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五禽戏

 北极熊788 2022-09-13 发布于浙江

五禽戏一直广传民间,深受百姓喜爱,影响深远的一种动功法。它根植于中医学土壤而发展,一直保持着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心身操作特点。

文章图片1

五禽戏在意念的主导下,借形体动作姿势引导气机运行,使气行深长调和,又通过气行引领形体,使形体柔软舒展。以意导气,形随气动,气到力到。

五禽戏行相生之道,一练鹿戏疏肝、二练猿戏养心、三练熊戏健脾、四练鸟戏补肺、五练虎戏固肾,练“五戏”,强五脏,五脏相生,生生不息。

五禽戏对于多种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文章图片2

五禽戏每演练每禽每戏每式首先要意想该禽的生活状态,心中呈现禽的意境,由此进入物化境界。

通过模仿动物动作,调控身体运动状态,使之适应疏通经络,调动内气运行的气功状态,以利于以意导气,形随气动,以运行气血,培补内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象形取意,为我所用”。

文章图片3

练功时,要在主观上感觉将意识移置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旨在排除杂念并引导内气沿一定经脉路线流转。意守部位因动作配合调息功法与其所练脏腑经络不同而异,一般小周天调息吸气与呼气均意守一个部位;大周天调息吸气与呼气各意守一个部位。

五禽戏功法调息遵循顺其自然、借势呼吸、循序渐进的原则,配合动作,用逆腹式呼吸法,运用周天功法调息,以意导气,导气沿一定经脉路线流转。小周天功法导气沿督、任二脉流转,大周天功法在小周天功法的基础上,导气沿督、任与手三阴或(与)足三阴经脉流转。

文章图片4

五禽戏运用周天功法调息,通过意守,明确导气方向、路线与时程;以意导气,形随气动。意为令,气为旗,形为驱使。意为主导,以意导气,使气行深长调和,形随气动,气引领形体,使形体舒展柔软,形体动作为气行提供条件,“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五禽戏从动作对身体的作用作为切入点,对每一动作力求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明确意念引导的调息与动作的关键操作,在强调每一动作的标准细节,特别注重意念主导下的调息与动作的整体协调配合,达到形正、气顺、意宁。

五禽戏从人与天地相应整体观念出发,运用易理及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精气神等学说加以阐释,以“五禽”与五脏相配为基础,阐释其对五脏及其经脉与五体的作用。阐释每戏作用时,则侧重于该戏相配属的脏腑经脉形体,各有侧重。由于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功法与功理。使“五禽”互参,综合理解,从而利于正确把握习练。

文章图片5

五禽戏以五行相生为序,一练鹿戏春木生,疏肝强筋;二练猿戏夏火长,养心健脑;三练熊戏中土化,健脾和胃;四练鸟戏秋金收,补肺固表;五练虎戏冬水藏,固肾壮骨。

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五脏相生,生生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