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豆豉做“药材”的今生前世

 茂林之家 2022-09-12 发布于湖南

作者: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副主任药师 何琳


豆豉

作为一种特色发酵的豆制品调味料,深受人们的喜爱,烹饪鱼肉时可解腥调味。

《随息居饮食谱》言其“和胃,解鱼腥毒……淡豉入药,和中,治湿热诸病”。

《本草纲目》言“黑豆性平,作豉则温,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豆豉家族里的这味特立独行的成员“淡豆豉”。

根据现行版的《中国药典》记载:

制作淡豆豉时须取桑叶、青蒿各70-100克,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克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凉后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淡豆豉以黑豆(现行版药典明确规定)为原料,桑叶、青蒿为辅料,经过微生物的转化发酵而来,味苦、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之寒热头痛、口渴咽干、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等。既能透散表邪,又能宣散郁热,发汗之效颇为平稳,有发汗不伤阴之说。

本草考证

大豆原产中国,是中华民族“五谷”之一。在长期的栽培食用过程中,先民发现大豆煮熟、发酵后有良好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据考证,淡豆豉始载于汉代《名医别录》中。宋代以前本草文献多称“豉”,历代典籍中有“豆豉”“香豉”“淡豉”“咸豉”等名称,清代以后药名逐渐统一为“淡豆豉”。

朝代

名称

出处

《名医别录》

盐豉

《肘后备急方》

魏晋

《吴普本草》

《本草经集注》

豆豉

《药性论》

豆豉

《太平圣惠方》

香豉

《汤液本草》

淡豆豉

《本草原始》

现代

淡豆豉、豆豉、杜豆豉

《全国中草药汇编》

古代食用豆豉的制作方法分为“咸”“淡”两种。同时期,医家大多不区分“咸”“淡”豆豉的药性差异,应用食品豆豉治疗疾病。

1、唐代

豆豉酿制中加入盐、姜、椒等辅料,解决了素食豆豉不易保存的问题。

2、至宋元时期

豆豉在酿制中加入生面粉与麦麸,改进了酿制的工艺,辅料则已达到10种左右,极大的丰富了豆豉的风味和色泽。

3、明代

医家开始关注“咸”、“淡”豆豉的性味差异,“淡者入药”成为主流观点。清代以后,医家大多认可“淡者入药”的观点,本草书籍中也应用“淡豆豉”作为药物名称,更是出现了关于豆豉发酵类型的记载。

炮制的历史沿革

豆豉的制作方法始见于《食经》,《齐民要术》中记载相对完善,分为“咸”“淡”两种,明代后药用以淡豆豉为主,炮制工艺也有了明确记载。

我国盛唐时期豆豉生产技术曾先后流传到朝鲜、日本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演变成纳豆(以枯草杆菌作为发酵的菌种)和丹贝等食品,并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传统食品。

全国各地的淡豆豉发酵工艺,方法众多,原辅料和炮制工艺各具特点。

■ 目前以《中国药典》收载的桑叶、青蒿(凉性辅料)发酵工艺为主;

■ 江西《炮规》采用紫苏叶、麻黄(温性辅料);

■ 京帮采用清瘟解毒汤(白芷、玄参、柴胡、连翘、桔梗、川芎、黄芩、羌活、赤芍、天花粉、葛根、甘草、淡竹叶、生姜)、青蒿,(温凉辅料共用);

■ 福州采用五叶液(桑叶、竹叶、枇杷叶、荷叶、苏叶水煎液)作为辅料;

■ 上海《炮规》采用鲜辣寥、鲜青蒿、鲜佩兰、鲜苏叶、鲜藿香、鲜荷叶打汁,生麻黄水煎液与鲜药汁合并,还可用于胃脘胀闷,上海市处方中药名“淡豆豉”习惯付“香豆豉”。

《全国中药炮制经验与规范集成》(2017版)一共收载了42种关于淡豆豉炮制方法,其中有24种方法是直接发酵不经过闷制,有18种方法经过了闷制发酵;《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辑要》(2016版)收载了20种淡豆豉的炮制方法,其中,直接发酵和经过闷制的方法各10种。

在发酵时间上各地也有所不同,如“三蒸三晒”、“七蒸七晒”(福州)、发酵3周等等。

临床应用

淡豆豉与苦寒清热的栀子合用,临床应用最早记载来源于《伤寒论》的栀子豉汤,张仲景治用栀子豉汤,认为“此汤证之虚烦,心中懊憹等,因系热邪内郁所致,故治法重点在清宣郁热”,此汤还可用于风热感冒;与葱白、银翘等解表辛散的药物合用,可用于风寒感冒,如葱豉汤。

药效成分

淡豆豉中含有多糖、黄酮类、氨基酸、皂苷类、豆豉纤溶酶等有效活性成分,其中多糖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药理作用;黄酮类具有解热、降血脂、抗肿瘤及抗动脉硬化等药理作用,它作为活性物质,也是质控指标,可监控发酵程度和发酵质量(2020版《中国药典》以大豆苷元、染料木素作为质控指标);γ-氨基丁酸具有镇静神经等药理作用,达到抗焦虑的效果,也正好与其“治疗虚烦不眠”的功效相吻合,是活性物质指标(发酵过程转化、生成的新物质)。

现代研究

淡豆豉在发酵过程,多糖和黄酮类成分随着微生物代谢发生转化,并随着发酵进展含量呈动态变化。据现代研究表明,药典版的淡豆豉发酵过程中,多糖含量在发酵13天和闷制15天是最高值,总黄酮在闷制9天达到峰值,所以发酵时闷制发酵有助于总黄酮的累积,闷制与否对淡豆豉多糖含量影响不明显。而闽产的淡豆豉经过泡-蒸-发酵-晒-露,反复7次发酵过程中,多糖和总黄酮类成分的累积主要集中在前两次发酵,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多糖和总黄酮类成分会逐渐分解和代谢,因此第二次发酵,多糖和总黄酮类的有效成分达到峰值。

古人在造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草纲目》记载的发酵方法实际上是经过了8次发酵,比较各种方法所制淡豆豉,是发酵最为充分的。那么古法炮制是否适用于现代药典的质量控制标准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


审稿专家: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主任药师 杨骏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