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月饼

 新用户3134eDv6 2022-09-12 发布于陕西

      我这辈子吃到的第一块儿月饼,大概是我到了五六岁的时候。——远在江西当兵的三爸往家里寄了一盒月饼,还有一个竹床,四把竹椅子。

      那个时候我们对月饼没有一点儿概念,当然也没有过中秋节吃月饼这样的讲究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在我们那个时候的小山村里,跟平常的日子没有什么区别,还是像平常一样的忙碌,还是像平常一样的吃饭睡觉上学。唯一有点儿不同的是,近十五月亮圆很圆很亮的那几天晚上,我们村里都是一大家子人搬个小桌子,拿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明亮的月光下,说很长时间的闲话,桌子上放着院子里树上打下来的核桃,白天摘下来的熟透的柿子,还有大枣。然后,当小孩子们一个一个打起哈欠的时候,大人们就叫他们赶快去睡觉。

      那天月饼寄回家的时候,应该是半下午了。我们在外面玩耍结束刚回到家,奶奶就叫我们赶快洗手,说有个好东西给我们吃。一般情况下,想叫我们洗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听到有什么稀缺的好东西,我们急忙跑到洗脸盆跟前“扑腾扑腾”地洗开了手。然后,还要把手举起来给奶奶看一下,以示我们是真的洗过了的。

      奶奶从炕头柜子里很小心地掏出用老式中药铺子里用来包中药的黑黄麻鞋纸紧紧包裹着的一包神秘东西,放在案板上,细致地解开老式纸绳子。我们就看到一个小巧玲珑的像象棋一样大小的东西。奶奶说,这就是月饼。因为只有一包,而且一包里只有六个,全家人分不下来,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只能分开一人吃一点儿。我们看着那个叫作月饼的小东西,急于想尝到它真正的味道,就急忙鸡啄米一样地点头,嘴里“嗯嗯嗯”地答应着。

      奶奶拿厨刀把月饼切成了四瓣儿,然后递给我们。奶奶切的时候,我们的小眼睛都被拉直了。奶奶递过来的时候,我们的两个手掌展开并拢,非常珍惜地把那块月饼捧在手心里,转动着手掌左边右边地转圈儿看着。不是我们不敢吃,而是我们舍不得吃。

      终于,我们下了口:先是用舌头尖儿甜一下,甜,真的是很甜,比我们喝的糖精水甜。然后,用牙齿轻轻地薄薄地切下来一点点儿,尽量让月饼在齿缝间多逗留一会儿,好让自己记住月饼的味道。晚饭前,当月饼被我们这样舔食完之后,我们就剩把手掌也舔一遍了。反正,那天晚饭,我就没舍得洗手,我要努力让月饼的味道在自己的手掌心尽量保持长久一些。

      那一包月饼,奶奶好像还给我们分过两三次,然后奶奶就把包月饼的纸抖落开,告诉我们,“月饼吃完了,不要再想着了。”我们既有点失落,但是又有点希望,急切地盼望着明年的八月十五快快到来,我们就又可以吃到月饼了。

      急切的希望,让时间显得过得太慢太慢。我们在家的时候爬在窗台上看外面,我们上学的时候打量教室外面。坡上头下雪了,坡头的草木开花了;杏熟了,苹果熟了,核桃熟了柿子熟了的时候,八月十五就到了。

      第二年三爸寄回来的是一包点心。我记得很清楚,就是像现在的德懋恭一样的水晶饼。点心还是给那张老式麻鞋纸包成了个四棱子,包了好多层。奶奶解开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拓着红印子的跟月饼一样大小的白颜色的“月饼”。奶奶说那是点心,更好吃。

      点心不好切,我们就一人可以吃到一个。我发现,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一直期盼的事情不但实现了,而且还能超出你的期望值。——一个整块儿点心带来的幸福感,远比四分之一块儿月饼强多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领到自己的那块儿点心后,我偷偷地跑到了老家院子前面那棵柿子树底下的石头上,一直拿舌头把点心舔食到了母亲叫吃晚饭。点心,比月饼给我留下的味蕾记忆更深刻更久远。

      这以后,老家那里人们的日子有了很大变化,人们逐渐有了过八月十五的习惯。那一天下午,父亲早早从地里回来,然后骑着自行车去祖庵镇上了一回集,买回了两包月饼,——其实还是点心。一包给我们晚上坐在月下吃,一包给爷爷奶奶送过去。

      那一年八月十五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记忆的“中秋节”。晚饭后,母亲在院子里桐树底下的石桌上摆满了核桃,柿子,毛栗子,大枣,苹果,芝麻饼,中间的盘子上是叫我们谗言欲滴的点心。我们一家人坐在明亮的月光下,月光透过宽阔的桐树叶子,斑斑点点的洒在我们的身上洒在我们的脸上,就像我们心里的甜蜜和幸福,把分解开来了一样,在那里兴奋地跳跃。

      此后,“中秋节”就正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一年就有了三个重大节日: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有意思的是,都是跟吃有密切联系的。现在想来,我对童年的记忆,无论是什么,都跟吃有关系,都扯不开。

      等到上了大学,上了班,月饼就成了很平常的东西。那一天,学校会给发,单位会给发。可是我独独喜欢寻找那种叫作点心的东西来吃,它就是我钟情的“月饼”。

      月饼真正泛滥开来,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包装越来越精美,品牌越来越多,但是味道却越来越差。看着家里堆满的月饼,我真有点感到好笑:“小时候是没的吃,现在还是没的吃。”我前几天去超市买了一盒德懋恭牌水晶饼,吃到今天是最后一块儿。至于那些月饼呢?放着吧。

      人生大概就是这样吧,所谓的好东西,我们不过是吃个稀罕。一旦多得叫人烦的时候,就不那么可爱了。——任何事情,好像都跟这月饼一样,因为稀缺 ,所以珍贵。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