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常用的4组对药

 谷山居士 2022-09-16 发布于上海

Image

Image
小编导读

对药一词,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了吧,之前有不少文章为大家介绍过对药,有些药它们搭配在一起,能实现1+1>2的效果,这样和谐的搭档有不少呢,它们联手出击,干掉病魔,保卫健康。今天为大家介绍4组,学会了、用好了,能应付不少疾病。

Image

辛夷—藁本

辛夷:味辛,性温,入肺经。功效疏风散寒,通塞利窍,温通脉络。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等症,可与白芷、防风等同用。宣肺利窍,用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与苍耳子、白芷同用。辛夷辛温香散,轻浮上升,能散风寒,通鼻窍,为治鼻渊之药。辛夷尚有解表之功,但一般外感较少使用。本品使用量不宜大,6~12g为宜。

藁本:味辛,性温,入膀胱经。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感冒风寒、头痛、恶寒无汗,常与羌活、防风、细辛同用;用于鼻炎、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常与苍耳子、川芎、白芷同用;用于风寒湿痹等,常与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同用。本品气味香烈,兼通督脉,善达头顶,兼有解表发汗作用,常用于外感风寒或风湿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身痛等,尤为颠顶、面部头痛的常用药。用治感冒引起的肠风下痢亦有效。本品温燥升散,证属血虚、非风寒邪者忌用。

辛夷与藁本配伍,对前额至头顶部头风头痛非常有效。特别是冬天头颈受风吹后引起的头痛效果明显。用于晨起时鼻塞、流涕特别有效,为感寒邪的有效药物。

Image


丹参—丹皮

丹参:又称紫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经。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丹参活血化瘀,行血止痛,可用于心脉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乳滞等。丹参又能祛瘀生新,用于瘀血引起的出血;还能养血安神,用于湿热病热入营血而致的心烦、不寐等,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烦躁不安等;亦能凉血消痈,用治痈疮等症。

Image

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祛瘀。可用于外感热病后热入营血证、阴虚内热证及瘀血经闭、疮疡内痈等。

丹参与丹皮配伍,主要用于血热瘀滞、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等。丹参既能通行血中之滞,又能凉散血中之热,并能清热化滞,又善清透阴分伏火,两药配对,相须为用,共奏凉血活血、祛瘀生新、清透血热之功。临床可用于血热瘀滞所致月经不调,温热病热入营血之吐血、衄血、发斑,热痹之关节红肿疼痛。


女贞子—旱莲草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入脾、肾经。功效滋养肝肾,强筋骨,清虚热,明目乌发。用于肝肾不足之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头发早白,阴虚内热之肺痨潮热,以及阴虚阳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肝肾阴亏之目瞳不明,常与生地黄、枸杞子、菊花、沙苑子等同用。对阴虚型蛋白尿及血尿效果也佳。

旱莲草:甘味、酸,性寒,入肝、肾经。功效补肾益阴,凉血止血。用于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之一切失血之症。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肝主血,发为血之余。旱莲草既入肝肾,又补肾阴,有乌发固齿之功,对须发早白、肝肾阴虚尤为适用。脾胃虚寒之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

女贞子冬气之日采,旱莲草夏气之日采,两者合用,有交通节气、顺应阴阳之妙。相须为用,补肝肾、强筋骨、凉血止血、清虚热、乌须发之力增强,主要用治肝肾不足之虚热诸症。如肝肾阴亏、血不上荣所致的头晕目眩、失眠、健忘、腿软无力、头发早白等,以及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所致尿血等。本品与生地榆、白茅根、小蓟同用,能够利尿通淋,凉血止血。




白术—苍术

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甘温和中,可燥湿,为补脾燥湿要药。脾为营卫生化之源,又主运化水湿。脾气健则水湿可利,肌表可固,所以又有利水止汗之功。凡脾虚不适,或痰饮停留而致胁满皆为主药。白术有燥性,能耗伤阳津,凡阳虚内热或口干唇燥、津液不足者不宜用。

Image

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苦则燥烈,辛则开散,燥能化湿,为祛风胜湿、燥湿健脾之要药,适用于胸腹胀满、痰饮水肿、风寒湿痹、痰湿吐泻之症。尤对湿邪效果明显,无论表里上下,皆可随症配伍。苍术尚有明目作用,对内障、外障、青盲、夜盲均有良效;尚能解表发汗,但发表剂中很少使用。

白术与苍术皆能健脾,但白术甘苦性缓,补多于散,能止汗,以补脾益气为主;苍术辛苦性烈,善于发汗,以燥湿健脾为主。脾阳虚弱,多用白术健脾;脾虚实证,多用苍术运脾。若脾虚湿润,和运兼施,则二术同用。生用燥湿利水,炒用健脾和胃,焦用可减燥性,土炒可止泻。

名医经验集

鞠建伟教授为山东省名中医,业医近40年,临证经验丰富,对内科疾病的诊治造诣颇深,现将其学术经验整理成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本书由老师口述和临床教学,师承弟子整理而成。全书共分三部分,鞠建伟教授简介、鞠建伟教授学术思想(包括肾病诊疗重视先天与后天关系;中西汇通;“健脾补肾”治疗慢性肾脏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和临床经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尿路结石、尿路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性肾损害等),并附有跟师医案和心得,对于中医药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