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中的历史,言不由衷!

 品读二十四史 2022-09-12 发布于浙江

音频版《秦汉三国五百年》

中国古代,在大秦帝国出现之前,历经了三个朝代,分别是夏、商、周。本来啊,周朝的都城镐京,在今天的西安附近,后来镐京遭受犬戎部落攻击,周平王无奈,把都城东迁到了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一带,所以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代。

据《左传》记载,周平王东迁的过程中,有几个诸侯国是出了大力的,其中就包括郑国。郑国的开国之君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郑国的国君跟周天子血缘关系比较近,双方的关系也就比较密切。

在东周建立初年,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除了治理郑国,还担任周朝的卿士,也就是帮助周天子治理国家。郑武公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郑庄公子承父业,继续做周平王的卿士。

郑庄公这个人啊,能力非常强,郑国和周天子的活两边一起抓,可能是他多多少少的为郑国谋点私利,也可能是他做事过于霸道,反正弄得周平王不是很痛快,就想再找一个人,来分担郑庄公的权力。

周平王看中的人是虢公,可他没敢公开宣布这件事,只是私底下安排虢公干活,这时间一长,就被郑庄公给知道了。

郑庄公很直接了当,他当面责问周平王,我这么辛辛苦苦的干活,你找人代替我,这是几个意思?

周平王虽然贵为天子,可东周时候的天子,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说白了,他根本就惹不起郑庄公。没办法,周平王只好给郑庄公打马虎眼,没有那么回事,你肯定是误会了。

不管周平王怎么解释,郑庄公反正是不太相信,两个人不知道是怎么沟通的,最后达成了这么一笔交易。周平王派王子狐去郑国参观学习,郑庄公叫公子忽去周天子手下实习锻炼,其实说白了,就是周、郑双方,各自把儿子送到对方去做人质。

几年之后,周平王生病去世了,那会周平王的太子也不在人世了,就由太子的儿子继天子位,这就是周桓王。周桓王年轻气盛的,他可没那么多顾忌,也就不想给郑庄公面子,就打算把处理国家事务的大权都交给虢公了。

郑庄公听说以后,心里也清楚了,这小家伙跟他爷爷不一样,靠用嘴吓唬是不行了。可人家毕竟是天子,自己又没法跟他动手,为了发泄愤怒,在当年的四月,郑庄公派人带兵去了属于周天子的温地,收割了那里的麦子。这还不算完,等到了秋天,郑庄公又派兵对周天子的另一块地动手了,这次是抢了对方的谷子。从此以后,周天子跟郑国算是结下了冤仇。

对于郑国同周天子互送人质这件事情,《左传》里的评价是,“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大概的意思是,诚信如果不是发自内心,互相交换人质也没什么用。

后世人根据这个记载,就引申出了一个成语,言不由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