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列子 | 天瑞 6 | 人生之四化 婴少老死

 M散人 2022-09-10 发布于山东

列子天瑞篇第 6 个故事:人生之四化 婴少老死

天瑞,天地之灵瑞的意思,英文译为 Heaven's gift。

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 化,即变化,生老病死皆是变化。这里是说人生的四个阶段: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青年,到垂垂老矣之老耄,到叶落归根之死亡。

婴孩也, infancy

少壮也, adolescence

老耄也, old age

死亡也。 death

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 老子说过: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柔弱无力,抓着喜欢的东西你未必掰得开他的手;他能日夜哭个不停,你却已经精神崩溃;劲儿往一处拧,气儿往一处使,专心致志的哭,能奈我何。物和德,在这里想来分别指外物和内在的精神。外物伤不了我身,内在已然十足,什么德行礼节我才不管。真。

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 小孩子长大了,就没那么可爱了。虽然满腔血气横溢,人世间的欲望和思虑却也纷涌而来,抵御不了,照单全收,悲哀。有了分别之心,辩论之心,外物便有了可乘之机,内在的能量开始泄泻,只好拿德行礼节来补。假。

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闲矣。 老了,心力不足了,再多的欲望和思虑已经承受不了,想着不久将归无影之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心里反而踏实一点,不再为无须有而奔波,内心回归婴儿,安稳闲静过余生。当然,这是列子认为的人的理想的老年状态。老人越老越像小孩子。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渐渐的返璞归真。也许古时候的老人就是这样子?反观周围,现在的老年人虽然也有如此理想的状态,但是还是很多焦虑于死亡,或者确切的说焦虑于生病。悲。

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 死了就完全安息了,复归于自然的本原。陶渊明在自祭文中就清晰的写到: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他是真的懂。但是他也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无。

文中的白话翻译参考自:中华书局列子,叶蓓卿译注

文中的英文翻译参考自:The book of Lieh-tzu(A.C.Graham)以及From the Lieh Tzu(Lionel Gile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