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声母”分化推演——由“鸡生鹅斗”引发

 山人也 2022-09-09 发布于河南

拙文所谓“复声母”,指两个部位合同发声的单个声母。不是方家概念的复声母,不是二个或以上声母的合称。例如,复声母“ng”,也可写成“ŋ”。

“舌根关闭气流通往口腔的通道,改从鼻腔发出的声音。如英语音标中的〔ŋ〕。”——国学大师转自《重编国语辞典》舌根鼻音声母——ng”的诠释,可以借用作为拙文“复声母——ng”的定义。

两个部位合同发声的“复声母”,应该包括“舌根鼻音声母(ng”、“面鼻音声母[nj]尖鼻音声母(ny”等。其中,[nj]ny”的差异很小,小到基本可以互通。[]之内为拉丁字母。下同。

舌根鼻音声母,不是拙文的“首创”。[nj]和“ny”,也不是。在网上都能查到。“舌根鼻音在汉藏语系的许多语言里有广泛的使用。它既可以用来构成一个音节中的声母,也可以是韵母的一部份(鼻音韵尾)。”——鲜松奎《从舌根鼻音谈起》(知网 转自《贵州民族研究》 1987年03期)

既然是“两个部位合同发声”,难免发生“偏失”——省却甲部位保留乙部位,抑或省却乙部位保留甲部位。其结果,就是“复声母”的分化。分化,如同细胞裂变,不似物理运动。

“根据语音学原理,在一串音连续发音时,有时会发生因素减少的现象。尤其是几个辅音连在一起,不便于发音,更容易发生减音的现象。语音的分化,即语音的'偏失’,其实也是一种减音现象。”——孙梦岚《浅议汉语复辅音声母失落或分化的原因》(道客巴巴 20150221)所言“复辅音声母”,并非拙文所谓“复声母”。但其“失落或分化的原因”,窃以为能够借鉴。

拙文“推演”所用语音资料,以汉程网《音韵参考》栏目为主。部份来自乔全生等《晋方言与山西人》(太原道 20090923)、马继荣《河套方言集锦》(远方出版社 1999年)和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牙”字声母分化推演


ng

nj

ny

n

g

j

y

上古

ngea







广东

ngaa4







闽南





ga5/ge5



山西




nia




通语







东北







①山西、通语和东北等的音节,系汉语拼音。其它音节,系拉丁字母。下同。②“y”,应源自“ny”或“nj”。下同。

“咬”字声母分化推演


ng

nj

ny

n

g

j

y

唐音





gǎu



广东

ngaau5







闽南

ngauh4



nauh4




山西




niǎo




通语







yǎo

东北







yǎo

“硬”字声母分化推演


ng

nj

ny

n

g

j

y

广东

ngaang6







闽南

ngeh8




gian7



山西




nìng




通语







yìng

东北







yìng

“牛”字声母分化推演


ng

nj

ny

n

g

j

y

上古

ngiu?







广东

ngau4







闽南

ngiu5




gu5



广韵







yóu

通语




niú




东北




niú




《说文解字》:语求切;《康熙字典》:语求切,鱼尤切,疑尤切;又叶音疑;《广韵》之“y”,应源自“ny”或“nj”。

“人”字声母分化推演


ng

nj

ny

n

g

j

y

上古


njien






广东






jan4


通语







rén

东北







yén

“鹅”字声母分化推演


ng

nj

ny

n

g

j

y

广东

ngo4







闽南





gia5/go5



山西




nge




东北

ngě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鸡生鹅斗(鸡声鹅斗)”之“鹅”,在东北话中读作“ngě”。拙文,由“鸡生鹅斗”引发。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