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淮安名人斋馆堂名趣谈

 ha888cz 2019-09-12

千古名郡淮安,悠久灿烂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望族堂名文化。尤其在明清时代,淮安的官宦世家、名门显贵,他们家的堂名,有帝王恩赐的、有彰显先祖道德功业的、有爱好风雅崇尚古风的,不胜枚举。

据淮安夯轮寺巷谢荣芳老太(民国初芜湖关督兼交涉员杨士晟的孙子媳妇,也是直隶总督杨士骧的侄孙媳妇)所讲:在过去淮安大户人家,在谈论某一家族时,都喜欢以“某某堂某家”来称呼。尤其是在办自家喜、寿、丧的时候,更是特别重视堂名称谓。例如淮安夯轮寺巷北头杨果亭(漕运总督杨殿邦的父亲)家,被当时习惯称为“四知堂杨家”;淮安河下白酒巷尾裴荫森家,被习惯称为“绿野堂裴家”;淮安河下姜桥巷谢子受(淮扬道台,衙门驻清江浦)家,被习惯称为“沭春堂谢家”等等。

堂名文化,始于宋代。一些文人雅士喜欢把“堂名”署在诗文书画作品上。再后来,一些特立独行的人干脆自己命名一个“堂名”,在文化交流签署使用。实际上,这些爱好风雅的人士已经把家族的“堂名”,逐渐演化为个人的“斋名”,文人书斋所取之名,拓展了“堂名”的称谓。常见的有堂、斋、室、屋、楼、房、馆、阁、轩、舍、庐、亭、庵、园、庄等,统称为“斋馆堂名”。

“斋馆堂名”,一般由文人自己拟定,所以能反映出文人的志趣、爱好等个性因素。如清中期淮安人任瑗,取孔孟及宋五子书塾,复精辟研久得圣子之要领,辟一室,额曰:“六有轩”。清末淮安河下王鸿翔翰林,搜的砚台二十二方,遂称其书室名曰:“二十二研斋”。

我查阅了淮安的一些地方文献,对明清淮安名人斋馆堂名进行了一番梳理,整理了一些知名斋馆堂名。

如:淮安新城河北靳璧星茶坡的“茶坡草堂”;淮安淮城的阮学浩“勺湖草堂”;淮安新城东门的阎牛叟“眷西堂”;新城阎修龄的“嘉树轩”;驸马巷张养重虞山的“古调堂”、刘昭华的“绿筠草堂”;南市桥陈阶之“晏鸟草堂”,乐六舞之“昙庐”在南市桥;河下菜桥刘佥事刃庵的“思园”;萧湖黄甫及鸿胪阑岩观察的“止园”;郭家墩徐山琢侍郎的“华平园”、“容园”、“岭云阁”;西长街邱象升侍读的“南斋”、“西轩”、“玉蕊亭”;河下湖嘴大街倪天章的“一草亭”,湖嘴张泗水的“漪园”,湖嘴杜湘草的“绾秀园”、“挥簏亭”、“如如室”;管家湖杜湘草的“天心水面亭”。

刘谦吉之“一篑园”在河下茶巷。先生号六皆,康熙甲辰进士,任思南府,迁山东提学佥事,期满以老启归,构一篑园,吟咏其中。康熙四十二年,仁庙南巡,佥事迎銮,时年八十一岁,御赐“雪作须眉”额,遂自号“雪作老人”,年八十七卒。

淮安张鞠存吏部检讨的“曲江楼”、“云起阁”在萧湖。时程爽林孝廉、程明经嗣立,聚大江南北耆宿之士,会文其中,以金坛王罕皆、耘渠两先生,长洲沈归愚先生主坛席。吾淮周白民、刘培元、刘培风、王素园、邱庸谨、邱重慕、边寿民、戴大纯及程嗣立,称“曲江十子”云。有《曲江楼稿》风行海内,时寰宇升平,人文蔚起,河下又当南北之冲,风雅之彦,道出清雅);吴慎公之“梅花书屋”,在河下打铜巷(名宁谔,邑庠生,与从兄静公孝廉宁謐,皆以文章名噪曲江楼。三吴名宿,分题角艺于梅花书屋,慎公先生称巨焉。

程征君水南之“菰蒲曲”在伏龙洞。先生名嗣立,原名城,廪贡生,乾隆中举鸿博。兄爽林孝廉,即曲江楼主人也。漕督常安《驻淮集.游菰蒲曲记》云:“淮城西北五里,为程子风衣之菰蒲曲。予于辛酉暮春往游焉。如门,小桥绿柳,有山林之气。坐其室,几案图书,无不入古。堂之右,穿修廊,入方亭后,绿牡丹一本,色如绣球之新。一时文人士群为诗词以识其异。迤逦而北有楼,楼上悬观音大士像,即风衣手绘。色相服章,对之肃然。楼外数树数株,中有银杏,高三丈,大可合抱。”

程巨函先生之“懋敷堂”宅内厅事也,在淮安河北绳巷。堂五楹,前廊后厦,宏深峻丽,归氏宣光书额。厅后正房数十间,后楼宏阔,栋梁以柏之。西偏有园,园有楠木厅。余房曲折幽深,引人入胜。先生名鼎,岁贡生,考授州同知。其孙政扬,官山西河东道,以甘肃监事,牵连籍没,宅入官,为淮北批验大使署。道光初,大使林某,议改淮北运道。倚盐为生者,集累数千人,各持香哄于署,遂毁。楠木厅火一昼夜,香澈四野。大吏为按诛首恶,林亦罢去。未几,而纲盐废矣。壬寅,修郡城,程族请以宅归公。庚申捻乱,复修郡城,王雨山漕帅从程族之请,撤料助工。潭潭巨宅,遂夷为瓦砾场矣。毁之时,河下同人,请以后楼木修天兴观。会郡署大堂(即淮安府衙大堂)火,即以中进“懋敷堂”厅事料物修复。

嘉靖戊子举人相栋之“梅南堂”南临萧湖,在河下竹巷之南,相栋六世孙名堂,字希文,乃吴揖堂先生舅祖也。揖堂先生称其:“临湖而居,杂莳花树,即颜之曰:梅南堂。

程吾庐副使宅后之“寓园”,一名“可园”、又名“可以园”,在河下竹巷,后门在柳家巷。从厅事侧,由山洞入,迤西高楼,雕栋朱栏,有飞云卷雨之势。垒山为垣,周遭不断。红桥十丈,池宽而深,通金家桥,活水源源而来。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亭下松树竹石,有狮子石,盘空矗立。敞厅三楹,曰“平远山堂”。西有“樵峰阁”,有横列三椽曰“荫绿草堂”。后有“香云馆”、“殿春轩”、“半红楼”。东有长垣洞辟,横廊三楹,白石铺地。有合六间为一间者,曰“揽秀”,为菊部征歌地。“揽秀”西有门,署石曰“寓园”,梁山州先舟先生书。“揽秀”东,高楼一带,中有一楹跨街,接东向大楼,三面朱栏,名“跃如”也。楼下敞厅数楹,院中芍药一砌,即“殿春轩”。旁有箭道,即射圃也。“揽秀”后,有楼四围,名“涌云楼”。又有“澄潭山房”,两淮都转运张乐斋副使假期馆消夏,刻有《澄潭诗社图诗》。程吾庐副使,名易,字圣则,候补两浙盐运副使,署嘉松分司、石门之县,乞假归。与漕帅铁保、河督徐心如、暨板闸榷史某公相契。嘉庆元年,赴千叟宴。

程镜斋先生别业之间“荻庄”,先生名鉴,字我观,安东诸生,秋水刑部胞弟也。园在萧湖中,门在莲花街,有亭曰“补烟”。厅事五楹,面南依水,颜曰“廓其有容之堂”,高凤翰书。迤东接小屋一,背临修篁百竿,曰“平安馆舍”。东三间曰“带湖草堂”,堂外有池,回环种荷,淮安知府王梦楼为题额。西房三间曰“绿云红雨山居”,依山有阁曰“绘声阁”。西有船房曰“虚游”,王虚舟先生篆金额。壁嵌《五老宴集处》石碣。园中紫藤一株,夭桥三四丈许。中有土山,山有峰石头。依山数楹曰“华溪渔隐”。山后为“松下清斋”,又屋三楹,题曰“小山丛桂留人”,铁冶亭漕帅所书也。有“香草庵”、“春草闲房”八九间诸处。黄叶村先生写《荻庄后图》,共有六咏。此园三面临水,芦荻萧萧。程沆太史告归后,于此宴集大江南北名流,拈诗刻烛,一时称盛。大诗人袁枚题云:“名花美女有来时,明月清风没逃处。”

程沆太史书室“情话堂”在河下湖嘴大街宅后。东偏有屋三楹,旁有“瓶花馆”、“晚研堂”诸处。程沆,号晴岚,行四,程镜斋先生四子。晴岚先生,由举人官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乾隆癸未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充方略馆篆修官。告归,自吟其中。

程仲民先生“宝善堂”,在河下梅家巷。先生名晟,号磬村,附贡生,候选布政使理问。“宝善堂”为其宅内厅事,先生自书也。堂侧有园,迤南有“思过斋”、“将就室”、“卧云阁”,尹望山相国所书也。又有“满玉壶堂”,其中廊榭回复,曲折深邃。

程春塘部郎“耘砚斋”,在河下竹巷状元楼西。为春塘新居之书室。部郎,名世椿,号庄树,廪贡生,候选员外郎,蔼人太史元吉父也。因湖嘴旧宅狭隘,卜居此宅。有“咏歌吾庐”、“道凝堂”、“吟青楼”等处。太史告归后,于室之西偏,置“春草轩”、“清芬馆”、“茶话山房”,每与诸昆弟饮酒赋诗。

汪隐园之“道宁堂”,在河下湘家湾路南。汪氏自尧仙公由徽迁淮,三世至隐园公,卜居此宅。“道宁堂”其大厅也。道光帝师汪文端(汪廷珍)生于此。文端公通籍后,在京师寓斋曰“实事求是斋”,而“道宁堂”售于他姓。

程友章明经之“可止轩”,在河下罗家桥畔。明经名成文,廪贡生,由竹巷迁居此。大厅为“春和堂”,旁有花圃,山石周遭,内有瀑布,绕屋而行,深房曲室,亦园林中之佳境。

程秋岩明经之“高咏轩”,在河下高家巷。明经名世桂,与兄云松学薄,分行盐务。轩极壮丽,正厅为“静寿堂”。左为“沃兰轩”,右为“高咏轩”。竹树山石不多,颇饶明瑟之致。明经貌极魁梧,识者之远大。

杨寿恒先生之“为谁甜书屋”在莲花街。为先生读书处也,与兄寿颐俱名震胶庠。先生与汪文端公、吴蔗田刑部广文友善,后迁于灵惠桥南。

骆腾凤学薄“亦适斋”在河下安乐里。为先生著书处,学薄,字鸣冈,世居新城,后迁于此。以辛酉拔贡,中本科举人。屡困春官,晚以授徒著书为乐。善著文,刊有《亦适斋制艺》行世。以大挑二等,授安徽舒城教谕。时太夫人九旬外,告养归。漕帅魏廷珍,延主美丽正书院讲席。太夫人百岁时,奉旨以“贞寿之门”旌之。学薄即归道山,太夫人始卒。

刘庭桂先生之“慈和轩”,在河下菜桥巷内。先生,邑庠生。嗣子元方,道光丁酉拔贡。其室辟一楹,名“慈和轩”,中有竹数十竿,冰梅一株。屋虽不多,地极幽僻。

程秀岩司马藏书处“培兰书屋”,在河北大绳巷市口,后移火巷宅中。司马宏楫,捐职州同知,由徽迁淮。

陈丙先生养真室“潜天坞”,在河下竹巷广福寺南巷内。屋二楹,院有小山,峰石层累而成,文竹数百竿。东西有廊,旁穿一井,自题室曰“潜天坞”先生晚号“老不”。

黄叶村先生作画室“退一步轩”,在河下竹巷魁星楼东,陈曼生司马题额。先生与兄景韩,弟即先外舅灼亭公炯,俱善画,先生画尤精。少从吴子野先生游,又得程蔼入太史家所藏名人画,深思力学,遂成名手。周止庵师称其聪颖过人,作画赠之。园在宅后,有土山、山下浚池,环以松柏,梧竹交映。山旁屋一间,名“只古阁”。每日临池,在退一步轩中,或颜曰“紫薇清署”。

程一庵司马“南藤花书屋”在河下茶巷。司马,名昌龄,由杭州归,迁此。紫藤一架,中有土山。

黄筱艾太守隐居处“听秋馆”,在河下打铜巷。初门西向,进重门,则“听秋馆”焉,院中凿池引水,有石笋数茎环列。每当春初,红梅最盛。太守常召集同人赏梅,得隐居之乐。

黄惠伯藏书处“有堂”,在“听秋馆”南,堂二楹,南向。跋云:“天地,太空也;光阴,过客也;尘梦犹犹,宜付之无何有之乡。唯是山水之间方有山一丘,有竹树花鸟之属。乃为屋二楹,案有书,尊有酒,与二三有心人,倘徉。于是其堂遂以有名。”

王立堂“玩易窝”读书处在河下打铜巷。茂才名树,亦字荔塘。原籍浙江余姚,为阳明先生后裔,寓河下久,遂入山阳籍,为邑诸生。

程子春“敬一书屋”寓庐在河下湘家湾。咸丰庚申,兵灾后。李鸿年师程汝吉馆于其地。鸿年幼从学二载,见隶书匾额,未识何人手笔,院中陈设盆景数事,颇幽静。

程秀峰学博“岑山草堂”,在河下竹巷街。名岑山者,旧籍隶徽州岑山渡,示不忘其祖也。学博名钟,以其先世有德于山阳,山阳人公请入籍。性至孝,不远游。不应省试,筑室课徒。光绪甲午年,乡人举孝子,奉旨旌门。平日规行矩步,不苟言笑,善诗,皆和平中正之音。于淮人掌故多留意,著有《淮雨丛谈》。罗沈十洲先生事迹,辑为一册。后知名士杨玉农、王锡之、陈伯容、汪振洋皆出其门。子福莱,字采堂,有父风,亦以孝闻。孙良贵,字伯善,工魏书,曾受业于李梅庵。(民国间,程良贵曾一度在淮安二帝祠“秋水蒹葭之馆”与顾秋岚合办尊孔书塾,教授生徒。)。

还有:王怡伯的“师竹斋”,方韵清的“倚桐馆”,吴钧甫的“半村草堂”,杨柳岑的“宝津斋”,“风雨对床之舍”,殷自芳的“松竹草堂”,刘梅江的“锄月种梅之馆”、“五架三间草堂”,吴兆登学博的“持白复斋”,王铁崖的“旧梅花庵”,姚茂才的“补拙轩”、“人鉴斋”,武督斋的“小自在天”,程松岩的“坐春草堂”,王鸿翔的“二十二研斋”,秦伯厚大令的“且住楼”,邱佑昆的“学圃”,岳钟秀的“白云楼”,黄曰勘的“吟青楼”,杨玉农的“青棠书屋”,船政大臣裴荫森的“卧风轩”、“绿野堂”,季凤书的“面湖草堂”,秦茂林得“敦银斋”,徐嘉的“未静斋”,朱笠人德“居易堂”,张茂才的“恰素堂”,吴鞠通的“问心堂”,马继宗的“绿桐精舍”,高映青的“鲁石山房”,汪星吉的“道宁堂”,汪筱川的“呆竹山房”等知名楼堂馆舍。

高建平作品

淮安古代消防设施水龙局趣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