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脉瘀阻证诊断标准》等2项团体标准项目立项公告

 菌心说 2022-09-13 发布于北京
为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进程,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心脉瘀阻证诊断标准等2个项目的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立项审查审查结论为同意立项,经学会办公会审批,现予以公告。

Image


1. 《心脉瘀阻证诊断标准》简介
心脉瘀阻证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中医证候,涉及病种广泛,可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多种内科疾病。但目前心脉瘀阻证的诊断尚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脉瘀阻证的临床诊疗及特色优势的发挥。证候诊断标准的客观化、定量化是提高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水平的关键环节,制定规范性的证候诊断标准是目前中医药研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起草组制定的心脉瘀阻证诊断标准将根据国际诊断量表制定方法与流程,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的框架下,以中医诊断学为核心,在古今文献回顾分析、横断面调查、专家咨询等系统研究工作基础上,研制心脉瘀阻证量化诊断标准以期规范心脉瘀阻证的中医诊断。(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Image

2.《心脉瘀阻证疗效评价标准》简介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反映中医有效性与科学性的关键环节。2018年国家药监局发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强调证候类新药研发应采用“公认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但目前尚缺乏针对单纯证候的疗效评价标准,严重影响了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试验的主要疗效指标确立的科学性。心脉瘀阻证是中医临床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涉及病种广泛,目前对心脉瘀阻证临床疗效评价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项目组根据国际疗效评价量表制定方法与流程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核心,文献研究、临床调查、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量表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心脉瘀阻证评价标准,以期规范心脉瘀阻证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Image


标准化办公室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 标准化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