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6年,江南“飞贼”惊动陈毅,老公安出手破谜案:抓获茅山道士

 行云流水vmmxd6 2022-09-16 发布于辽宁

1966年2月上旬的一天,公安部长谢富治正在办公室翻阅着过去几天各地汇总上来的刑事案件记录,其中浙江送来的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原来,就在不久前,浙江多地相继发生了多起特大盗窃案件,而经过警方对案发现场的勘察,发现凶手居然是同一个人,更让谢富治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报告中专门提到这人会“飞”。

正当他准备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的时候,突然,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起来,他一听就听出了对方的声音,是外交部部长陈毅打来的。

“谢部长,听说浙江出了个飞贼,你可知道吗?”

谢富治愣了一下,他不知陈毅为何会突然关心起此事来,不过还是简单地作了汇报。

谁知,陈毅却对他说一定要尽快组织人手破案,否则很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谢富治听后表情很是凝重,他知道破案已是刻不容缓。

那这个飞贼到底是什么来路呢?又为何会惊动陈毅亲自过问?事情还要从这年的1月24号开始讲起。

难道他会“飞”

这天早上八点,杭州紫雪庵的几名古玩匠来了这里上班,刚走到门口发现门上竟然还贴着封条,众人顿生疑惑,因为在以往,负责开关大门的保卫干部王家伟从来没有迟到过。

直到20分钟后,王家伟才骑着自行车走了过来,在和众人打了招呼后,他撕开了封条,开了锁,古玩匠们这才走了进去。

原来,此时的紫雪庵早已不复往日的光景,随着庵内老尼姑们的相继离世,多年前这里就成了一座空庵,当地文物部门考虑到这毕竟拥有着数百年的历史,索性将它改造成了博物馆。

这天正值大年初四,还没到营业的时间,古玩匠们之所以早早赶来,是应博物馆方面的邀请对里面馆藏的国宝级文物镂雕夔纹象牙箍金香筒进行最后的修复。

该香筒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时的工匠所造,构思精巧,装饰华丽,而且上面还刻有夔龙纹,可谓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只是后来由于反复易手,文物也遭到了损坏,博物馆为了还原原貌,才广招技艺精湛的古玩匠大展神威,到了这天,古玩匠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修复工作,只等着最后的检验。

一行数人兴致匆匆地朝着工作室走去,结果刚一进门就大吃一惊,只见室内杂乱无章,各种工具、文物、书籍被弄得到散乱一地。

“肯定是遭贼了!”随着一名古玩匠大喊,众人心里一紧,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屋内角落的一个铁柜看去,因为香筒就放在里面。

结果铁柜的锁还真被打开了,里面的香筒也不翼而飞,工匠们个个目瞪口呆,而在他们的喊叫下,保卫干部王家伟也急忙跑了过来,得知香筒失窃,他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里。

稍微平复心情之后,王家伟一边叫众人退了出去,保护案发现场,一边差人去通知博物馆领导,并向公安局报了案。

杭州市公安局得知消息后火速赶往了案发现场,并且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只是一番调查下来,却产生了很大的疑惑。

第一点在于,盗贼进门后并没有拿走里面的金银玉器和一些其他的珍贵文物,却偏偏将外行人看不出门道的香筒给偷走了,这明显不合常理。

再有就是,大门口的封条在王家伟开门之前是完好无损的,而且警方也没有从四周的围墙上发现盗贼的脚印,那他又是怎么进来的呢?

警方越想越感到奇怪,经过对以上两点的反复分析,最终推断这件事很有可能是博物馆内部人员监守自盗,而最有可能的人就是王家伟,因为他偏偏在这失窃的一天来晚了。

于是,警方随即对其进行了审问,可一连问了几个小时都没有得到任何线索。

香筒失窃案很快就惊动了省公安厅的领导,为了加大侦查力度,省里随即派来了两名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刑侦专家前来助阵。

这俩专家果然够专业,他们又仔细地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结果从之前被人忽视的围墙拐角处墙头的枯苔衣上发现了一个掌状压痕,王家伟的嫌疑随即被解除。

专家判断盗贼就是从这里逃出生天的,可在周围除了这个掌印以外,并没有其它的痕迹,也就是这个盗贼只用了这一点作为支撑,换句话讲他是从地面原地起跳直接跃到了墙上,然后再一跳逃了出去。

听到专家的分析,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地面距离围墙上方足足有两米多高,即使是最专业的跳高运动员也很难在不借助外物的条件下只是一跳就跳了上去。

“这个人难不成会飞?”很快,随着调查的进一步展开,关于飞贼的言论不断流传,那该去哪里找他呢?

多起作案,惊动陈毅

国宝香筒的失踪实在影响太大,浙江省公安厅为了破获此案,随即抽调精锐力量成立了1.24专案侦察组,与此同时,又向全国各文物单位和海关发布了《协查通报》,防止盗贼销赃和外逃。

而就在《协查通报》发布之前,盗贼却在上海再次露面了。

原来,就在1月24日下午1时,当杭州公安正在进行现场勘察的时候,上海文物商店里来了一个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

此人居然直接向柜台工作人员说自己手头上就有一个象牙镶金香筒,而且上面还刻有朱元璋的亲笔御书,只要价格合适,就拿出来卖。

工作人员虽然不知道香筒的具体价值,但一听有朱元璋的御书,想必也是个宝贝,当即请他先把东西拿出来鉴定一下。

谁知,青年男子却说东西因为太贵重就被放在了家里,只要价格合适,可以随时派人去检验。

工作人员一听更加兴奋,觉得这次肯定遇到宝贝了,赶紧说道:“我们可以上门看货,当场议价。请你留下地址,约个时间。”青年男子仔细打量了一下工作人员,就答应了。

在目送男子离开后,工作人员随即将此事告知了总经理,总经理一听大吃一惊,连忙询问他那男子的具体信息。

原来,就在几分钟前,总经理收到了《协查通报》,他通过上面的信息与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了比对,顿时觉得该男子很有可能是盗窃国宝香筒的盗贼,因为这实在是太巧了。

于是,总经理赶紧向公安局报了案,警方随即赶到了文物商店,通过了解工作人员和男子之间的对话,警方判断此人行事非常谨慎,因而仔细思考起了应对的方法。

最终,警方决定派精干人员伪装成前去验货的商店老师傅,跟商店的工作人员一同与那男子对接,这样就可以人赃并获。

次日一早,两人便出发了,约定的见面地点位于老城隍庙的一间茶馆,很快,两人就按照既定时间到了茶馆,而与此同时,该男子也来到了这里。

伪装成老师傅的侦查员看到了青年男子的模样,只等他将香筒拿出来,就和埋伏在附近的公安一拥而上将其当场逮捕。

可让侦查员没有想到的是,还没开始验货,男子就掏出了一支烟,然后摸了摸口袋,随即说出门忘带火了,要到附近的小商铺买火柴,侦查员为了不打草惊蛇也就同意。

然而,火柴虽然买到了,但生意却没有继续谈下去,男子回来后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溜走了,潜伏在周围的公安立即跟踪了上去,结果却是没跟多久,男子就消失不见了。

要知道负责跟踪的公安也曾是当过兵的,体力和速度都比一般人要快上很多,但还是追不上该男子,由此,警方断定这人很有可能就是盗窃香筒的盗贼。

没有办法,线索已经断了,浙江、上海两地公安只好遍地撒网,根据侦查员的描述,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但范围实在太大了,一连找了好几天都没有任何下落。

而盗贼也变得更加嚣张起来,四处作案,先是到苏州盗了中国第七机械工业部801研究所的财物,紧接着又去了嘉兴一连犯下了三起盗窃案,涉案金额高达万余元。

期间,尽管也有人发现了他的身影,并且尝试着捉拿,但都他通过飞檐走壁躲开了,一时间,各地人心惶惶,街头巷尾四处流传着关于飞贼的故事,大家都害怕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浙江省公安厅见事情越闹也大,只好上报给了公安部请求协助,这也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只是这飞贼为何会引起外交部部长陈毅的注意呢?按理说外交部和公安部并不关联啊?

抽丝剥茧,擒获盗贼

原来,这年年初,外交部和非洲加纳共和国进行了友好磋商,按照计划,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将在1966年2月24号到28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而访问的行程就包括到上海、杭州等地参观,不仅如此,当加纳总统得知嘉兴这座对中国革命具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城市距离杭州不远时,便想着借这个机会也到嘉兴参观一下。

周总理对此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且指示陈毅一定要安排好接待事宜,尤其是要保证我国的形象和加纳总统的人身安全。

陈毅也不敢怠慢,当即派人前往了杭州、嘉兴等地进行安排,并且调查了当地的治安情况。

可眼下嘉兴却接连发生了三起盗窃案,而且飞贼还在逍遥法外,这可如何是好,万一到时候飞贼闯进了加纳总统的临时住处,这岂不是对我国的国际形象大有影响?

所以,当陈毅从工作人员那里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他立即给谢富治打了电话,让他尽快破案。

谢富治得知了问题的严重性后,也随即调派多名刑侦专家前往了浙江上海进行协助,眼看加纳总统访华之期就要到了,他严令专案组必须在10日之内破获此案。

而这些前去支援的专家里有一个厅级干部,名叫刘胜西,此人是一名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老公安,早在革命年代就已经参与破获了多个大案,能力非常突出。

刘胜西先是到了上海,了解完情况后,又连夜坐车前往了嘉兴,不过一路上他都没有发言,只是认真地聆听着众人的看法。

到了嘉兴后,他也没有表态,只是对三处案发现场进行了仔细地勘察。

随后,刘胜西又连夜叫人开车带他去了盗贼最初的作案地点紫雪庵,可他接下来的行为却更让其他办案人员不解了。

因为刘胜西没有询问任何关于盗贼和案发现场相关的内容,反而和几个古玩匠聊起了家常,还向他们询问了一些关于文物的知识,一直从半夜聊到了第二天中午,这才转身而去。

之后,刘胜西又自掏腰包请随行的助手在西湖的一家餐馆里大吃了一顿,这更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很快,助手们就有了答案,因为就在吃饱喝足之后,刘胜西第一次交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查清案发前后所有在杭州、嘉兴两地住过旅馆的男性旅客名单。

助手们虽然还是不知道刘胜西这是要做什么,但好歹有了事做,便加班加点地开始了工作,经过几天的努力,两份完整详细的名单送到了刘胜西的手里。

刘胜西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对比,心中似乎有了答案,他当即前往了嘉兴市的兴业旅馆,并且专门查起了一个叫秦廷舫的男子,随后根据旅馆老板的描述,刘胜西又进行了一番调查。

很快,他笑着对众人说道:“走,我们去找茅山道士。”此话一出,顿时令所有人感到一脸茫然,盗贼和道士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刘胜西到了上海后,从文物商店的员工那里得知了盗贼的大体相貌,紧接着他又到嘉兴根据案发现场目击者的描述得知了盗贼的作案手法。

之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刘胜西来到了紫雪庵,从古玩匠那里打听到了一个最重要的线索,那就是被盗的国宝香筒民间早就不用了,只有一些古道观还保留着一些竹制的复制品。

也就是说盗贼能够单刀直入地把香筒盗走,说明他是个识货之人,再加上此人轻功了得,刘胜西断定他是一位茅山的道士,因为附近方圆百里只有茅山才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道士。

而他之所以让人调查旅店男性旅客住宿记录,是因为案发后所有海关和交通要道都被警方管控,盗贼不可能冒着危险离去,最有可能的想法就是在附近旅店住宿一夜,第二天再继续行动。

果然,经过调查,刘胜西发现既符合总经理描述,又同时在案发前后于杭州、嘉兴两地都留下住宿记录的男子只有秦廷舫一人。

紧接着,刘胜西又从旅馆老板娘那里得知秦廷舫是句容人,而他的介绍信又是从金坛县搞来的,这更加验证了刘胜西的推测,因为茅山正好横跨句容、金坛两县,而山上又多道观,所以,刘胜西这才认定此人定是茅山道士。

于是,他立即带人开始了行动,最终根据目击者提供的信息,警方发现了秦廷舫的身影,并且成功将其抓捕归案。

不过不是说他会轻功吗?那警方又是如何抓到他的呢?

原来,刘胜西对此早有准备,他在行动的时候专门请来了民间的武术高手助阵,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单打独斗的秦廷舫自然不是对手。

秦廷舫也没想到警方这么快就发现了自己,心里崩溃的他没有了顽抗的欲望,如实地供述了犯罪经历,他说自己之所以盗窃财物,是因为学好轻功后产生了歪念。

随后,警方根据他的供述顺利将国宝香筒找回并完璧归赵。

至于秦廷舫轻功为何如此了得,据他本人表述都是跟着一位云游的老道士学的,而老道士早已作古。

盗贼被捕的消息传到了陈毅那里,他很是高兴,而后加纳总统也顺利进行了访问,1966年5月27日,秦廷舫被判处死刑!事情到此圆满结束,向刘胜西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