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病毒性肝炎

 懒散的向上 2022-09-18 发布于浙江
急性病毒性肝炎

  肝脏弥漫炎症性病变,包括各型病毒性肝炎、间质性肝炎、药物性及中毒性肝炎、慢性肝炎等,除了临床及生化检查可供鉴别外,目前在声像图上还很难鉴别。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以肝脏为主要受侵袭脏器的全身性感染。肝细胞受损,胞浆水分过多而形成疏松化、肿胀及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变化:如气球样变、嗜酸性变、点状坏死等;汇管区呈渗出性病变,有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肝内胆小管扩张、增生、有胆栓形成、胆汁排泄受阻,出现黄疸。
 急性期分:

 ①无黄痘型肝炎:多见。

  临床表现不显著,主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肝区隐痛、乏力等;肝功能有轻度损害。

 ②黄痘型肝炎:起病较急,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2~8d后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肝脏肿大,达脐下2~3cm,质实,表面光;脾脏可有轻度肿大。

  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时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胞浆水分过多,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水肿。

图片
​急性病毒性肝炎声像图上可见


​1.肝脏肿大,各径线测值都有增宽,肋缘下和剑突下的肝脏厚度、长度均有相应增大。

2.肝脏实质回声明显低于正常,密度亦较稀疏,而后方回声因肝的透声较好则有增强现象,有人在报道中因而称之为“黑色肝脏”。患者作超声检查时,往往多超越这一时期,故很少见到。

  肝炎随着病程进展,出现点状坏死或灶性坏死,间质有反应性增生,即间叶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以及毛细胆管受累、肝细胞再生等。

图片

  声像图上见肝脏实质内回声逐渐增密、增高、增粗,分布不均匀。据此只能提示肝内呈实质不均质性改变,难以提示确切诊断意见,只能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重症肝炎时,肝细胞坏死严重且广泛,肝脏可明显缩小。

声像图表现为

  除肝脏形态缩小,各径线相应缩短,肝实质内回声增粗,分布不均匀。

图片

  急性肝炎期间,部分患者在声像图上尚可出现胆系的改变:

①胆囊壁增厚,粘膜水肿增厚,而呈低回声;

②胆囊内容呈现微弱点状回声;③胆总管壁、粘膜增厚,内腔变狭,常影响胆汁排泄,使血浆胆红质与GPT下降不同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