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解读良渚琮王 内容简介: 成组玉礼器系统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距今5300-4300年良渚文明的主要特征,以琮、璧、钺和雕琢的神像为代表的玉器彰显了拥有者身份、等级和地位,反映了聚落等级和规模,体现了良渚社会的权力和信仰。作为良渚玉器重器的琮,良渚古城内反山王陵核心墓葬第十二号墓出土的98号琮,是迄今为止出土品质最佳、体量最大、雕琢最精美的大琮,堪称“琮王”。解读琮王的考古出土情景,解析琮王的结构和元素,探讨琮王的制作工艺,是系统了解良渚玉文明,乃至中华古玉文化的一把钥匙。 主讲人:方向明 地 点:湖南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一楼) 专家简介: 方向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专业。曾负责良渚庙前第五-六次(2000)、湖州昆山(2004-2005)、海宁小兜里(2009-2010)、桐庐方家洲(2010-2011)、安吉安乐第三次(2014-2015)、德清中初鸣(2017-2018)等重要遗址的发掘。负责或主要负责编写出版了《反山》《庙前》《昆山》《小兜里》等大型考古报告,主要负责编撰出版了《浙江考古新纪元》《崧泽之美》《浙北崧泽文化考古报告集》《崧泽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权力与信仰》《良渚考古八十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七—十辑等,出版著作有《神人兽面的真相》《中国玉器通史·新石器时代》《良渚玉器线绘》,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