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血性肝硬化或称心源性肝硬化,主要是由于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引起,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量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等。偶有因肝静脉狭窄、闭塞而引起的。肝脏因长期淤血,使肝细胞萎缩、坏死以及纤维化而发生肝硬化。 ![]() 1.肝脏一般缩小,各径线测值相应缩短,肝脏边缘较锐薄;有时肝左叶可肿大,边缘圆钝。探测时,超声探头接触处常有较明显压痛。 2.肝脏轮廓一般尚光滑,有时亦可见稍有水纹状不平者。 3.肝内回声增多、增高、分布尚较均匀。 4.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内径增宽,有时下腔静脉内径可达3 cm左右,肝静脉内径常在0.5 ~1.0 cm ,并可观察到增宽之下腔静脉进入到扩大的右心房。 ![]() 5.下腔静脉与肝静脉在深呼吸时的变化不明显甚至消失。 6.晚期时可出现门静脉高压声像图的变化,如脾肿大、门静脉系统内径增宽等征象。 7.彩色多普勒显示肝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肝内血流丰富。下腔静脉内径亦明显增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