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宫里的玉兔

 新用户0096fsbV 2022-09-10 发布于辽宁

在中秋节逐渐形成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饶有趣味的传说和故事,其中玉兔就是与中秋、与月亮有关的经典神话形象之一。说来也简单,古人认为月亮中的阴影颇似兔形,故就此产生了“月中有兔”的美丽情结。

当古人仰望夜空中的那一轮明月时,许多人多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月宫中究竟有什么?“早在战国以前,古人就传说月中有蟾蜍。屈原在《天问》中发问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根据闻一多先生《天问释天》论证,'顾菟’即蟾蜍。因月宫有蟾,所以人们俗将月宫称'蟾宫’。汉代,传说月中除有蟾蜍之外,还有一只玉兔。《太平御览》引刘向《五经通义》云:'月中有兔与蟾蜍。’就连东汉科学家张衡在其《灵宪》一书中也对这一说法坚信不疑。”“古代人又常以'金兔’、'玉兔’或'蟾兔’作为月亮的别称。”(韩养民 郭兴文《节俗史话》)

从上述的引文中不难发现,至少在西汉,兔子就已经和月亮产生了联系,至少在东汉,兔子就已经开始在月亮上捣药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月兔捣药、嫦娥飞升的传说也渐渐显现,那时候故事的版本普遍是:飞升后的嫦娥受罚变成蟾蜍,与捣药的玉兔一起侍奉西王母。当然在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是不死药的掌管者。

那么这只兔子又是如何“去”了月亮上的呢?“闻一多在《天问·释天》指出:'盖蟾蜍之蜍与兔音易混,蟾蜍变为蟾兔,于是一名析为二物,而两设蟾蜍与兔之说生焉。’实际上只有一个蟾蜍,“兔”完全是出于读音的误会。月亮上有了兔子的传说后,又因为后人喜欢兔子而不太喜欢蟾蜍这种动物,'玉兔’的形象就逐渐压倒了蟾蜍,成了月宫中嫦娥的陪伴者。”(赵运涛《符号里的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月宫中的兔子传说并不为中国所独享,相反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也有着月亮与玉兔的传说。“除了中国之外,在美洲的印第安人、非洲的祖鲁人、南亚印度人的神话中,都有月亮上的兔子的神话传说。”(李一鸣《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季羡林先生曾根据公元前1500年左右即开始编订的《梨俱吠陀》中就有了月亮与玉兔的内容,提出月中玉兔的传说,可能来自印度。”(侯印国《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在明清时,还出现了祭拜兔儿神的习俗。“早在明朝末年,免儿爷就出现人们的视野中了。关于兔儿爷的最早记载,可见于明代文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一文中,纪坤载道:“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兔儿爷与传说中月宫的玉兔形象类似,大概就是照着它的模样用泥塑造出来的。”(高巍 郝卫民主编《节令之美:中国人的节日与节气》)每逢中秋,讲究的人都要“请”一尊泥塑的“兔儿爷”供奉起来,以表对“月”的尊敬。旧时过中秋,到了八月十五傍晚,家家户户都要在庭院里,面向东南方摆张小桌,放置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藕、西瓜等时令供品,其中桌上的毛豆枝则是专门给兔儿爷享用的。

从玉兔到兔儿爷,名称的改变也说明高不可攀的玉兔在近代百姓那里已俗化为可触可摸的物件,虽然人们依旧供奉它,但其神秘性渐失,人们更认可的是一种世俗的表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