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某,女性,76岁,于201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灼热样疼痛,伴胸闷憋气,活动后明显,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减轻,在当地医院做心电图示ST-T段改变,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曾间断服用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效果欠佳,活动后仍有胸闷憋气发作,遂寻求中医治疗。 经过详细的问诊之后,了解到患者现时有胸前区灼热样疼痛,还伴有胸闷憋气,心慌气短,休息及含化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头部昏沉,心烦,口干口苦,晨起口中黏腻,纳差,泛酸烧心,睡眠质量差,大小便正常,舌质黯红,苔薄黄,脉沉。测血压:140/90,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 中医辨证: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治疗上以调理升降为主。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药用:半夏、黄连、黄岑、干姜、党参、延胡索、海螵蛸、丹参、川芎、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中半夏、干姜散结消痞;黄芩、黄连燥湿清热;党参、甘草补脾益胃;丹参、川芎理气活血;延胡索理气止痛;海螵蛸止酸。 服药10天后,活动后仍时有胸痛,伴胸闷憋气,发作次数有所减少,饭后腹胀,伴嗳气,时有泛酸,乏力,进食较前缓解,睡眠质量差,二便正常,原方上加木香,继服药10天。 患者胸闷憋气较前减轻,无胸痛,心慌无明显发作,乏力改善,腹胀改善,口干、口苦明显,无泛酸烧心,进食改善,二便正常。原方上改黄连肃清郁热。 之后患者的病情一直都很稳定,活动耐量也有所增加,最后叮嘱患者生活当中注意饮食和适当运动,半年后随访,患者病情未复发。 ![]() |
|
来自: 新用户1448837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