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Ta说建筑】肇嘉浜与复兴东路

 昵称6334205 2022-09-15 发布于上海

几年前,在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卢永毅教授主持的一个学术报告会上,允许我有半个小时的发言,主题就是上海老城厢。报告后,有人提问:历史上的上海是江南水乡城邑,水渠纵横、池塘密布,上海老城厢一带的许多河流是以河流附近的自然村或居住地地名得名,如陆家浜、乔家浜、薛家浜等,所谓的“肇嘉浜”会不会是“赵家浜”或“曹家浜”或“肇家浜”的笔误。

确实,肇姓是一个稀姓,在上海的旧志中几乎找不到“肇”姓人家。

“肇嘉浜”见于明《弘治上海县志》的记载,写做“肇家浜”,说:

肇家浜在二十五保

薛家浜在二十五保

方浜在二十五保

明朝和清朝,上海县下设“乡”,乡下设“保”,老城厢一带属于二十五保。

图片

上海老城厢一带旧属高昌乡二十五保

《弘治上海县志》讲肇家浜、薛家浜、方浜都在二十五保,显然,这条“肇家浜”就是肇嘉浜。

图片

明《弘治上海县志》中,

肇嘉浜写做“肇家浜”

旧志的下笔是十分谨慎的,还不至于把这样重要的河流名称搞错,也许,它曾经确实叫做“肇家浜”,不过,以后的《上海县志》全部写做“肇嘉浜”,记录也越来越详细、清晰。

《同治上海县志》说:

肇嘉浜,此县治正中大干河,东引浦水,从郎家桥夏入朝宗门(东大门)水关,经𥲑笠桥、鱼行桥、县桥、虹桥、登云桥,出仪凤门(老西门)水关,西过万生桥,经罗家湾、陈泾庙,西南出刘泾桥,入蒲汇塘。计长十八里。

图片

《同治上海县志》关于“肇嘉浜”的记录

肇嘉浜长18里,是流经上海县城最大的河流。近代以后分段填浜筑路,大致上相当于现在的复兴东路、方斜路、徐家汇路和肇嘉浜路。本文主要讲复兴东路那段的肇嘉浜。

图片

肇家浜水门

近代以后,上海迅速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人口激增、市政建设飞快,许多河流原有的水上航运和农业灌溉功能衰退,而水质污染加剧,成为城市的污染源,阻碍城市发展进步,从19世纪末开始,上海老城厢掀起了一股“填浜筑路”的高潮,许多河流被填筑成马路。肇嘉浜的老城厢段在1913年填浜筑路,取名为“肇嘉路”,也被叫做“肇家路”,其东大门至黄浦江段曾经叫做“大码头大街”,1945年改名为复兴东路。

图片

《民国上海县志》关于“肇嘉路”的记载

图片

老城厢的那段肇嘉浜,即现在的复兴东路

图片

肇嘉浜是流经上海县城最大的河流

把上海县城划分为南北两块,河上有许多桥

明朝和清初实行“海禁”,即禁止在中国近海开展航运和贸易。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收复台湾,标志沿海反清武装被肃清,两年后,康熙皇帝颁“驰海禁”令,结束了中国三百年的近海封闭政策,为了加强近海航运的管理和贸易的征税,又分别在广州、福州、宁波、上海设粤、闽、浙、江(苏)海关,史称“四大海关”,这也是中国有海关之始。江海关设在上海“县治东北五里面浦”,就是在县衙门东北五里临黄浦的地方,旧址在今新开河外滩。1843年上海开埠,为加强对外轮的管理和征税,江海关就在关的北面,也就是今天外滩13号处另设专管外贸的新关,称之“江海北关”,于是原关就被称之“南关”“大关”“常关”等名。

图片

1918年地图,江海南关(即江海常关)的位置在肇嘉浜(复兴西路)北岸外马路

1853年9月,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义军当天就占领和控制了上海县城,当时,江海关里存有200万两尚未解运的白银,遂遭义军攻打,关银被劫,建筑被毁。1855年小刀会被镇压后,上海又在原址重建,仅几年后又遇上太平军东进,海关再次被毁,就在这一年,新开河外滩一带被划进法租界,海关只得租用设在老白渡的同仁辅元堂下设的救生局(负责黄浦江救难打捞的慈善机构)房子办公,后来,在肇嘉浜北岸建设关址。靠近海关的肇嘉浜有两座桥,分别叫做“外关桥”和“里关桥”。海关东面的黄浦江边有一个官方建设的码头,称之为“官码头”,也被叫做“大码头”。

图片

肇嘉浜填平后筑成肇浜路和大码头大街

1918年地图

图片

肇嘉浜入黄浦江处的码头叫做“大码头”

早期黄浦江岸多滩,商家搭建栈桥、浮船当作码头,商家争夺码头,侵占水域现象十分严重,根据上海道的提议,1895年,上海成立“上海南市马路工程局”,沿十六铺到董家渡的黄浦江岸筑一条马路,就是今天的“外马路”(英文名为 Chinese Bund,即“中国外滩”),并以这条马路作为这段黄浦江的岸线,禁止任何商人侵夺黄浦江水域,外马路跨越肇嘉浜的桥就在这个海关边上,于是被叫做“南关桥”,省呼“关桥”。

图片

外马路跨肇嘉浜的桥叫做“南关桥”,即“关桥

图片

1884 年上海全境地图

江海大关在里马路(今中山南路)的西侧

江海大关门口跨肇嘉浜的桥叫做“关桥”

图片

肇嘉浜入黄浦江口,纵向的河流是肇嘉浜,即现在的复兴东路,前面的大房子就是江海南关,隐约可见的桥就是“关桥”

关桥临江,是码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水路进入上海的水果许多在这里上岸,于是,“关桥”或“关桥码头”就成了上海的水果批发市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不少单位的工会会到关桥码头批发水果,作为职工福利,有的人也会自己组团的关桥码头批量购买水果,“关桥”或“关桥码头”在上海人的记亿中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也成立上海知名度很高的地名。

上海人知道,明朝末年徐光启把天主教引进上海,明末清初教会在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世春堂”建立教堂,叫做“敬一堂”,俗称“老天主堂”。康熙雍正年间,中国发生了排挤天主教的活动,规定,除了北京以外,所有地方的外籍传教士逐出中国,同时,教产一律充公,于是,上海地方政府在没收的老天主堂位置建造了一座关帝庙。近代以后,1844年中国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承认天主教的合法地位,于是,天主教要求收回曾经被没收的教产。上海地方政府只得将关帝庙迁到肇嘉浜北岸重建。

清末上海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之建筑”专栏绘有“关帝庙”一画,配画文说:

上海武庙,本在城隍庙东。雍正八年建。嘉道间,屡新之。同治元年,巡道吴煦捐资,移建于西门内海防厅署旧址。计正殿三楹,后殿楼五楹,再后为园池岸船,其东为万寿宫,东北有斗阁三间。每年五月十三日,由官府致祭。后殿祀帝之曾祖光昭王、祖裕昌王、父成忠王。盖帝于咸丰五年升入中祀,先代应照文庙崇圣祠礼,追封王爵也。

万寿宫是一种专用建筑,专门用于“国家庆典、官吏朝贺”的场所,如皇帝登基、皇帝、皇太后、皇后生日庆祝,地方政府可以在万寿宫举行。上海的“万寿宫”没有固定的建筑,经常挪来挪去,当这个关帝庙重建后,就在关帝庙的东面建造万寿宫,所以,在关帝庙的门前竖立“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警示碑。

图片

《嘉庆上海县志》记载,武庙(关帝庙)是雍正八年用天主堂的土地兴建的

图片

1884年地图上的关帝庙和万寿宫

民国以后,这座关帝庙一度改称“护国禅寺”,设立护国诊所和护国义务小学,建国后又改名为地段医院和复兴东路第三小学,许多人留下来难忘的记忆。

图片

清末《图画日报》绘“关帝庙”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