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文艺评论”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9-19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小说《地泉》是作家阳翰笙的文学代表作之一。20世纪30年代《地泉》再版之际,阳翰笙邀请作家茅盾为其作序。茅盾在文中直言不讳,《地泉》“缺乏对于社会现象全部的非片面的认识”“缺乏感情地去影响读者的艺术手腕”。为人作序,像茅盾这般不仅指出作品不足,而且言辞如此犀利者,并不多见。在再版后的《地泉》一书中,阳翰笙不仅全文收入茅盾这篇序言,还收入了其他几篇含有批评意见的文章,目的就是“使我及本书的读者,都能从他们正确的批评中,得到些宝贵的教训”。

焦菊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总导演,曾针对戏剧界过于看重明星效用现象提出批评。他认为,即使靠明星赢得了眼前的票房,但从戏剧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看,得不偿失。所言理性中肯,并不怕驳了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情面,对当时一味追逐明星的舞台倾向发出了清醒之声。

这些例子都表明,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今天,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层出不穷,尤为需要文艺评论增强朝气锐气,更好发挥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

批评精神是文艺评论朝气锐气的主要来源。对文艺评论者来说,具备批评精神,意味着敢于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能碍于情面,避而不谈,要客观公正地从作品出发,对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分析与评价。具备批评精神,还意味着敢于对不良创作倾向和文艺现象表明态度,敢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及时纠偏扶正,有力地激浊扬清,真正起到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事实证明,那些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文艺评论,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具备批评精神的文艺评论能够帮助自己客观认识创作得失,提升艺术创作水准和思想认识水平。“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对读者观众来说,通过批评性的意见,能更全面地认识文艺作品,更深入地理解文艺现象。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有洞见的文艺锐评更能得到受众的信赖珍视和自发传播。倡导批评精神,强化褒贬甄别功能的文艺评论,还有助于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促进文艺生态健康有序地发展。

敢于批评,不是以情绪化的表述代替理性思考,而是要提高专业性和说服力,以理立论、以理服人。评论者要能够从思想、艺术等多个维度,对文艺作品做出精到的分析,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肯定优长,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在20世纪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中,古老的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去芜存菁、重获新生,一些理论评论家的专业眼光和评论引导功不可没。

只有深入文艺现场,文艺评论者才能逐步培养起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敏锐的感受力和精准的判断力,才能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及时捕捉到文艺创作、文艺生态与文艺思潮的新动向与新气象。这样写出来的文艺评论,也就跳出了“自说自话”“隔靴搔痒”等窠臼,言之有物,生机涌动,更容易和当下受众产生连接,引发共鸣,让文艺评论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摘编自徐馨《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

材料二:

“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原本是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但事实上,因为利益和偏好而对文艺作品进行无原则吹捧和无根据棒打却总是存在的。鲁迅在文章《骂杀与捧杀》中就批评过这种“骂”与“捧”的乱象,并指出“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现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文艺评论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文艺评论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人人都是评论者成为现实,公众号、微博、短评、短视频、评分、跟评、弹幕等,构成文艺评论的大千世界。由于受到各种利益、动机、个人偏见、商业竞争的驱动,骂杀和捧杀现象常常出现。其恶果在于,扰乱文艺评论的生态,混淆观众和读者的视听,引发种种人为的对立和冲突。这几乎可以说是文艺界的公害,不仅影响到创作生产者的利益,而且也伤害了观众和读者的权利。

这种骂杀和捧杀,其共同点是只顾利益、只讲立场、罔顾事实、罔顾理性。有的对文艺作品过度拔高,甚至举劣为优,“艺术创新”“史诗”“才华横溢”“艺术高峰”“爆款”“黑马”等帽子满天飞,背后其实反映的往往是票子、圈子、面子这所谓“三子”的利益;有的则是对文艺作品大打出手,指责作品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剧集才刚刚开播、电影还没有上映,他们只是根据演职员名称、幕后消息、映前广告、第一印象等就盖棺定论,背后反映的往往是个人好恶、博眼球动机和种种不可告人的商业利益。

虽然骂杀和捧杀的现象常见,但是真正被“骂死”的好作品和被“捧火”的差作品却几乎没有。我们要通过各种制度、措施、争鸣,抑制骂杀捧杀乱象;同时为理性、专业、独立的评论提供舞台。在这种“正与反”的较量中,在对媒介素养和评论素养的普及中,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会练就“火眼金睛”,不会忽略一部好作品,也不会迷惑于一部坏作品。在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读者心里有杆秤”。

(摘编自尹鸿《肃骂杀捧杀之乱象,倡风清气正之文艺评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茅盾能够坚守文艺评论道德“底线”,直言不讳,对阳翰笙的代表作《地泉》敢于做实事求是的评价,言辞犀利地指出其不足。

B. 文艺评论者如果对某一作品或文学现象做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评论,就会言之无文,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

C. 对文艺作品进行无原则吹捧和无根据棒打,会扰乱文艺评论的生态,鲁迅曾撰文批评过这种“骂”与“捧”的乱象。

D. 在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读者心里自有“一杆秤”,越来越多的读者会练就“火眼金睛”,那些差作品很难被“捧火”。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毕飞宇说:“批评家和作家,理论上是很好的聊天伙伴,其实是过不到一起去的'两口子’,但也有例外。”材料中茅盾和阳翰笙就是这样的例外。

B. 焦菊隐认为不能过于靠明星效用来赢得票房,虽然遭遇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抵制,但这是一种有利于戏剧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的清醒认识。

C. 李雪健说:“社会环境为名利膨胀的演员提供了土壤,有些作品观众一边看一边骂,创作者一边挨骂一边还挣着大钱。”这是一种富有锐气的评论。

D. 中国戏曲理论家郭汉城认为“对待戏曲遗产的态度不能墨守成规,要遵循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这有助于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文中“读者心里有杆秤”观点的一项是(   )

A. 远征军老兵潘文汉评抗战神剧:电视剧可以适当的夸张和演绎,以增加电视剧的观赏性;但过分的夸张和不切实际的编造,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B. 某网友看完电影《花木兰》留言:影片围绕忠于家国、爱家是为孝的主题展开,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对家人甚至是对家国的爱与守护。

C. 《唐宫夜宴》播出后,有自媒体发文指出:《唐宫夜宴》涉嫌抄袭,与三年前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片段“撞脸”,表演者都着唐装。

D. “理论中国”公众号发表《觉醒年代》观评:按照历史大写意的标准来审视《觉醒年代》,该剧是近年来有关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电视剧的上乘作品。

4. 鲁迅说:“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这句话今天已经成为文艺批评的准则,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 “汪曾祺的自我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批评家对他的更为深入的探讨。其实,汪曾祺并不是一位以理论见长的作家,他的文论更多地带有中国传统文论的特点。”(王尧《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1. B

B.“就会言之无文”说法错误。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事实证明,那些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文艺评论,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是“回避问题”,而不是“言之无文”。

2. B

B.“遭遇那些熟识舞台明星的抵制”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所言理性中肯,并不怕驳了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情面,对当时一味追逐明星的舞台倾向发出了清醒之声”,并没有提到遭到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抵制。

3. C

C.选项内容与传递正能量不符,“都着唐装”不能算是抄袭,该评论属于炒作、吸引关注、骗取流量的行为。

4. 这句话表明了文艺评论“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道德“底线”;这句话成为文艺批评的准则,彰显了今天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从而及时纠偏扶正,真正起到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效果。

5. ①这一评论表明作者具备批评精神,敢于客观公正地从作品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品;②作者及时捕捉到文艺思潮的新动向,为研究汪曾祺提供新视角;③通过这一批评性的意见,能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汪曾祺及其作品;④有助于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促进文艺生态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