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错过的25件上古之玉!

 天宇楼33 2022-09-15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最早的玉器工艺是从磨制开始的,并非后来的既雕既琢。远古先民们在磨制细石器的基础上打造出了玉器这一特殊工艺,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对材质有了更多的认识,能区分和识别美和不美。

图片

蚩尤头残件  故宫博物院

同时磨制技术有了改良和提高,对“美石”的加工更为认真和细致。“穿孔”技术划分了新与旧两个时代。当时,孔是磨出来的,“穿孔”技术的出现是“巧”的最早体现。在这些前提下便产生了玉器,由此进入了一个玉器时代。据实物考证,我们能见到的早期玉器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

图片

玉琮  良渚文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8.8厘米、射径17.1~17.6厘米、孔径4.9厘米。浙江省余杭区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古墓出土

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体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兽面神人图像。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鸟纹。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

琮体四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共八个,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在分为两节作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两节琢刻一组简化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纹图案,四角相同,左右对称。这一种人与兽的组合图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另外,在兽面纹的两侧各雕刻一鸟纹,鸟的头、翼、身均变形夸张。整体纹饰中大量填充卷云纹、直线、弧线,刻画及其繁缛细致。

图片

玉人面形饰   石家河文化   荆州博物馆

高3.7厘米、宽3.6厘米、厚1.4厘米。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肖家屋脊出土。

人头像雕于三棱形玉料上,推测可能由玉琮一角改制而成。正面前凸,刻人面;反面内凹,光素。人像头戴平冠,头两侧上方有弯角。梭形眼,蒜头鼻,大嘴微张,露齿,嘴角两侧各有一对獠牙。方耳,戴环形大耳饰。下颌尖削,颈部有一道凹槽。

 人头像是后石家河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形制多样。这种有角和獠牙的人像可能是人与兽的合体,即神化的人的形象

图片

玉带盖柱形器   良渚文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通高4.2厘米、直径4.7厘米,浙江省余杭区安溪乡下溪弯村瑶山墓地出土。

图片

图片

玉人面饰  商代   上海博物馆

高6.2厘米、宽3.6厘米、厚3厘米

图片

图片

玉立人像  凌家滩文化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9.6厘米、宽2.2厘米、厚0.8厘米,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1号墓出土。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凌家滩文化,1987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晚于同一地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而应早于良渚文化,与同一地区的薛家岗文化相当,是中国早期玉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图片

玉梯形冠饰  良渚文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6厘米、上宽9.15厘米、下宽7.5厘米、厚0.35厘米,浙江省余杭区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

图片

玉山形冠饰  良渚文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5.2厘米、上宽10.4厘米、下宽6.4厘米、厚0.3厘米,浙江省余杭区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

图片

玉镯   良渚文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外径6.9厘米、内径5.7厘米、宽2.2厘米,浙江省余杭区安溪乡下溪弯村瑶山墓地出土。

图片

玉镯   良渚文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外径8.2厘米、内径6厘米、宽2.6厘米,浙江省余杭区安溪乡下溪弯村瑶山墓地出土。

 整体作宽扁的环状,内壁平直,外壁浮雕4个凸面,利用外壁的宽平面琢刻同向的“龙首”形图纹,并延伸至镯体上下端,组成立体的龙首图纹。

图片

玉立人  新石器时代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高5.7厘米、宽1.8厘米、厚0.25厘米,台湾台东县卑南遗址B2391号石板棺外出土。

图片

玉“C”形龙  红山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博物馆

高26厘米、厚2.3~2.9厘米,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遗址征集。

身高26厘米,马脸长鬃,体弯似钩,从右侧面看,颇似英文字母“C”,于是又被玉器鉴藏界称之为“C形龙”。

图片

玉玦形龙  红山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

高15厘米、宽10厘米、厚4厘米,辽宁省建平县采集。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白色蛇纹叶岩,肥首大耳,圆睛、吻部前突,口微张,獠牙外露,体蜷曲如环,扁圆厚重,背部有一穿孔。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图片

玉勾云双鸟形佩  红山文化  天津市博物馆

长16.5厘米、宽5.4厘米

图片

玉龙  商代晚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长8.1厘米、宽5.6厘米,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图片

玉龟腹甲   商代晚期  故宫博物院

长4.7厘米、宽3.3厘米、厚0.5厘米

图片

玉矛  商代晚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长21厘米、铜骹长12厘米,河南省安阳大司空村25号墓出土。

图片

玉簋  商代晚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高10.8厘米、口径16.6厘米,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图片

玉调色盘  商代晚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长11.8厘米、宽6.5厘米、盘深0.4厘米,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图片

梳短辫玉人  商代晚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高8.5厘米,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图片

彩石玉人  商代晚期   江西省博物馆

通高11.5厘米、高8.7厘米、厚0.8厘米,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商代墓出土。

图片

玉长颈鹤  商代晚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高12厘米、厚0.3厘米,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图片

玉鹿  商代晚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高5.4厘米、宽4.3厘米、厚0.5厘米,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商代遗址3号墓出土。

图片

玉龟甲  西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长5.4厘米、宽4厘米,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玉龙纹饰  战国中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长14.8厘米、宽12.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3号墓出土。

图片

玉牌饰  春秋晚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长7.5厘米、宽7.1厘米、厚0.2厘米,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