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一轮复习:论述文阅读——五大圈注比对要点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9-09 发布于山东

课程目标

1.了解论述类文本基本知识。
2.掌握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方法。
3.学会对论述类文本进行初步比对。
课程体系
一、认识论述类文本
阅读论述类文本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关键信息,从而进行检索和比对。
1.论述类文本的选材方向
(1)内容
论述类文本一般选用社会科学类论文与自然科学类论文命题,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科技等。
(2)特点
论述类文本一般需要兼顾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等诸多特性。
2.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话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在文中往往体现为作者的观点态度。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有鲜明的态度。
从全文看,论点有时是某一段的中心句,有时是整合全文的观点句。论点有的直接出现在文本的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本的结尾,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等表示归纳性的文字为标志;有的散落在文本的中间,需要筛选整合;有的标题就是全的论点。
一篇文章往往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个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一般分为两种:
①事实论据,如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资料等;
②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以及人们公认的事实、道理等。运用论据要详略得当,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3)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归谬法等。论证结构有: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总分式、综合式等。
二、通过泛读文本完成初步比对
在阅读论述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圈注一些关键词句,同时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这样在后续做题时,可以便于我们更加准确地将原文内容和题目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内容是否与原文信息相吻合。这些关键性词句,往往也是我们需要比对的重点。
1.圈注关键句
1 圈注论点句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圈注论点句可以直接知晓作者的观点态度,帮助我们对文章中心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圈注论据句
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阅读时,圈注举例子的句子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表比较、对比的句子可迅速把握道理论据。这样圈注后可迅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及作者的观点。
3 圈注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段落与段落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而段落中往往有一些标志性语句,如带有“首先”“其次”“更”“也”“还”等词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2.勾画关键词
1)有助干理解文章内容的词语
①时间、数据及概括词(如凡、凡是、所有、全部等)。
②重要的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
③表已然、未然的词语(如已经、了、完成、实现;将来、如果、可能、预计等)。
④代词(如这、那、它、其、如此等)。
2.勾画关键词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的词语
①表因果的词语(因为、因此、因而、由于、从而)。
②表转折的词语(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③表并列或递进的词语(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
④表分层的词语(首先……,其次……)。⑤表举例子的词语(例如:如)。
3.通读全文,思考把握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什么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感情、态度是怎样的?
③文本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以及文本中段落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立意的凸显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材料?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陷阱”
1、以偏概全(绝对化)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
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3、因果混乱(强加因果)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混淆是非(肯定和否定颠倒)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信息遗漏)
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8、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只有……才 充分条件:只要……就
9、混淆程度深浅(范围大小)
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四、思维导图法轻松搞定阅读
《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考查的重点在文本的整体阅读,对文本说理性、逻辑性的分析和把握上。既然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那么我们运用思维导图法来解题,就会方便、快捷、一目了然,能很好地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
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解析:选C“应当避免西式改编”错误。原文否定的是机械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的做法,并不是否定“西式改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解析:选C“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错误,二者应是并列关系;“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错误,文章提及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意在论述传统表演艺术保护的正确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解析:选DA项,“很难获得成功”错误。原文只是说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这并不意味着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后就难以取得成功。B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错误。扩大了“传统表演艺术”的范围。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错误。原文第四段明确指出“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

【思路点拨】
初次接触论述类文本阅读时,我们需要有意地分段、分层次阅读全文,并逐段概括段意,紧抓关键词句,尤其可以从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确每段要表达的意思;找岀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及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用了哪些论据与方法,论点和论据的联系等。
做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和涉及范围,然后回到原文对应处,将选项与原文逐一比对,注意对关键词进行圈注。
【同步提升】
黑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
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拓展阅读】
昆曲-最传统与最先锋
戏曲、刺绣、书画……面对丰厚的文化遗产,今人应秉持怎样的心态传承,才可称是敬惜传统;又当如何释放传统自身的创造力,从而让其活在当下?在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观天下”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分享他在实践中的思考。
——编者
没有一份事业,比守卫遗产与先辈关系更紧密。身为遗产继承人,我们要时时丈量和掂量自己与历史、与先辈的距离。这丈量、这掂量,须屏息敛神,战战兢兢,乃至顶礼膜拜
如此幸福,如此沉重。
也没有一份事业,比遗产的未来更充满危机。古老的艺术样式,与历史时空严丝合缝。怎样从今天的水土中获取代代相传的生命活力?
如此纠葛,如此艰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昆曲长河曲折,曾经丰沛汤汤,曾经枯水断流。传承使命重得压迫人,与时间的赛跑急得鞭打人,我们别无选择。
前辈的每一个足印中,先锋的创造精神熠熠生辉。他们铸就了昆曲的辉煌年代,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昆曲人的天空。
昆曲产生之前,南曲四大声腔已广为流传,明代嘉靖年间,在南曲的板鼓声中,历史的册页中走来了魏良辅的身影。这位民间的声腔家觉得南曲“率平直无意致”,决意变革。他“面壁十年”,躲进小楼成一统,与一批志同道合者形成革新南曲的一个群体,魏氏吸收了南诸声腔的音乐精华,又引进了北曲,创立了新声即昆曲“水磨调”,使曲调和行腔“流丽悠远”,“其排腔、配拍、榷字、厘音,皆属上乘”。从此昆曲问世,魏良辅被誉为“曲圣”。
接着,便有了专为昆剧而写的第一个剧本《浣纱记》。作者梁辰鱼成了第一个吃“新昆腔”这只螃蟹的人。此后,一大批戏剧作家涌现,昆曲剧本数以千计。其中,最为著名的《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历经时间流转,至今观照人类的情感与心灵。
从明中后期到清朝康乾盛世,昆曲达到巅峰,被誉为“盛世元音”。
这辉煌持续长达200年之久。
陆文衡在《啬庵随笔》里的词是:“通国若狂”。铺天盖地般的全民痴迷,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第二个剧种。而今昆曲长期波澜不兴的小众局面,让人难以想象当时的盛况。
盛极必衰。徽班进京,逐渐取代昆弋成为京城主流。昆剧滋养着各地方剧种,自身却日益败落。事实上,清代以降,昆曲衰微,这个剧种一直要“死”,又一直在活。每当昆曲要“死”的时候,总有人以殉道者般的精神出手相救。危局中的拯救,是与开创者一脉相承的拓新无畏。
1921年,一批文人志士在苏州创办昆剧传习所,培养出40多名“传”字辈艺人。“传”字辈艺人历经战乱,撑到1949年,终于将昆剧“传”进了新中国。
然而,薪火微弱。1956年,浙江省昆剧团《十五贯》晋京演出,一举轰动,“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周恩来语)。这本《十五贯》,是周传瑛等一批前辈由《双雄梦》改编而来,向昆曲输入了新时代的生命血液。
“遥瞻残月,暗度重关”。历经“文革”动荡、市场冲击,昆剧没落无人识,舞台上几近绝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成为昆曲人心中的痛。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中国昆剧7大院团、800壮士迎来逐渐回温的新世纪。回望经典创造的历史,同时是开拓与担当的历史。坚守与拓新,从来不可能分开。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牡丹亭·游园惊梦》,昆曲中最动人心弦的一折。当杜丽娘出场,吟唱起这段著名的《皂罗袍》,文本唱词的典雅唯美叫人折服,婉转如莺的唱腔音调动人衷肠,表情画意的身段让人迷醉,还有伴奏、舞美等,构成了昆剧完整、严密、讲究的综合艺术体系,为其他剧种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元素与养分。
然而,有人预言,昆曲再过30年就要没有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
在明清鼎盛时期,昆曲有折子戏近3000折。衰落后的同治年间,苏州四大昆班上演剧目有140余种、800多出。解放初期,“传”字辈演员累积剧目还有600多出。再到“继字辈”“昆大班”尚有近300折。现在,一线正当年的生旦,每人仅余几十出,青年演员身上的戏已递减到个位数。传一代,少一半。如按照这个规律递减,30年后,还能有昆曲吗?
昆曲申遗成功之后,人们对昆曲“遗产属性”的认识才逐渐被点醒。既是遗产,就要考古,考古出来,就要保护,然后传承。
最近,我和江苏省昆剧院、苏州大学的同仁们做了一次“考古”。现在全国各大昆剧院团都号称有二三百出折子戏,但真正经常上演并传承的仅一百多折而已。
局面令人忧心。昆剧作为“非遗”,她的价值体现在哪儿?毫无疑问,她的文学性、音乐性、舞台的表演性在经典折子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几百年来,昆剧传承的精华便在折子戏。我们确立了未来五年的传承方案:将江苏省昆剧院传承至今的243出折子戏梳理出来、传承下去。我对我的同事们说:你们每个人身上要有100出戏,不传下去不许死!
怎样传?众声喧哗中,昆曲的传承要秉持“最传统”。昆曲需要“口传心授”,珍贵、正宗的“玩意儿”在老艺术家身上。新编昆曲可以有,但不能变形,不能“转基因”,不能山寨,否则便沦为戏迷所戏谑的“雷剧”。
也只有那些符合“最传统”昆曲规律的新编剧,才有可能经受市场、艺术和时间的多重检验,被收纳进昆曲经典的宝库。
“遗产”一词,令人骄傲?其实悲伤。遗产,意味着濒临灭绝。我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朱鹮”画作。朱鹮,濒危保护鸟类。其生存状态恰如昆曲。
2010年世博会上,中日艺术家合作演出。两国非遗表演项目昆剧与能剧首次对话,碰撞出《朱鹮的故事》,上演近7000场次。
这次合作促使我们思考,传统表演艺术恰如朱鹮,是关在笼子里做陈列品,还是放之于大自然使其茁壮生长?
这思考也源自切肤的体验。作为遗产传承人,我们必须守,一成不变地坚守。但传统程式太强大了,封闭住了我们的呼吸,生命个体的天然活力与之冲突着。守与逃,逃又回,守又逃……这之间的冲突张力,竟转化成了创造的动力。
首先,我们要呼吸,昆曲要在社会中、现实中呼吸。我尝试让昆曲和高铁“共振”:当长江三角洲的各大城市因高铁通达而成为“一小时都市圈”时,昆曲打出高铁概念,力邀周边城市市民前来观剧;让昆曲走入地铁:当忙忙碌碌的上班族在地铁中突遇杜丽娘、柳梦梅,穿越般的冲击会带来怎样的感受?让昆曲全球直播:在世界各个角落,每周六晚上可以收看昆剧现场表演;让昆曲“讲”英语:将全部折子戏唱词精准翻译,扩大昆曲的观众群。
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让昆曲青春地、当代地活着,而不是像遗老那样等待扶持,等待喂养。当昆曲依靠自身的生命力创造出每年五六百场的演出时,她便不再是笼中的朱鹮、玻璃柜里的陈列品。
在“昆曲表演者”身份之外,我作为“艺术工作者”的那个角色在实验“新概念昆曲”,唱腔是原汁原味的昆曲,但思考、舞台、角色设置都是现代的。《奔》《浮士德》《余韵》……汲取传统的美质,融入新理念、新技法,适合于现代化剧场。
还可以走得更远。从昆曲的宝库里,拿出一些东西来,去和世界上其他领域的艺术对话。世博会上的“朱鹮”仿佛一粒种子,现在已经发展出一个国际艺术节、一个艺术计划。目前,与昆剧进行对话的,从日本能剧扩展到了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的传统表演艺术。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既独立表演传统剧目,也合作创造实验剧。
是的,我们既要“最传统”,又要“最先锋”。今天的昆剧艺术工作者化身为两个主体:一支考古队,一支探险队。前者保护遗产不折不扣,后者发展创新毫无畏惧。他们各自背着行囊向相反的两极进发,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昆曲发展的弹性空间,距离越大,弹性越大。
当我们坚守传统时,我们在与古人对话,向过去膜拜。当我们开拓创造时,我们更感知到了前辈探路时的心境和活力。其实,路一直是这么走来的。昆曲是这样,想来其他古老的经典艺术莫不如是。
今天的经典,是过去的先锋。
今天的先锋,创造出明天的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