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园道林(32)——淮安勺湖园

 书柜茶室 2022-09-11 发布于上海


勺湖园,位于淮安西北角、古运河畔,是淮安现存最古老的园林。

园中建筑临水而筑,亭廊、虹桥、画舫和勺湖之水相映成辉,玲珑的湖心岛孤悬湖中,宛如蓬莱仙境,更有菰蒲飘香、林泉木石之胜。湖岸边,宝塔、铜钟、草堂书院,为一湖风景增添了悠远的人文内涵。

勺湖成型于晋代,古称放生池,后因湖面形状弯曲如汤勺而更名为“勺湖”。据《淮安府志》记载,勺湖是因构筑淮安古城墙,修补取土而形成,是因地制宜、化腐朽为神奇的妙作。

清乾隆初年,曾官至湖南学政的淮安名士阮学浩辞官回乡,在勺湖畔建勺湖草堂,授徒讲学,培养了数百名弟子。由于草堂士子科举中榜率很高,一时声震左右郡县,成为江淮地区最好的书塾。一百多年后,同样官至湖南学政的淮安人顾云臣,再次办起了“勺湖书院”。处江湖而志存高远,居茅屋而胸怀天下。或许这便是勺湖草堂传授给淮安学子的理想与精神。淮安一带英才荟萃,不能不说与这里的蔚蔚学风有关。

清末名著《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就生长在勺湖边,他在小说中盛赞家乡勺湖的美景“煞是入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