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单元小结

 朱联星ue7v3w4k 2022-09-13 发布于福建

导语:    

  自然界中有很多有趣的电现象,我国古代也有许多发现,如“顿牟掇芥”、 “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姑句家矛端生火”等。本章就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这些角度展开学习。想要掌握本章内容,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研究谁?

  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满足什么规律?

  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

  如何形象的描绘电场?几种特殊的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是怎样的?

  生活中该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进行静电的防止与应用?

  一、本章知识网络梳理如下

  从网络图可知,本章知识的学习主要围绕电场力的性质展开,主要解决几大问题: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满足什么规律?电场是什么?电场的强弱如何描述?如何形象的描绘电场?静电该如何防止与应用?其中包含诸多对于学生来说较多且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师应有效的搭建物理概念之间的关联,深度辨析概念之间的差别,采用形象化的手段进行抽象概念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和理解电场内容。

  本章的学习体现了认知事物必须经历的一般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谬误到真理,不断修正和完善,推翻和建立。

  二、本单元知识网络解读

  1.研究对象:点电荷、电场

  由于物体本身具有形状,电荷的分布不能确定,因此可以将带电体简化为一个无大小、无形状、只有带电量的一个点,这个点被称为点电荷;通过库仑定律可以计算出空间两个电荷相互作用的电场力的大小。电荷之间的作用不是直接作用的,而是通过电场得以实现的。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于电荷周围,放在电场中的带电体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2.描述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

  比值定义法定义了电场强度用来准确描述电场强弱,从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矢量性进行全面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用来定义的物理量是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和电荷量,研究对象是试探电荷、但定义后的物理量却跟试探电荷无关,描述的是试探电荷所在位置电场的性质。类比于磁感线,用形象的图线用来描述电场,大小、方向直观明了,为后续的等势线、等势面做了充足的铺垫。

  3.静电的防止与应用

  感应起电、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和静电现象的应用比较抽象,综合性强且涉及的知识面广,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观察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本质规律。教学中可通过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有更直观、更深刻的感性体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由现象到模型的抽象思维。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构建模型。

  4.本章物理概念理解过程中蕴含的物理方法

  类比法:用学过的相近概念,辅助学习新概念。从熟悉的旧概念,迁移认识新概念,快速、有效的识记;在旧的知识框架中,重建一个类似的模型,可以更牢固的、更有条理的处理新的知识。先建立重力、磁场等相关结构,继而进行电场、电场线、电场力等新知识的学习。

  理想模型法: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对研究客体进行抽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建立起一个易于研究的、能反映研究客体本质规律的理想客体,是物理学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点电荷是一个理想模型,与质点的定义方法相同。匀强电场也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严格意义上的匀强电场是不存在的。通常把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的电场看作是匀强电场。

  比值定义法:以电场强度为例,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的比值去定义另外一个物理量的方法,是定义物理概念的常用方法。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属性或特征。

  以图塑形:变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概念,变无形为有形的知识。电场线直观明了,形象简单,用箭头即可描述方向,用疏密即可表示大小,对于质量的描述敲到好处。识记图形比识记文字效率高,利用数学与物理结合的原理,变得简明易懂。

  显化、突出、强调科学方法,按照开学方法建立知识结构。这样会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