延安、榆林、安康、商洛5个地市尚未接入高铁网。

陕西完成高铁拼图的时间在2025年之后,要等到西延、延榆、西十、西康四条高铁全线贯通。

此外,辽宁的抚顺,贵州的兴义,云南的怒江、迪庆,山西的吕梁,广西的河池和崇左,吉林的白山等地没有开通高铁。

根据规划,到2035年,50万人口和2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分别实现高铁和铁路覆盖。全国铁路网将达20万公里,其中高铁约7万公里。

届时,“市市通高铁”将成为常态。

当然,高铁时代,人口流动也更为频繁。大城市虹吸时代强者恒强的格局,只会巩固而不会削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