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之下,还是回到了家乡,但一起过年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楷威映画记 2022-09-13 发布于北京

1991年的电影《过年》剧照

很多人家里都有这样一张全家福。

大多数都是过年的时候一起合影留念的。

但几十年后,物是人非,发生了太多改变,照片上的人也很难聚到一起。

有的家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有的家人远在大洋彼岸,有的离开家乡,在北上广。

而当疫情逐渐成为生活的常态,更是打消了很多人回家过年的念头。

这种仪式感正逐渐减弱,你童年记忆中的春节与现在的氛围可谓天壤之别。

01 “开锅了”

这句话,不是说煮饺子开锅了,是说放鞭炮

曾经的大年三十,放炮是非常密集的,那天晚上别想早睡觉。零点钟声敲响后,就会有一波鞭炮响起来。

这个时候,奶奶总会说:“又开锅了。”

早年的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是非常强烈的。上小学的我,每到过年,总要跟着大人去街边的摊位上买一堆烟花炮竹回来。

一挂鞭很快就放完了,没有意思。于是,属于小孩子们的仪式就来了。

买完鞭炮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整挂鞭都拆成单个的炮仗,放进一个塑料袋中,或者索性就抓一把放进衣服或者裤子的口袋里。

出门放炮前,找长辈要了打火机,或者是找正在抽烟的亲戚,点上香就飞奔而去。

大个的炮都很小心,点燃之后要扔得远些,也要很快出手,否则有的捻子着得太快,极有可能伤到手。

有次带着表妹去放炮,就因为出手慢了些,鞭炮几乎在我们身边炸开,我们两个人的耳朵都被震得耳鸣了一阵。表妹吓得跑回屋里。

如果刚下过一场大雪,孩子们还会顽皮地把炮放在雪地里点燃,享受“炸雪”的片刻。

点燃炮竹太单一,还会把一颗炮掰开,夹住另一颗炮的捻子,点燃前面那颗炮,让中间的火把另一颗炮点燃。

现在看来,真是多此一举。但作为小孩子,没有网络的时代,只有想出各种花招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02 春晚:为了喜剧的守候

我与春晚同龄,又出生于天津这个曲艺之乡。童年关于喜剧的记忆多是相声与小品。

从小就喜欢模仿马三立和赵本山,从没想过有一天赵丽蓉、巩汉林这些演员会从你的视线逐渐消失。

春晚的其他节目,比如歌舞、魔术,始终超不过语言类节目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很多观众也是如此,在允许放炮的年代,趁着歌舞节目播出的当口出去放炮放烟花。

围在一起看春晚的某种意义,就是在等喜剧类节目的出场,好几年干脆都是在等赵本山的小品。

而这些熟悉的名字也会逐渐被郭德纲、沈腾、贾玲、岳云鹏的名字所替代。而在相声小品之外,脱口秀演员们也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喜剧偶像。

去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我个人很喜欢的节目。在大家热烈讨论的同时,难免都会聊到曾经的经典小品。

其中Piu Qiu Pia Qia团队的于奥、铁男、冠朝等一批演员的作品都是在向小品节目致敬。

而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得益于这些早期作品的营养,但同时也会陷入之前的套路和创作方式,很难脱离传统小品对他们的束缚,以至于没有特别有新意的作品诞生。

03 年夜饭

让我们回到饺子,北方过年仪式里经常出场的美食主角。

曾经相当一段时间,大年三十下午,亲戚们聚到一起开始活(huo四声)馅儿、擀面皮包饺子,要赶在春晚之前把饺子下锅,为的是专心看节目。

然后,从初一开始,饺子还是会经常出现在饭桌上。

这期间有几次家庭聚会,都会大吃大喝一次,特别是中午的时候。亲戚之间互相敬酒,彼此祝愿。

1994年,李安拍摄的电影《过年》剧照

在家吃饭是传统,也是仪式。随着时代逐渐演变,长辈也才逐渐接受到外面聚餐的习惯。

毕竟当父母都是70岁上下的老人时,也没有体力和精力去做饭了,大家到外面聚一聚也挺好。

我们家还是比较传统,在家守着,等亲朋好友串门,没有外出计划。不像很多思想活络的家庭,春节这种家庭仪式,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具有吸引力,出门旅行才是最佳选择。

而疫情的蔓延,却拦住了很多人的脚步。

04 人,越来越少了

差不多20年前,大姑一家去了美国;2013年祖父去世;几年前,逢年过节总会见面的一家亲戚也搬到了北京。而接下来,离婚的离婚,离世的离世……


去年的春节三十聚会,只剩下两家人一起过。而今年的三十,天津疫情紧张,大家商议就只是中午聚会,晚上各回各家。

本来是要一起去养老院陪奶奶过春节的,但是养老院非常谨慎,疫情刚有苗头,津南区还没出现状况时,就果断封园。

爸妈也商量说,三十这天到底还包不包饺子,即使包的话,也没有那个心气如同当年那样自己发面,擀面皮,而是买现成的饺子皮。

三十年前,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差不多至少十几个人的样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观念的改变,一起过年的人,正在逐渐缩减为一个小的家庭单位。

而还有一帮没有回家过年的异乡人,他们会组成一个临时的“家庭”,聚在一起,不是家人,有可能还是胜似家人。

因为离开的家乡的人里,还有一些是不被家人理解的、孤独的奋斗者们……

05 互联网时代的春节

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能有台晚会当然就心满意足了。

对春晚失去的兴趣的人,也会聚在一起打牌消磨时光。

当手机不再是通话的设备,也让宅在家的生活,增加了更多可能性,为重复的仪式增添了更多的趣味。

在群里抢红包,集齐福字已很常见。

今年,只要你打开某一款APP,各种类似的集卡模式就映入眼帘。比如快手APP里的挣红包模式里,就把前几年大家喜欢玩的跳一跳游戏加了进来。

而抖音、快手、视频号也开启了竖屏观看春晚的方式。可以想见,在脱离电视的当下世界,能够让人们继续关注春晚的方式,恐怕就是各种跟随时代的新玩法了。

仪式感的打造,有了新的载体。

在你扫码互赠祝福和各种幸运卡的时候,也要记得打个视频电话,和远方不能想见的亲友见个面吧。

在很难聚在一起的岁月里,看见彼此,就变得格外珍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