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的区别~首次做财务总监的感受

 老蒋财税 2022-09-14 发布于北京
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的区别
——首次做财务总监的感受

很多年前,受朋友之邀入职了某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职位,当时该集团公司规模已经不小了,但财务很乱,基础很差。
这位朋友之所以邀请我,也是逼得没办法了,因为他负责该集团公司的运营管理,财务太乱,他的管理工作也做不好,由此经常被老板指责。
之前这家集团公司也曾经用过两任财务总监,但财务工作却一直理不顺,对这位朋友的管理起不到帮助作用,万般无奈之下,才下决心想法说服老板邀请我。由于之前我们有过共事的经历,所以他认定我具备把这家集团公司的财务做好的能力。
由于是被当作“高级人才”邀请加盟的,当然各方面的待遇都比较好,除了薪资、福利高出过去很多之外,公司还主动帮助解决租房的问题。又由于过去做财务经理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所以感觉这家集团公司对自己挺不错,于是入职之后,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拿出成绩来,要让老板觉得物超所值。
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开展工作,肯定不同于一般公司的财务经理、财务主管,是以工作为导向的,不需要有领导来安排具体的工作,更不需要有领导来督促和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去主动解决问题。而且,上、下班不需要打卡,不需要人事部来考勤。
表面上看,当上财务总监之后似乎很自由、很清闲,但实际工作远比过去做小公司财务经理时辛苦很多!因为,财务总监的职位是要解决整个集团公司的问题的!老板或许没有进行形式上的考核,但他要看的是结果,所以这个职位是由不得慢慢地“混日子”的,而必须尽快解决实际的问题,尽快做出实际成绩来,比如尽快解决公司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财产管理混乱的问题、账务核算混乱问题、报表数据紊乱的问题等等,否则,时间久了,老板看不到成绩,见不到效果,也就没法继续“混”下去了。
这家集团公司成立日久,积弊较深,问题成堆,而所有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性就彻底解决掉。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要确保业务的正常开展,不能因为财务的整改而导致业务受到影响。所以,财务的规范整改工作,一方面要急,一方面又要循序渐进。而这些完全都要靠财务总监自己独自拿计划、出方案,在公司内部没有其他任何人可以请教,更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够帮忙。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都是在公司办公室一直做到很晚才下班,而到了家里,或许还会为了出一套工作方案一直加班到深夜一两点,有时候还会因为突然来了灵感半夜两三点从床上爬起来写方案、写工作计划。而到了周末,别人都休息了,自己或许还在公司业务一线的现场查看、或许还在家里埋头做方案!也就是,做了财务总监之后,基本上也就没有了周末。而这些,公司的人事和老板都是看不到的。
所以,财务总监的工作,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安排的工作,不能和财务经理或财务主管等同。企业老板也不应该在聘任了财务总监之后,还像过去对待财务经理那样,需要每天上下班打卡,需要整天盯着,否则不放心。
同时,为什么财务总监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高于一般财务经理?以我自己的感受,最大的因素就是总监的“高待遇”使得财务总监具有了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由此,就促使财务总监必须尽快拿出实际的成绩来。而在财务总监在实实在在解决了实际问题之后,给公司带来的利益,将远远超出公司给财务总监的那点待遇。
比如,财务总监通过系列的综合性的整改,资金管理、财产管理不再混乱了,跑冒滴漏堵住了,财务总监由此给公司会带来多大的利益?在文章《综合运用财务管理的手段,每月降低成本100多万元》中列举的事例,通过系统的财务规范管理措施,如组织系统的调整、内控各环节的规范、核算体系的完善、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等一系列综合性的管理,最终使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下降五个点左右,由此给公司每月带来100多万元的利益。而这,远远超过公司给财务总监增加的那点点待遇!
所以,当老板把公司的规模发展到需要聘请财务总监时,就不能再像过去对待普通财务经理那样,在待遇上为多一点少一点而纠结不已!这个时候,老板不应该把给财务总监的薪资福利看作是人工费用的支出,而应该看作是人力资本的投入,重点要考虑的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比!
为什么有的老板总是感觉人才难寻,找不到合适的财务总监?
关键就在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老板能否找到人才;二是老板能否招来人才。
本公众号曾经发了一篇文章《中小民企怎样才能招聘到一个合适的财务总监?》,讲的是怎么才能识别财务总监的能力?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财务总监?但能够找到,却并不等于就能够招来!而能否招来,关键还在于:老板能够心甘情愿给出怎样的待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