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高三九/祈福老母亲

 潇湘原创之家 2022-09-15 发布于湖南

祈福老母亲

作者:高三九

有人说:生命是脆弱的。我说:生命是顽强的。

就在前段时间,一直生活能够自理的母亲突然病了。那天早上,三哥打来电话告诉我,母亲身体不适,要我赶快回乡下。我和爱人、妹妹快马加鞭赶到了母亲身边。乡村医生正在为躺在床上的母亲输液。医生说:老人家身体发热,打退烧针治疗后会好的,应该不会有多大问题。母亲见我们来了,非常高兴,她神智清楚,说话流畅。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

下午,虽然我人回到了岳阳,但我的心一直牵挂着母亲。晚上十点半,妹妹拍了一个母亲的视频,发在家人群里,说母亲打针后没有退烧,反而身体滚烫烫的。我感到母亲的病情加重了,赶快向120求助。接话员业务熟练,迅速掌握了我求助的情况,立马安排了就近医院的救护车,急诊医生与我取得联系后,我为随车医生护士带路。司机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年轻小伙子,我看到医生护士和善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增加了信心,为治愈母亲的疾病充满了希望。

我独自坐在救护车车厢里,因为是夜里,道路通畅,窗外的景物一晃而过。我在想:如果车子长上翅膀就好了,快点飞到母亲身边,我要为母亲解除病痛。经过一个多小时,救护车顺利到达大门口。万万没有想到,几个小时之前,神智清楚的母亲,却不省人事了。我们快速配合医生用担架把母亲抬到救护车上。我坐在驾驶室里,担心母亲的病情,扭头隔着窗户玻璃,久久注视母亲的状况,医生护士正为我母亲给氧施救、输液降温。一连串专业动作,让我如释重负,心里充满感激。救护车快速开进医院,母亲经过CT等检查后,住院医生仔细分析CT报告结果,对我说,患者年高,脏器衰退,已经病危,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遇有气管堵塞,需要手术抢救治疗,不知家属是否同意。我一心盼着为母亲确定治疗方案,容不得多想,怀着沉重的心情在病历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值班护士麻利地为我母亲安装了血压心率测量仪,量体温,插氧气,抽血化验。我看到护士忙碌的身影,专业的技能,优质的服务,心里热乎乎的,感觉母亲遇到了救星。可是,母亲体温达到了41摄氏度,处于昏迷状态,情况还是紧急。我暗暗地对自己说,到了医院一定要相信医生。经过主管医生对症下药,输液,物理降温后,母亲的体温渐渐恢复正常。她清醒后便问身边服侍她的人,住院要蛮多钱吧?节约了一辈子的母亲在担心住院费了。我爱人逗她,谁出钱呢?母亲说,国家可以报销一半多,她神智是清楚的。

住院期间,在家的亲人和远在广东、长沙的孙辈,专程赶到医院看望或回家陪护多天。同室病友,羡慕母亲亲人多、福气好。在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下,母亲身体有所好转,但身体体征不够稳定。由于母亲92岁高龄了,脏器衰退,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哥哥姐姐多次电话询问母亲的病情,担心老人“老”在外面。

母亲出院后,回到她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家,也许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精神得到了慰藉,她的身体比出院时渐渐好转,慢慢增加食欲了。亲朋好友闻讯去看望,她基本认识,可以叫出名字,但偶尔一时发愣,认错人。乡下有一种风俗,对年龄大的、病得重的人,亲友出于关心,请“高人”“掐时”,算算什么时候“老”。张三“高人”说,要注意一三五七九的日子,李四“高人”说,要注意二四六八的日子,合计起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除十以外,天天是“老”人的日子。这种说法,有些滑稽,让人无语。只有相信科学,有病看医生,遵循自然规律,才是唯一的道理。如今,我隔三差五去看她,虽然母亲不能自理,但看到我们来了很高兴。“九伢崽,把点钱给我。”我知道母亲找我要钱是还别人的人情,或者她自己做点小小的人情。我听到母亲叫我的乳名,一种莫名的幸福涌上心头,我快点递给母亲百元大钞。我用手抚摸母亲的脸部和手臂,多么期望母亲快点好起来。趁母亲在世,多多尽到自己的孝心。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她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她把病危通知书拒之门外了。

住院前,母亲跟着三哥同吃,生活自理。我偶尔把她接到我家住上二十来天,因我家住在六楼,活动受到限制,母亲双脚出现了浮肿。她喜欢乡下空气新鲜,活动范围大,进出自如。我家兄弟姐妹多,居住分散,照顾母亲的责任,全部落在三哥三嫂的身上。我们兄弟姐妹仁义,没有摊派,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自从母亲出院后,妹妹成了母亲的专职护理员。母亲勤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享受晚年。

娘在,家就在,孝敬母亲,时不我待。

作者简介

高三九,岳阳县人。一个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看书旅游。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