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欧古代列国志】波兰立陶宛联邦(八):扬•卡齐米日

 廿氏春秋 2022-09-10 发布于四川

波兰立陶宛联邦(八):扬·卡齐米日

12.扬·卡齐米日

扬·卡齐米日·瓦萨(波兰语:Jan Kazimierz Waza;德语:Johann II. Kasimir Wasa;立陶宛语:Jonas Kazimieras Vaza1609322日-16721216日),王号扬·卡齐米日(波兰语:Jan Kazimierz),是波兰立陶宛联邦时代的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1]奥波莱和上西里西亚的公爵,及名义上的瑞典国王,从1648年到1660年都是他的统治时期。他的双亲分别是齐格蒙特三世·瓦萨(1566年—1632年)和奥地利的康丝坦茨(1588年—1631年)。他的哥哥,和波兰前任统治者是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萨。他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室统治者有关系,是瓦萨王室的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波兰统治者。他是波兰立陶宛联邦最后一位真正有继承皇室血统的统治者。

1)生平

约翰二世·卡齐米日的父亲,古斯塔夫一世的孙子,齐格蒙特三世在1592年成功从父亲那里继承瑞典王位,仅仅到了1599年就被他的叔叔卡尔九世废黜。这导致了瓦萨王室的,意图占有瑞典王位的波兰国王与瑞典国王的长期不和,这也是1600年到1629年的波瑞战争的开端。波兰和瑞典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中处在对立的位置上,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波兰最大程度地躲开了所有重大的军事行动。

约翰·卡齐米日在很长时间内都处在他哥哥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萨的阴影中。他在波兰贵族(“施拉赤塔”)中没有什么朋友,并公然支持奥地利,展现出对波兰文化的蔑视。他的时间可以分为无节制的聚会时间和宗教思考时间。他十分遮遮掩掩,也不过问政治,在宫廷中既没有强大的政治基础,也没什么影响力。但是他有军事指挥官的能力,他的才能展现在与莫斯科公国作战的斯摩棱斯克战争(1633年)。1632年至1635年,瓦迪斯瓦夫四世试图通过协商,让约翰·卡齐米日与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再后来与一位意大利公主)结婚,来提高弟弟的影响力,但不奏效。167年,约翰·卡齐米日接受了一份到维也纳的外交任务,让他陷入了参加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与法国作战的泥潭。在他的军团在战场上被击败后,他在维也纳宫廷虚度光阴了一年。

1636年他回到波兰立陶宛联邦,与巴萝内斯·古尔登滕相爱,但是他与她的爱情遭到国王瓦迪斯瓦夫的阻挠。作为回报,瓦迪斯瓦夫试图让他统治库尔兰,但却被联邦议会(“瑟姆”)反对。因为对此感到愤怒,约翰·卡齐米日在1638年来到西班牙成为葡萄牙总督,却被法国代理人俘虏,被黎塞留主教囚禁到1640年。他后来被斯摩棱斯克省省长亚历山大·戈谢斯基解救。

1641年,约翰·卡齐米日决定加入耶稣会。1642年,他再次回到波兰立陶宛联邦,陪同他的姐妹到德意志地区。1643年,他加入耶稣会,对国王瓦迪斯瓦夫的口头谴责表示反对,导致了联邦和教皇之间的外交冲突。约翰·卡齐米日成为了红衣主教,但在164612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宗教生活后,他回到了波兰。164710月,他辞去红衣主教的职位,参选波兰国王。他尝试获得哈布斯堡王室的支持,与一位奥地利公主结婚。

1648年约翰·卡齐米日通过他在婚后的侄子,成功当选波兰国王。这位瓦萨王室中最后一位波兰国王会受到俄波战争(1654-1667年),和后来与瑞典的战争的控制,这就是联邦前两位瓦萨王室国王所酿成的苦果。在大洪水之战中,几乎波兰全境都被瑞典人占领,这些瑞典人虽然不能完全守卫住他们的占领区,最后被迫撤军,但也使整个波兰满目疮痍。

1660年,约翰二世·卡齐米日被迫放弃对瑞典王位的要求,承认瑞典对整个利沃尼亚和里加的主权。

约翰·卡齐米日与他哥哥的遗孀卢德维卡·玛丽亚·贡扎加(波兰语:Maria Ludwika)结婚,她是多愁善感的国王的主要支持者。玛利亚·卢德维卡死于1667年。

1668916日,约翰二世·卡齐米日放弃波兰王位,并回到法国,他在那里加入耶稣会,成为内维尔圣马丁修道院的院长。他死于1672年。

2)影响

约翰·卡齐米日没有健在的子嗣。他的所有兄弟姊妹都比他先死,且也未留子嗣,因此他是拥有波娜·斯福扎血统的最后一脉。在他死后,那不勒斯的阿方索二世的所有合法后代全部死去。他那不勒斯的费兰特和布列恩内的血脉被他的远表兄,塔尔蒙德和塔兰托亲王,费代里戈·迪·阿拉戈纳(弗兰特一世和塔兰托的伊莎贝拉的第二子)的总继承人,亨利·德·拉·特雷德莫伊莱继承,这个人也是费代里戈第一位妻子,萨伏依的安妮的继承人。

约翰·卡齐米日继承他的哥哥,是瑞典的布里德耶特派系的族长,约翰的血缘可以追溯至布里德耶特姊妹的长子。在他死后,族长的职位由他的第二代堂姐妹,早已退位的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继承。

3)对艺术的赞助

1650年代的大洪水之战中,波兰瓦萨王室的藏品被掠夺华沙的瑞典人和勃兰登堡的日耳曼人所劫掠。虽然像圭多·雷尼的《欧罗巴的奸情》之类的一些藏品因藏在奥波莱而免受劫掠。

约翰二世·卡齐米日对收藏的最大贡献是,他是荷兰绘画的热心收藏家,和丹尼尔·舒尔茨(曾画有克里米亚将军之子代代什的肖像画Dedesz Aga,并曾为报答他父亲在1663年与俄作战,为王室捕鹰者作画)的赞助人。国王的画作藏品中,主要是在1660年获得的,这些画作又来自于阿姆斯特丹画商,亨德里克·凡·艾伦比尔赫,和他儿子赫里特·凡·艾伦比尔赫,其中主要是伦勃朗的作品。其中也有鲁本斯、乔登斯、雷尼、圭尔奇诺、老布勒哲尔、巴萨诺和其他人的画作。

在约翰·卡齐米日放弃波兰王位时,他将他的大部分藏品带到法国。留在华沙皇家城堡的藏品在大北方战争中被掠夺,或在1720年时被萨克森选帝侯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一世盗走,譬如两幅伦勃朗的画作——《戴着黑贝雷帽的蓄胡者》(1657年,也称为《拉比像》)和《带着由珍珠装饰的帽子的人》(1667年),今天都放置于德国德累斯顿的绘画大师画廊。

13.米哈乌

米哈乌·科雷布特·维希尼奥维茨基 (波兰语:Michał Korybut Wiśniowiecki、立陶宛语:Mykolas I Kaributas Višnioveckis1640731-16731110日),亚雷马·维希尼奥维茨基与格蕾泽尔达·孔斯坦茨娅·扎莫厄斯卡之子,自1669929日当选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直到1673年逝世。

1670年他与哈布斯堡王室的埃列奥诺拉·玛利亚结婚(波兰语:Eleonora WiśniowieckaEleonora Habsburżanka),她在1653年于雷根斯堡出生,在1697年于维也纳去世,她的父亲是斐迪南三世,她的母亲是斐迪南的第三位妻子埃莉诺·贡扎加。

米哈乌·科雷布特以成为金羊毛骑士团成员的方式来体现他对哈布斯堡王室皇帝的效忠。

在扬·卡奇米日逊位,大洪水时代结束后,波兰贵族选举米哈乌为国王。米哈乌的父亲是一位成功但也具争议的军事指挥官——亚雷马·米哈乌·维希尼奥维茨基,他以镇压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起义时的残忍行径而恶名昭著。

米哈乌·维希尼奥维茨基的统治并不成功。尽管有着父亲的威望,米哈乌仍然在波土战争中被土耳其人击败(这时土军已占领波多里亚)。他未能履行他的职责,也未能缓解波兰的派系冲突。他死后,扬·索别斯基被选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加冕为扬三世。

14.扬三世

扬三世(波兰语:Jan III1629817日-1696617日;又译约翰三世 ),全名扬三世·索别斯基(波兰语:Jan III Sobieski),从1674年开始同时担任波兰国王及立陶宛大公,直到1696年离世。扬三世在位的二十二年间,是联邦最稳定的时期,这尤其在波兰-瑞典战争完结及赫梅尔尼茨基起义之后,更为重要。索别斯基以一位优良的军事指挥家而知名,特别是他曾于1683年维也纳之战战胜意图侵略欧洲的奥斯曼帝国而广受波兰人民的敬爱,打开波兰中兴的一页;并成为了基督世界的大英雄,甚至被教皇美誉为“基督教的救星”。连其手下败将土耳其人都敬畏地称其为“利奇斯坦(波兰古称)雄狮”。

1)早年

扬·索别斯基出身于波兰贵族索别斯基家族。1648年,扬在赫梅尔尼茨基起义期间自愿参加军队。因军功被擢升为将军。其后,波兰国王扬·卡齐米日派遣扬·索别斯基至伊斯坦布尔为大使。

当波兰进入大洪水时代,瑞典出兵波兰,扬·索别斯基指挥鞑靼军队迎战。扬·索别斯基忠诚地为国王作战,并在1665年新婚的妻子玛丽亚·卡齐米日(为法国王室的分支,汲引法国的力量帮衬其夫)的帮助下,于同年被擢升为大元帅。隔年,他又被升为“副王”等级的盖特曼(相当于军队最高统帅,波立联邦一般同时有四位盖特曼)。

1667年,他在波兰-哥萨克-鞑靼战争(1666-1671年)中取得伟大的胜利。当时波兰正与哥萨克酋长国及其盟友克里米亚汗国发生大范围的边境冲突,盖特曼约翰率领波军,于1667年的波海赤战役(Battle of Podhajce)大败哥萨克-克里米亚联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及停战协定。166825日,已成为知名人物及受人尊敬指挥官的约翰,被提升为四位盖特曼中最高等级的“王国盖特曼”,因此成为实际上的波军总司令。

1673年,扬·索别斯基在波土战争(1672-1676)中,他又一次显现他的军事才能。当时土耳其军已陆续侵占立陶宛东南部的右岸乌克兰,而在科丁战役中,他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占领科丁一带的城堡,阻止土军的步步进逼,最终达成“永久停止向奥斯曼纳贡”的成就。此战前一天,一直被约翰反对的波兰国王米哈乌·克雷布特·维希尼奥维茨基刚好逝世。波兰贵族遂于翌年五月推举扬·索别斯基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是为扬三世。原本波兰贵族想推举法国的天才老将大孔代亲王当国王,但是法王路易十四害怕大孔代的野心与才能(曾领导贵族投石党叛乱并投靠西班牙),拒绝此议,并提供许多金援给扬,让扬的当选更为顺利。

2)在位时期

扬三世因应波兰从1648年起战乱频仍,希望国家趋于稳定。他首先决定逼使奥斯曼帝国议和。他率军收复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巴尔及瓦尔米亚-马祖里等地,以五千骑打败土耳其的二万大军,巩固南方防线。当1676年,克里米亚汗国反攻失败后,两国签订和约结束战争。

其后,扬三世自掏腰包、支付薪饷,并且改革军队,组成军团。以战斧为兵器,又增加步枪及火炮数量。波兰骑兵又组成重骠骑及龙骑兵编队,波兰战斗力大增。他同时放弃了即位以来与法国的同盟关系,为了打击复兴中的奥斯曼帝国,他与奥地利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结盟,对抗太阳王所主导的法-土联盟。

3)维也纳之战

1683年春天,波兰的密探得悉奥斯曼帝国大军蠢蠢欲动,扬三世立即征兵及巩固防线。因波兰缺乏盟友,扬三世为了巩固南方的防线,遂与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结盟,约定若奥斯曼帝国攻击波兰,奥地利会率兵救援,反之亦然。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率领的十万奥斯曼帝国军队由色雷斯的埃迪尔内出发,经过贝尔格莱德,在714日到达维也纳城下。奥地利只有约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只好被围于维也纳等待援军。扬三世率领波兰-奥地利-德意志联军救援。扬三世于912日发动攻势,冲破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防线,卡拉·穆斯塔法帕夏只好议和。

之后土耳其在1699年的卡尔洛维茨和约中,将右岸乌克兰领土归还给波兰,并承认是波兰的属地。

4)晚年孤寂

在这场光荣的胜利之后,扬三世虽然广受国内外的尊敬,但是他无法改变波兰贵族民主制的问题:自由否决制畅行无阻、农民处境每况愈下、贵族派系斗争、中央缺乏常备军。

晚年的扬三世健康恶化、病痛交加,他患有痛风、肾结石、高血压、鼻窦炎,以及早年在法国染上的梅毒。而为了治疗这些疾病,他接受高风险和不太成功的水银治疗法,反而导致严峻的肾中毒问题。他努力想把王位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但在贵族们的抵制下失败。1696617日,他突然发生心脏病而逝世,之前所累积的病痛,是导致心脏病的最可能因素。他死后,波兰日渐衰落。

他的王后玛丽亚·卡齐米日(1641-1716年)在1716年病逝,与丈夫一同安葬在克拉科夫的瓦维尔大教堂(14世纪以后波兰历代君主的主要安葬地);两人真挚的爱情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