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则是甲亢最常见的原因。抗甲状腺药物(ATDs)自 20 世纪 40 年代引入临床应用,一直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之一。 为了规范中国甲亢临床诊治,上个月末,《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正式发布,在 GD 的药物治疗方面,有了许多重要更新。 ATDs 的临床适用情况 本次 2022 版《指南》细化了 ATDs 的适用情况: ◎ 初发的 GD 甲亢患者 ◎ 甲亢手术前 ◎131I 治疗前和治疗后阶段 以下情况优先选择 ATDs: ◎ 甲亢病情较轻 ◎ 甲状腺肿大不明显 ◎ TRAb 阴性或滴度轻度升高 ◎ 老年或因其他疾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预期生存时间较短者 ◎ 手术后复发或既往有颈部手术史又不宜行 131I 治疗者 ◎ 需要在短期内迅速控制甲状腺功能者 ATDs 初始治疗及剂量调整 基本原则为初始大剂量,之后减量和维持。根据甲亢严重程度确定 ATDs 起始剂量,当 FT3、FT4 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时进入 ATDs 减量期,当 TSH、FT3、FT4 正常时进入 ATDs 维持量期。ATDs 剂量调整要个体化。 ◎初始剂量: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MMI 10 ~ 30 mg/d,单次或分次服用;PTU 100 ~ 300 mg/d,分次服用。 ◎剂量调整和维持:通常在初始治疗1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根据 FT3、FT4、TSH 水平调整剂量。 ATDs 的疗程与停药 临床上尚没有很好的停药时预测缓解的指标,《指南》首次提出:ATDs 治疗疗程一般为 18 ~ 24 个月,持续低剂量 MMI 治疗能够提高甲亢缓解率。高滴度 TRAb 者建议适当延长疗程。疗程足够、TRAb 阴性、小剂量 ATDs 维持 TSH 正常,常为停药的指征,预示缓解可能性大。 除了上述 ATDs 药物使用的相关推荐,《指南》共制定了 107 条推荐意见,内容涵盖了甲状腺毒症病因的鉴别、Graves 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特殊人群的甲亢例如青少年甲亢、妊娠期甲亢、老年甲亢的个性化管理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