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俗西藏史(一百一十八)——安西与河陇的联动效应

 白发布衣cexroq 2022-09-14 发布于辽宁

原创2022-09-14 07:30·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讲到,公元692年(长寿元年)王孝杰带兵杀奔西域,迅速收复安西四镇。随后,武则天在安西大量驻军,彻底稳定了四镇的局面。

从表面上看,似乎这件事就算结束了,但事件的影响远没有结束。

唐朝的大胜,就像在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正在慢慢展开。

西域的重挫引发了吐蕃政坛的风暴,本来就岌岌可危的王权与相权之争瞬间引爆。

从安西逃回的勃论赞刃,被安了一个谋刺赞普的罪名,开刀问斩。这是吐蕃王室在蛰伏了四十多年后,首次向噶尔家族发起了挑战。

随后吐蕃政局,就陷入了激烈内斗的死亡螺旋。

论钦陵为了缓解来自王室的压力,选择用军功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公元695年(万岁登封元年)七月,论钦陵和赞婆尽起青海之兵攻洮州(今甘肃临潭),与王孝杰、娄师德率领的唐军在素罗汗山(今甘肃临洮界)展开激战,唐军再次惨败。

敦煌文献《赞普传记》里描述,“杀(唐军)十万之众”。

此战之后,王孝杰、娄师德被一撸到底,以至于娄师德惊呼“官爵尽无邪!”

但奇怪的是,论钦陵在大胜之余,并没有继续出兵扩大战果,而是选择主动与唐朝和谈。这说明,论钦陵关注焦点并不在战场上,而在战场之外。

697年,论钦陵与郭元振在野狐河畔相会。

论钦陵提出了的要求是,让唐朝从四镇撤军,以安西地区作为双方的战略缓冲区。

这个有点牵强的要求,恰恰反证出了,692年唐军大胜的影响。

关于野狐河之会的内容,我们以前仔细讲过了,大家可回看之前的节目。

以前我们讲过吐蕃内部的反应,这一期,我们来说唐朝内部的反应。

按道理来说,论钦陵提出唐朝放弃四镇,也就是漫天要价,等着唐朝坐地还钱。

没想到唐朝这边的大臣是真配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辩论。

《旧唐书·狄仁杰传》里全文记载了一封,他给武则天的上奏,这篇奏疏的名字叫《请罢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疏》

这里面说了啥意思呢?

就是狄仁杰认为:

首先“以百姓西戍四镇,极为凋弊”,从民生的角度上来说,代价太高了

其次,狄仁杰认为阿史那斛瑟罗人家是“阴山贵种”,世代称雄沙漠。我们应该把四镇交给他,让他帮着俺们防御。这样的话呢,咱们即有帮着西突厥接续王统的美誉,还免了输出国家资源的弊病。

这不是有里有面的好事儿嘛!

最后,他的结论是“如臣所见,请捐四镇以肥中国,罢安东以实辽西,省军费于远方!”

你们看狄仁杰的理由是不是特别充分,驻军四镇太费钱,国家受不了,让斛瑟罗帮着咱们管,又省钱,又省事,所以应该“捐四镇以肥中国”。

这就是政治斗争的常规套路,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好,特别大义凛然、特别浩然正气!

但问题是以前又不是没拔过四镇,686年就拔过了,结果是吐蕃席卷安西,兵入莫贺延碛,不但截断了河西走廊和北疆的联系,还威胁到了敦煌和长乐县。

那时候,斛瑟罗可是在西域呐,结果被吐蕃人打得门都不敢出。

这才过去不到十年,这事儿就忘啦!

要不就是斛瑟罗这哥们突然就牛了,从窝囊废变得英明神武了,虎躯一震,吐蕃就服了?!

很明显,这个理论站不住脚,但狄仁杰还是把它提了出来。

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士大夫这个阶层的利益,与对外扩张通常是相悖的。总会有一些人,希望用既不花钱,又能得实惠的方式,来处理边疆问题,这帮人的徒子徒孙到现在还有。

狄仁杰的奏疏,遭到了崔融的坚决反对。

他也写了一篇上奏,名叫《请不拔四镇议》,这篇文章收录在《全唐文》里。

但是一般来说,提到这篇文章,都简称为《拔四镇议》,于是有些人望文生义,以为崔融是支持拔四镇的。

他在这篇文章里,直接就怼狄仁杰了,“其在高宗励精为政,不欲广地,务其安人;……复命有司拔四镇。其后吐蕃果骄,大入西域,焉耆以西城堡无不降下。遂长驱东向,逾高昌壁,历车师庭,侵常乐县界,断莫贺延碛以临我敦煌。”

这段话的意思是,高宗时期,咱们以“不欲广地,务其安人”,拔了四镇。其实唐朝拔四镇是在686年,李治683年就上墙了,跟拔四镇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都是武则天的决定。但话不能这么说,直接说武则天决策失误,这是质疑领导,容易脑袋搬家。

拔四镇的结果,就是“吐蕃果骄,大入西域,焉耆以西城堡无不降下”,然后截断莫贺延碛,兵临敦煌。

紧接着,崔融又把武则天表扬了一番,“得亏今上,神鉴通幽,冲机测远,下严霜之令,兴时雨之兵”,命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出兵征伐。

但问题是韦待价被论钦陵打得大败,这个问题您觉得崔融,应该怎么说呢?

崔融是这么说的,“朝廷以畏懦有刑,流待价于琼州,弃温古于秦州,放弃二罪,而诸将咸肃。”

这意思就是朝廷明察秋毫,把这俩都治了罪,于是其他将领心里都突突了,全都老实了。

你看还是皇帝赏罚分明,进退有度啊。

但光这么说还不行,崔融的下一句接着就说,“至王孝杰而四镇复焉。”

也就是说,朝廷虽然有过一次失败,但派王孝杰收复四镇,还是朝廷英明果决。

在把武则天一顿忽悠之后,崔融说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今者拔之,是弃己成之功,忘久安之策。”

现在我们要是又拔四镇,那是放弃了已经到手的成功果实,忘记了今上制定的长治久安之策。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安西四镇疯狂砸钱,大量驻军,是武则天的决策。

你们现在提议拔四镇,这是违背今上的决策。

你们这帮小子,想作甚呐?!

我估计,武则天看了这篇上奏,一定从脑瓜顶爽到脚后跟。

但问题是,武则天也得顾及狄仁杰那批大臣的想法。还是那句话,千万别以为,当了皇帝就能想杀谁,就杀谁;想睡谁,就睡谁。

皇帝也不可能完全违背文官集团的意志,除非他想自己一个人管理国家。

就在这个僵持不下的当口,洞察人心的郭元振溜达出来了。

他其实心里很清楚,武则天是个争强好胜的狠人,让她放弃安西四镇,还别说战略上合不合适,就心理这关都未必过得去。

于是他站出来,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他对武则天说:“论钦陵想让我们放弃四镇,如果我们就这么乖乖地放弃了,国家的体面何在?

但是要直接撅了他,万一这哥们急眼了,带兵打过来呢?

咱到也不是打不过,这不是劳民伤财嘛!

您看这样行不行,咱跟他这么说,'我们放弃四镇可以,但也不能就我们损失,对不对。您也让一步,您把吐谷浑还给我们。这些两边就找齐了,面子上都过得去。’

我敢断定,论钦陵不会拿吐谷浑换四镇,这下他就没话说了吧。

这就叫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您看这主意成不成!”

武则天一听,好主意啊,就按你说的办!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从这次拔四镇的争论来说,狄仁杰在一边,崔融在另一边。

他们代表的都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利益集团。

所以武则天才会感到左右为难,郭元振从中和稀泥,其实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台阶,这就是郭元振高明的地方。

至于狄仁杰,虽然在后世的影视作品里,他被描述的那叫一个目光如炬、明察秋毫。但仅从这件事情上来说,目光所及相当短视。

崔融这个人虽然出身清河崔氏,但一辈子就是个笔杆子。

干的工作,不是太子侍读,就是撰写诏书,再不就是修编国史,最高的职务也就做到了礼部郎中。和狄仁杰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但在如何对待安西的问题上,崔融显然比狄仁杰看得更远。

西域的问题,从来就不是西域自身的问题,而是西域与中原联动的问题。

我们其实可以把整个西域,都看成是中原的战略缓冲区。

李世民顶着大臣们的反对,坚持要拿下了西域,就是看到了这种联动效应。如果没有把西域拿在手里,整个国家的西、北两个战略方向都要承受巨大的防御压力。

那样的话,唐朝的局面就和明朝一样了。

明朝因为没办法拿下西域,被迫九边六镇的狂修长城,其实花的钱一点也不少。

既然说到了西域与中原的联动,咱们正好把吐谷浑和安西四镇对比一下。

吐蕃在青海的战争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准确地说,在安西也是摧枯拉朽。但两个地方的战争表现很不一样。

在青海地区的战例,是吐蕃大胜唐军之后,稳定控制了局面。而在安西是双方都摧枯拉朽,谁都不能控制局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唐蕃双方的力量投送都很极限,没有足够的力量实施控场。当武则天堆上全部筹码,吐蕃就只能败下阵来。

这说明,双方在西域是在赌国力。但从国力对比上说,吐蕃是没有胜算的,唐朝的人口基数和生产力水平,要说十倍于吐蕃不算夸张。

所以,最后武则天是用不计代价的砸钱,碾压了吐蕃。

但在吐谷浑故地,情况却很不一样。

从663年,禄东赞打跑了诺曷钵以后,吐蕃就稳定地控制了吐谷浑故地。

之后唐朝在670年、678年两次发动进攻,全都遭遇惨败。随后唐朝从进攻转入防御,开始在湟水河谷一线,狂修堡寨、高墙壁垒,基本断了重夺吐谷浑之心。

两相对比之下,就能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人还是那波人、军队也是那些军队、国力差距也一样的大,甚至两个战场的时间都重合,为什么战局差异这么大?!

我觉得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首先,吐谷浑方向是吐蕃扩张的主线;

之前我们曾经说过,吐蕃扩张领土的进攻,可以分成川西、河陇、西域三个战略方向。从吐谷浑和西域战局的差异,可以看出吐蕃对青海地区的重视,远胜于安西。

所以,论钦陵能在青海,以倾国之兵跟唐朝赌国运,并且长期坐镇于此稳定局面。

可在安西地区,他只有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征战案例,之后就再次回到了吐蕃。而且,吐蕃在西域的投入,明显逊色于青海,从未出现毕其功于一役的大决战。

这就可以看出来了,吐蕃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在青海下了重注,而在西域和川西两个方向,最多是用少量的核心兵力,推动当地部落力量与唐军博弈。

所以,在这两个地方,战争显得更加焦灼,双方都没有展示出决定性的力量。

说白了,就是双方的资源投入都不够。

其次,青海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有利于吐蕃。

地形限制是古代征战中的决定性因素,青海地区土地平旷,适合吐蕃来去如风的作战特点。另外广袤的草原,也解决了吐蕃军队的后勤问题,对蕃军无疑是巨大的加成。反观唐朝,在青海作战人数少了,就是去送菜。人多了,各种给养,瓶瓶罐罐都得带着,再加上海拔高度的制约,肯定走不快。

在旷野上,一支行动缓慢的军队,周边强敌环伺。

这和草原上被狼群狩猎的牛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在另外两个战场上,川西就不用说了,是全中国山脉密度最大的地区,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就这种地形,谁来打仗脑袋都嗡嗡滴。所以在川西,哪一方能拉住当地部落,哪边就能占据优势。

至于在西域,地倒是挺平的,可南疆的地貌中间是沙漠,四周是绿洲。能走的路就那么几条,傻子都知道,很难实现战役的突然性。

另外,沙漠绿洲地区的物资比较匮乏,对军队后勤供应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唐蕃在西域争雄的成本也很高。

也就是说,南疆的地理环境对双方都是一种限制,不存在哪一方得利的问题。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两边其实都打得很挣扎。

吐蕃进攻的时候,唐军速败;唐军进攻的时候,吐蕃速败。

另外我们也能看到,南疆的战局与青海有明显的联动关系。

670年吐蕃席卷四镇,唐朝发兵青海,大非川之战爆发;

676年吐蕃拿下疏勒,678年唐朝发兵青海,再次惨败。

692年唐军收复四镇,695年吐蕃在甘肃的素罗汗山大败唐军。

从这些例子上看,每次西域战局的逆转,都会引发河陇地区的变化。说白了就是,双方的领袖都知道,这两个地方的联动意义。

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看一个问题既要有纵向的时间轴,也要有横向的地域轴。一纵一横,叠加在一起,才能构成整个的背景。

好啦,这期就讲到这里啦,下一期咱们开始讲金城公主和他的老公尺带珠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