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临床病理特征

 明哥病理芳草地 2023-02-08 发布于山东

        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是卵巢癌中的特殊组织学类型,是由胞浆透明、嗜酸性和靴钉样细胞(hobnail cell)组成,并排列呈管囊状、乳头状和实性结构的卵巢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OCCC占卵巢癌的5%~25%,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其发病具有明显的人种和地域差异,亚洲是OCCC的高发区域,尤其是日本,占比高达25%,并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原因不详,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率升高有关。OCCC与家族史关系不大,BRCA1/2胚系突变在OCCC中不常见(约2.1%~6%),WHO于1973年首次提出将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划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三类,并在2020年发布的第5版《WHO女性生殖道肿瘤分类》中继续沿用,OCCC发病率远高于交界性与良性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大部分OCCC起源于卵巢EMs,少数情况下可能来自于透明细胞腺纤维瘤。有学者认为继发于EMs时多伴有粘连,其临床表现相对惰性,预后优于不伴有EMs者,这可能与EMs的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OCCC有关,但仍存在争议。临床常合并有血栓性疾病或栓塞并发症,并可成为首发症状。

        病理大体特征:肿瘤多为单侧(90%以上),体积常较大,约13~15cm多见。肿瘤切面可呈囊性、实性或囊实性,以囊实性最多见,EMs相关者约80%为囊性,约20%呈腺纤维瘤样,囊性部分壁薄、单房,内为淡血性液体,囊腔内常有实性成分呈鱼肉样息肉状结节或乳头状结节,并伴有出血性坏死,周围常合并EMs病灶。

        病理组织学特征:OCCC可以呈多种不同的组织学形态结构,如管囊状、乳头状和实性片状,管囊状是肿瘤细胞排列呈大小不等的管状结构和囊性结构;乳头状是含有纤维化或透明变性的乳头结构,乳头轴心或间质的玻璃样变性是透明细胞癌的典型特征;实性片状是含有丰富透明胞质的多边形细胞呈片状分布,并被纤细的纤维血管间质或致密的纤维间质所分隔;肿瘤大部分是以上多种形态混合存在的。肿瘤细胞呈鞋钉状、多角形、立方形、柱状、扁平状等多种形态,胞质透明。鞋钉状细胞核大而深染,位于胞质顶端突向管腔,是透明细胞癌的标志性细胞,肿瘤中许多细胞也可含有颗粒嗜酸性胞质。如果肿瘤中以此种细胞为主时,则称为“嗜酸性透明细胞癌”。肿瘤细胞核分级可以从轻度异型到显著异型,所有OCCC都是高级别。在混合性癌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样癌,其次是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部分OCCC由于肿瘤细胞核异型性小、核分裂象少,标志性的鞋钉状细胞在术中冰冻切片时难以辨认,易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甚至良性肿瘤,此时需结合肿瘤的大体观以及镜下独特的组织细胞排列方式,甚至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诊断。

图1:肿瘤呈管囊状排列,肿瘤细胞异型较小,部分细胞胞质透亮,局部可见核大深染细胞。

图2:肿瘤细胞呈腺囊状结构,细胞扁平和立方形,异型较小,冰冻切片容易误诊为良性病变,但间质玻璃样变有提示作用。

图3:腺囊内可见乳头状结构,细胞胞质透亮或嗜酸性,囊内可见蓝染粘液样物。

图4:有时可见粗大玻璃样变乳头,表面衬附单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异型不明显。

图5:部分乳头细小,但间质大部分玻璃样变是其特征,或粘液样变,表面衬附单层透亮细胞。

图6:可见实性巢状分布,胞浆透亮或嗜酸性,局部可见嗜酸性小体。

图7:透明细胞较明显,呈网状结构,但间质玻璃样变性是特征。

图8:鞋钉状细胞核大而深染,位于胞质顶端突向管腔,是透明细胞癌的标志性细胞,局部可见坏死,致密纤维间质伴玻璃样变性是其另一特征。

        免疫组化: NapsinA和HNF1β是目前诊断OCCC两个较为可靠的免疫抗体。OCCC通常CK7和PAX8阳性,CK20、ER、PR、WT1、p53均阴性。比较不同卵巢肿瘤中Napsin A和HNF1β的表达,结果显示OCCC中HNF1β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低;而Napsin A特异度高,灵敏度居中或相同,HNF1β和Napsin A联合诊断OCC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使用,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图9:PAX8胞核阳性。

图10 :NapsinA胞质颗粒状阳性。

图11:ER阴性。

图12:PR阴性。

图13:P53细胞核强弱不等着色模式,呈野生型表达。

        分子遗传学:与HGSC不同,OCCC通常呈p53野生型,且BRCA1/2胚系突变少见(2.1%~6%),故其与家族史关系不大。ARID1A突变、BAF250蛋白丢失以及PIK3CA突变,是透明细胞癌变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PIK3CA(40%)、ARID1A(40%) 和 KRAS(20%),此外,OCCC中错配修复缺陷(deficiency mismatch repair,dMMR)相对更常见,约11.5%。这些分子生物学特征可能为今后的靶向治疗提供方向。

          鉴别诊断:(1)HGSC:HGSC的细胞也可呈透明细胞样,但其多形性更明显,乳头为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被覆的细胞层次更多;而OCCC乳头的轴心常为玻璃样变间质,表面被覆的上皮一般为单层,乳头结构比较简单。HGSC通常为WT1阳性,p53为突变型表达,而OCCC通常为WT1(-)、p53野生型表达,HNF1β和Napsin A联合应用鉴别价值也较大。

        (2)子宫内膜样癌:子宫内膜样癌细胞通常呈柱状,呈复杂的分支状或筛孔样结构,ER和PR阳性,而OCCC通常阴性,结合形态容易鉴别。

        (3)卵黄囊瘤:两者均含有透亮的细胞,并且也都有管囊状结构,在形态上有很多重叠,鉴别有难度。但卵黄囊瘤镜下有SD小体,支持其诊断。且患者年龄通常小于30岁。AFP、Glypican-3、SALL4阳性,CK7(-)。

        (4)无性细胞瘤:主要与实性透明细胞癌相鉴别,无性细胞瘤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有时伴有肉芽肿改变,且细胞核位于中心,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的核仁。PLAP、OCT3/4、SALL4、CD117、D2-40阳性,而OCCC均为阴性。

        (5)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有纤细的血管网,缺乏囊腺性结构,无靴钉样细胞,CK7常阴性,CD10阳性,3/4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表达PAX2,而OCCC通常为阴性,结合形态和病史容易鉴别。

        肿瘤预后:临床分期是OCCC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早期患者预后较好,但晚期患者的预后甚至较HGSC更差。其中ⅠA期患者很少复发,但ⅠC期复发率达37%。Ⅰ期和Ⅱ期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2.2个月。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为84%、57%、25%、0,5年OS率分别为88%、70%、33%、0。肿瘤对化疗不敏感,易发生耐药是其晚期患者预后更差的主要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