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达力系列之谈判(四)

 万里潮涌 2022-09-13 发布于浙江

写在前面:

(四)陷入僵局时不如搁置

当谈判陷入僵局,每个人都会陷入焦虑。其实,确认什么东西不需要谈,也是谈判的进展之一。所以,当我们彼此的冲突一时无法化解的时候,与其冒着触礁的风险急着推动进度,还不如试着转化或搁置主要矛盾,从其他虽不相关但还谈得下去的议题入手。

1、化解谈不下去的危机

WHY:其实谈判陷入僵局的原因不外乎三种:没意愿、没授权、求独赢。

HOW:寻找原因

有两句话可以绕开这三块挡住谈判的绊脚石,从而突破僵局。

第一句话:“咱们都是爽快人,这事儿今天就定下来,好不好?”

这句话听上去平淡无奇,但其实是柔中带刚,可以帮助我们探测出对方谈判的意愿有多强。

举例:

在谈判桌上,双方僵持住了。甲方说:“咱们都是爽快人,项目成不成,这次就定下来,你说好不好?”乙方说:“也不一定吧,咱们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比较好。”或者说:“嗯,这可能不行,我下午4点得回去跟老板汇报。”

乙方一听甲方开出的条件,大概判断成交没戏,可是又不想显得太没诚意得罪人,通常就会这么回答。乙方很可能是没想跟甲方谈太久,这就有可能是谈判中的第一块绊脚石——没意愿。

另一种回答表明,对方其实没有拍板做决定的权力,很可能只是老板派来压低价格或者收集情报的先锋,实际是做不了主的,所以需要和老板商量才能答复。这句话还可能帮我们探测出谈判中的另一块绊脚石——没授权。如果乙方说:“好啊,咱们达成共识再离开。”很明显,这个回答就有诚意多了。我们可以借此来判断,乙方想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也不排除还有让步的可能性。

第二句话:“想想有什么新方案,咱俩都能接受。”

这句话一出,可以帮助我们测试谈判中可能出现的第三块绊脚石——求独赢。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探测出对方是个求双赢还是求独赢的人。同时,这句话也营造了一种比较友善的气氛,即把眼前的僵局当成是双方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不是双方对立的结果,能够明显改善谈判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其实也在用这句话提醒对方,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换位思考,从而提出新的方案。即使我们对这个方案仍然不满意,那也有了进一步讨论的平台,不会僵持在原先的地方毫无进展。

创新方案,自己主动提就好了,需要特地问对方吗?你要知道,谈判双方难免会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存在。

多一个人想,就多一份打破僵局的力量。可见,这个时候问对方就很有必要了。

谈判的双方的话语权应该是平等的。我们手里的筹码可以没有对方多,但话语权却不能比对方少,而情报和信息就决定了我们的话语权。所以,谈判遇到僵局,先别着急改变自己提出的条件。不妨先通过试探,收集对方潜在的信息,拉平双方的话语权之后再做打算。

注意:

谈判从来没有万全的方法保证一定成功,我们要做的是提高成功的概率。另外,如果对方确实缺乏诚意,那我们就真没必要空耗下去,谈判的小船该翻就翻,果断地结束,让它直接破局,也是一种打破僵局的方法。同时,这次收集到的信息、积累的经验就是我们的收获。

2、把是非题变成选择题

人与人在谈判的时候,常常都会不自觉地把一件事情的“做与不做”简化成一种毫无转圜余地的“是与非”。只要一个问题变成了是非题,那往往就意味着有人输、有人赢。

HOW:把是非题变成选择题

举例1:

“主管,因为我现在手头的案子已经很多了,虽然您要我再接一件也没问题,但在执行上品质就不太可能保持跟之前一样,这样行吗?”

这条建议我们既没有说要拒绝接受任务,也没有向主管诉苦自己太忙了,我们只是很巧妙地暗示出一个选择:您要我做可以,但品质与效能,您得选一个。这样就不是是非题,而是选择题了。无论主管选了哪一个,我们都能从中受益,要么接下任务,但做得可以不用那么认真;要么主管收回成命,交给其他同事处理。

要注意使用的时机,不要被误解为推脱责任。假如工作不是真的忙得做不过来,用这招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在推卸责任。

举例2:

在跟客户谈生意时,一到对方老在问“可不可以再便宜一点”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地点头附和他说:“没问题啊,这本来就是要看您更在意的是质量还是价格嘛。”

这道是非题一下子就转变成了“要质量还是要价格”的选择题,而原本针锋相对、貌似“有人输就要有人赢”的是非争论,也不动声色地变成了“那咱们看看怎么选最好”的沟通协商。

举例3:

当一个问题以是非题的方式呈现时,我们一遇到挫折,就会喜欢向外找理由。比如,我们希望客户降价,但对方说:“不行,这已经是最低价了。”这时候我们就等于被拒绝了,心里会想:这家伙不够意思啊,我们是老客户啊,就他们这破玩意儿还卖那么贵。但同样一个情况在它变成选择题之后,人的思维就会被条件化,会从自己这边找原因。比如,我们问是否能便宜一点,对方说:“没问题啊,因为有人在意质量,有人在意价格,很正常嘛。”这时候我们总不能说:“呸,我就是又要不给钱,又要质量好。”所以,当一个问题呈现出来的是选择题的时候,无论我们怎么选都会变得向内找理由。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价格便宜点”,我们心里就会想:“是啊,我平常用不到这么好的东西,买那么贵干吗,还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吧。”反之,如果选择“质量好”,我们心里就会想:“一分价钱一分货,买了不好的东西,坏了到时候还要换,自己用了不顺心,毕竟品质还是最重要的。这个钱该花就要花。”总之,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选择合理化,自己会给自己一个理由。善于利用这一点,就可以更容易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3、辞职怎么说

WHY:

职场是个小圈子,在我们身上黏的最久的评价不是面试时留下的印象,而是离职时留下的印象。这时候得罪人,其实是很不合算的。对我们来说,每换一个工作,应该是一种资历与人脉的养成与积累,而不是和过去彻底断绝。所以,如何好好地辞职尤为重要。

HOW:优雅得体

要素1:告知去处

辞职时,领导总会问:“接下来怎么安排啊?”如果我们希望在离职后依然保持过去经营的人脉,那对于辞职后的计划最好不要隐瞒。

要素2:慎选理由

最具破坏力的辞职理由,恰恰就是马云说的那两点:薪资水平和人际关系。“那边给的钱比这边多!”“这边的人让我觉得憋屈!”这样的理由一旦出口,麻烦就来了。主管和同事不会因为我们的评价而改变性格,他们只会改变对我们的评价,认为我们爱挑剔、不好管理、要求太多。

可以这么说:“我不太适应公司的文化,大家很内敛,沟通较少,而我很外向,个性不太一样。”你看,从自己说起,这样的理由就会温和很多。

要素3:表示感激

我们要让领导知道,我们很感激他对自己的培养和照顾。我们可以谈谈这段时间在公司的收获,谈谈自己有了哪些成长。辞职以后,我们和领导的关系也从当年的从属关系变得平等,他是我们在行业里的前辈,我们是他培养过的新人。没了利益关系,我们也可以坦诚地问问自己未来的发展、自己曾经在工作中暴露过哪些不足。碰到负责的领导,会给我们解答不少疑惑。这一次谈话,或许就是我们未来提高的契机。

我们表达感激,是在体现我们在职场上的专业态度,不要因为谈到了感情就觉得辞职二字说不出口。辞职就是辞职,工作就是工作,别因为聊到感情而拖泥带水,也别因为感情而反反复复。

如果辞职前的谈话没那么融洽,对方指责我们不够忠诚,我们也只需要表示遗憾,无须争辩,因为立场不一样,他不会接受我们的辩解。比如:“您虽然不理解,但我还是很感谢您这些年对我的照顾。”

注意:

说到底都是为了让辞职顺利,也能给自己带来收获。其中最关键的其实是平和的心态,切不可因对方的指责或者挽留就自己先乱了阵脚、语无伦次。 

——  做个朋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