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僰人族属源流,从灵魂洞穴葬探析丘北僰人的族源

 A松毛岭634高地 2022-09-19 发布于山东

​​僰人风物——僰人族属源流

一、土著人说

“土著人说”的观点:僰人为西南一带一个古老的土著人群。认为僰人的发源地就在川西南一带,其势力范围主要以宜宾(今名)为中心,东接巴郡,西邻越西,北基本挨上蜀,南至今云南昭通(今名)。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僰人在宜宾(今名)一带活动,后又建立了僰侯国,说明最早开发宜宾(及珙县)一带的就是僰人。据多种史料记载,僰人在秦汉时期,尤其是西汉盛世时期,的确在以宜宾(今名)为中心开拓疆土,繁盛一时。

1951年8月,在宜宾翠屏区吴桥村出土了原始人使用过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斧。1980年深秋,成都地质学院教授游天星在筠连县城南2千米处采集到一颗古人类臼齿化石,经鉴定,为4万年前的“晚期智人”门牙化石,这颗牙齿化石被命名为“筠连人”,现保存于成都理工大学。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宜宾金沙江、岷江沿岸发现打制石器和磨制石斧,在筠连巡司镇和高县龙洞村分别发现陶片、石斧。1985年,修筑珙县洛表镇麻塘坝“九盏灯”至“大洞”山道时,在大洞口坡地的野生柚树下(距洞口约8米)挖得一石斧, 命名为“洛表大洞口石斧”。这些遗物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由此可推定,今宜宾、珙县一带在三四万年前就有人居住了。

二、濮人说

“濮人说”的观点:僰人是从濮人演化而来。认为“濮”和“僰”在古代发音基本相同,中国古代由于音近而相互借用、混用文字的情况很多。因濮人有悬棺葬、铜鼓的习俗, 僰从濮而来。

据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史学界、民族学界研究,百濮发展的早期,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鄂西北、鄂南、湘北等大江汉区域。商、西周时濮人是一个势力强大的族群, 分布在华夏族(汉族)的正南(地域范围应为今重庆、湖北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春秋时文献记述:“濮在楚之南”。战国以后,濮人很少出现在文献上,这是由于作为政治实体的濮被同居一地的楚国在对外扩张中消灭了。但在以后很长时期民间的濮人依然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点。后来秦灭掉楚,濮文化便融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之中。

另有一部分濮人进入今川、滇、黔一带,主要分布于今川南的西昌、米易、德昌、越西、喜德和滇西的弥渡、宾川、巍山等,演变为邛都的先民,即后来的僚人。南迁的濮人创造了以二次葬为主的大石墓葬,但在以上地域至今的考古发现只有大石墓葬,而没有发现悬棺葬。南迁的濮人很长时间与越杂居,属于越那部分濮人有悬棺葬习俗,其他大多为大石墓葬。

在整个百越族群和部分属于百越的濮人都有悬棺葬的习俗。濮人南迁后与百越杂居有相互融合的现象,被称为“椎髻”“ 耕田有邑聚”的农业民族。

三、百越说

“百越说”的观点:川南僰人为百越人的后裔。从珙县发掘的悬棺来看僰人有凿齿、使用铜鼓、岩画等习俗,历史上的古越人也有悬棺葬、凿齿、使用铜鼓、岩画、断发纹身、居住干栏、擅种水稻等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大典》( 任继愈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记述:“越人,秦汉前越人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广大地区,因部落众多,故名越。主要从事渔猎和农耕,以金属冶炼,水上航行著称。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秦汉以后在长期发展中,部分逐渐与汉(华夏)人融合,部分与壮、黎、傣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越人一开始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一个农耕族群。在商王武丁的卜辞中第一次把越写作“戉”。“越”作“戉”是依据越人有“石戉”为生产工具的缘故。越人是先有生产工具“石戉”,后有兵器“铜戉”,然后才有越人(戉人)的称呼。费孝通在《关于广西壮族历史的初步推考》(《民族史论文选》,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中认为:“越是犁耙。”

据《尚书·禹贡》记载,古代的越人群体主要分布在徐州和扬州。当时的“州”是以中原的华夏族知悉的范围划分的: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即中华九州。当时,把分布在扬州的“越人”称“扬越”(泛称),把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曾建立过越国和吴国(春秋战国时)的越人称为“于越”,把分布在今江西、浙江、福建的越人称“瓯越”,把岭南一带越人称“骆越”(后演变为“僚”,从“僚”演化为“葛僚”,即今贵州一带的仡佬族)。战国后期(公元前239年前后)《吕氏春秋·恃君览》(《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似百科全书的传世巨著)针对越人群体分布广、支系繁杂的特点把越人命名为“百越”。“百越”(也有称“百粤”的)就成为对广大越人的通称。到了秦早期,比较强大的越人支系主要有南越、瓯越、闽越、骆越等。

越人农耕文化比较发达,同时他们的冶铸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考古界曾经从广西银山岭出土了一批青铜剑,与1974年发掘珙县麻塘坝悬棺取出的剑有较多相似之处。

凿齿是古越人标志性习俗。《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记载:“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 ......有人曰凿齿,羿杀之。”《淮南子)(《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版)记载:“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寿华之野。”百越人的凿齿习俗到唐末时开始消失,而代之的是饰齿或者染齿,那时民间对百越人也称“黑齿蛮、银齿蛮”等。1974年从珙县麻塘坝悬棺里取下的10具尸骸中有6具凿了牙。

断发纹身也是越人的标志之一。从文献记载来看,断发纹身有的说是为了避蛟龙之害,有的说为了避水神之害:今学术界又有观点提出断发效身有“美观”与图腾崇拜的意义。

越人群体分布在东南一带,发明了干栏式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的不只越人,但越人及后裔都采用干栏式民居。据调查,珙县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都还有少量干栏式建筑。结合珙县出土的铜鼓,遗存的悬棺,精细的稻作技术等,表明珙县一带在历史上曾有过属于百越人群的人居住过。悬棺葬俗是百越族群(含属于百越的那部分濮人)的葬俗,至令凡发现有悬棺遗迹的地方几乎都是古越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氐羌人说

“氐羌人说”的观点:僰人属于氐羌族系中的一个支系,僰出自氐羌,归于白族。认为,西北氐羌(其中一支为僰人)从西北迁到青衣江流域(今雅安一带),然后迁到宜宾(今名)一带,由于秦势力和汉大姓欺压,李冰镇压和汉武帝开僰道及设犍为郡,他们大部分于西汉末年迁云南大理(今名)一带,转化为今天的白族,后居住在夜郎国的僚人与昆明部落发生战争,僚人被迫从夜郎迁入蜀中一带,与原蜀地(川南为主)没来得及迁走的僰人杂居。由于僚人很野蛮,剩下的这部分僰人被迫不断接受僚人的强势文化,僚人带来的悬棺、凿齿、铜鼓、稻作等文化习俗,僰人也开始实行了,于是“僰人悬棺”由此而来。

在3000年前的商代,氐羌部落居住在河湟流域。在历史上,氐羌族系是一个不断迁徙的群体。《后汉书》记载: (氐羌)“南按蜀汉徼外蛮夷”,“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方国瑜文集》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述道:“羌住居在川康连接地带,分支向南发展,到云南的主要支派,在滇东北有僰,西北有摩,洱海有昆明,滇池地区有叟。然后各自又发展了很多支系,尤其叟族后来分支的派系更多,直到现在名称最多而最复杂的就是叟族的支派。” 

《吕氏春秋·恃君览》记载:“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 这段话是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僰人的。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笮”是当时的一个部落,主要活动在今泸定一带。说明春秋时期僰人和氐羌、呼唐、野人居住挨近,他们很可能具有亲缘关系,地域就在今川西南一带。

宋朝著名史学家徐广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注时,为“僰”作注解:“僰,羌之别种也。”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蜀地多次出现“僰”,说明蜀地早已有“僰”了。

《后汉书·杜笃传》载:“捶驱氐僰。”因为氐是羌的其中一支,氐羌在古代往往并称混用,无论是氐僰还是羌僰都说明僰是羌人中的一支。

《云南通志》把“僰”归入“氐羌”。近代著述《云南志略》等认为僰来源于氐羌族系。

20世纪50年代至今,各类高校多种民族学教材,都把历史上西南的“僰”归入古代中国16个族称的“氐羌”,当代多种“羌族史”著作和研究氐羌方面的学术成果都一致认为僰人为氐羌的一个支系。

云南大学林超民教授认为,由于秦不断向西南拓展势力,汉族(华夏族)大姓集团兴起,僰人被迫南迁。民族学家李绍明认为,由于李冰镇压和汉武帝开僰道,秦时居住在川南的僰人已经开始南下,汉开犍为又引起大量僰人南迁。

 《元史·信苴传》记载:“信苴曰僰人也,姓段化,其先世为大理国王。”

●濒危失传的僰人民间文化

僰人是中国西南的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曾聚居川、滇、黔接壤的一带。他们创造了璀璨夺目、底蕴丰厚的僰人文化,在西南民族的历史舞台上名震一时。然而,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一场惨烈的“平蛮战争”之后,僰人几乎被明王朝赶尽杀绝。残留的部分僰人被逐出历史,开始了长达400余年的逃亡历史。  

四川宜宾的珙县、兴文和云南昭通的镇雄、盐津一带曾是僰人的聚居地,但早已不见僰人的踪迹,僰人只留下悬棺、崖画、铜鼓等文化遗迹让人追思。  

据《丘北僰人迁徙歌》显示,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民族,途经清水河、核桃寨、罗平白腊山、泸西锁密洛,几经周折之后于清雍正年间落籍丘北境内。僰人自战败之后,逃到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土地,最后逃到人迹罕至、条件恶劣的地方才居住下来。长期以来,丘北僰人由于受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经济十分落后,是众多民族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僰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僰人文化特征保留的还相对完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速度的加快,丘北僰人的民族民间文化濒危失传。  

僰人迁入丘北境内后,主要分布在双龙营、舍得、树皮等乡镇的彝族村落附近,或与彝族杂居。现在,僰语和彝语相同、相通或相互理解的占40%左右。据僰人村寨的老人讲,共和国成立以前,僰人不与其他民族交往,不与其他民族通婚,自己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不能互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僰人加强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僰人逐渐通汉语,并借鉴了部分彝语的词汇。  

其他彝族支系无法听懂僰人的民歌,部分僰人古歌,就算是僰人也不一定听得懂,要经过歌师翻译讲解才能知晓其中含义。舍得白泥塘的朱映昌老人,可谓是演唱丘北僰人古歌的佼佼者,但古歌中的部分词句他都无法翻译。据朱映昌介绍,现在僰人村寨中普遍使用的语言,那是被彝化了的语言,真正的僰人语言保留于僰人古歌之中,他们先辈使用的语言就是古歌中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2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警告说,全世界大约2500种语言面临灭绝。这一数目超过了世界语言总数的1/3,也比2001年发布的濒危语言数量增加了好几倍。  

弱势族群的语言是受到冲击最早、流失最快的一环。落后地区要融入全球化,首先就要开放,要与外界沟通。语言是沟通的最便利、最主要的工具。因此,学习并掌握通用语言就成为僰人最迫切的需要。随着通用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强,特别是以通用语为依托的新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日益深入僰人的日常生活,僰人土著语言的交流功能将陆续减弱,甚至在同族群中出现了通用语替代母语的结果,从而加速了僰人母语的消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僰语作为一种较小的语种,难免被异化,真正真的僰语濒危失传。多渠道地保护僰人语言,最大限度地延缓僰人母语的流失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有精神文明的内涵。丘北僰人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展示着他们从古至今的传统、生活习俗、文化心态及宗教信仰等,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科考价值。

丘北僰人男子传统的服饰是棕麻鞋,白色麻布裤,立领对襟,领口及衣角绣有花边的麻布褂。僰人妇女头戴麻布制套头,从头顶至下颚有一条宽约6厘米,长约50厘米的帽箍,上面坠满白色带横齿的海贝及彩色料珠,整个头饰形似鸡冠,十分鲜艳夺目。上衣前短而后长,衣袖、衣领、衣肩、衣尾皆有刺绣,前配一块与衣尾同长的围腰,腰系一条15-20厘米宽、长约1.2米的绣花腰带,节日喜庆时脚穿翘头的绣花鞋。

僰人服饰有两种格调,一是白色麻布作衣料,缀以红、绿、蓝、黑四色丝线的刺绣;二是蓝色卡子布,缀以红、绿、黑、白四色丝线的刺绣;丘北僰人服饰的总体格调偏白,偏红,其他颜色仅为点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丘北僰人的服饰在不断演变。直至解放初期,丘北僰人男子穿的是半截麻布裤,女子穿齐膝半截裙(俗称“四块瓦”),男女都打绑腿。现在僰人男子的服饰除了立领对襟麻布褂外基本与汉族的无异,女子服饰还保留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但都是逢重大节日或婚丧嫁娶时才穿,在全县范围内,妇女的“四块瓦”半截裙基本消失。

丘北僰人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子的头饰,女子头饰俗称“马龙套”,其形制及上面色泽如玉的海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海贝是海洋中一种生物的外壳,云南不产贝,云南地区出土或现存的海贝是从我国东南沿海或东南亚、南亚沿海国家流入的。对于地处内陆的丘北僰人来说,他们缘何以海贝为饰?

海贝曾是一种古老的货币,在中原地区盛行于商周时期,在春秋时期衰落,秦统一后被彻底废除;但在云南地区,贝币却长时间作为主要货币流通,直至明清之际。僰人以海贝为饰,是对族群发源地海洋的记忆,还是将贝币置于头上以示富贵?其中充满种种难解的谜团。无独有偶,丘北僰人以海贝为饰,川南僰人悬棺内发掘出的衣物也有海贝作装饰的现象。

僰语称海贝为“涅目渣”,僰人民间还流传着捕获海贝的方法。据介绍,僰人的祖先是这样捕获海贝的:将带肉的狗骨丢于大海浅滩,几个小时后将狗骨捞起,狗骨上自然就会粘满海贝。僰人服饰上的海贝似乎说明了,这个颠沛流离的民族曾居于我国南方沿海一带。

丘北僰人多居于偏僻边远的高寒石山区,其石头垒成的民居,鲜明体现出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风格,同时,它也强烈表达出僰人对石头的敬畏和热爱。他们用石头垒砌的栖居住所,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舍得白泥塘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村寨。

传统的僰人民居向阳而建,一般比较低矮,墙体是石头,中间是简单的人字形木头框架,房顶是茅草,僰人称其为“蘑菇房”。僰人民居分主屋和小屋,主屋集做饭、吃饭、烤火、待客、家人休息等多功能于一体,小房或作厨房或关养牲畜。由于僰人没有多少粮食储备,二楼比较低矮,通风较差。僰人居住区风大,其民居四周所置的窗户比较小,比较少,采光很差。这充分体现了僰人民居只求经济、坚固、温暖、实用的建筑心态,同时也表现僰人经济收入少、建盖房屋的经济能力低等现实。

僰人旧时的民居来看,仅是主人避风、避雨、居住简单住所而已,有人对僰人旧时的民居作过估价,僰人普通的一间民居造价不会超过1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尤其是丘北僰人发展扶持项目实施以来,僰人民居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茅草房变瓦房,有条件的还盖钢筋混凝土房,唯一没变的是,墙体依旧是石头墙,那成片的石头房彰显着僰人和石头不解的情结。僰人的民居不断得到发展、丰富和完善,并带着厚重的时代烙印。

对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可以用能歌善舞来形容,丘北僰人也不例外。丘北僰人的民间歌舞,是僰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1、调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僰人民歌

僰人民歌可分为迁徙歌、祭祀歌、情歌、酒歌4大类,曲调不同,各有特点。古老的僰人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余言不等的长短句组成,唱如说的特点较浓。僰人民歌多为角调式和羽调式,其节奏比较自由,曲调古朴沧桑,句尾出现的下滑音较多。不论是迁徙歌、祭祀歌还是情歌、酒歌,听起来都是哀婉凄凉、低沉忧郁、如泣如诉的,和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有较大的区别。同样的曲调,可填入内容不同的歌词演唱,内容十分丰富。

僰人民歌有独唱、对唱、合唱三种形式,有较强的抒情功能和叙事功能。独唱主要于用个人抒发情感,讲述故事,对唱主要用于谈情说爱和礼仪交往,合唱主要用于集体歌舞娱乐。僰人民间只要逢人就有歌,逢事就有歌,用歌讲僰人的历史,用歌表意传情,用歌阐述人间交往礼仪。

例如僰人办婚事时,邻村的青年十分流行找淡酒吃,对于主人家来说,有人来是好事,但要喝酒要吃饭是有条件的,必须先对歌。对歌的开篇一般是这样的,问:你是哪儿的?你是什么民族?你到我们村干什么?对方答:我是来自某某村的,是僰人,听说你们村办婚事,我们来找淡酒吃,来祝贺的。问:你说你是僰人,你说说,僰人起源于哪儿?迁徙时经历了哪些地方?最后在什么地方落脚(定居)?如果来者答对了,主人家就会摆出酒肉热情款待。

僰人与僰人的交往,对歌贯穿始终。恋爱要对歌,喝酒要对歌,娶亲要对歌,交友要对歌。在僰人不喜欢和外族交往的年代,不懂僰人语言的人找不到水喝,不会唱僰人歌曲的找不到酒喝。对歌,是僰人相互交往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

2、僰人流传至今最古老的舞蹈—跳乐

“跳乐”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欢乐地跳的意思,是僰人流传至今最古老的舞蹈,也是僰人村寨现存的唯一一个舞蹈。跳乐时,在中间燃一堆篝火,由手持月琴或笛子的男青年引导,众人围成圆圈踏足击掌,边唱边舞。

僰人跳乐的动作十分简单,仅有右斜跨步,由上至下击掌两个动作构成,似乎自形成之日就没发生过多大的变化。尤其奇怪的是,月琴所弹奏的旋律和笛子、人声的旋律是不一样的,但十分协和。丘北僰人跳乐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参与,跳乐过程中,由一男和一女领唱,众人配以“啊滋呀滋,啊火呀火”的合声,整个场面极为热烈和欢快。

僰人跳乐场是僰人社交的圣地,僰人男女青年在跳乐的过程中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加深情感,自由恋爱。

和其他民族一样,僰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内容涉及到僰人的源流、迁徙过程、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僰人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代代相传下来的,以散文形式叙事,有人物、有情节,有很重要的幻想成份,故事情节单一完整,有头有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它同其它文化一样,深深植根于僰人的生活之中,是僰人悠久丰富的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天地的由来》、《祖先的由来》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人类洪荒时代的记忆;《祭祖节的故事》、《灵魂洞穴葬的来历》、《为什么供奉青钢树枝》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与其他部族的斗争和融合的记忆;《僰人为什么不砍老鸦藤》、《僰人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地盘》、《僰人为什么不过七月半和八月十五》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祖先迁徙历史的记忆;《僰人妇女为什么不下跪》、《僰人妇女头饰的来历》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生活习俗的解释。

1、最古老的离婚证—僰人木刻   

丘北僰人的婚姻家庭一般很稳定,但如果出现离婚,则要请来中间人,刻木为证。僰人的木刻是一块木板,上面刻或削成一对夫妻的样子,男左女右,孩子如果判给男方就刻或削在左边,如果判给女方则刻或削在右边。然后从中间破开,夫妻各执一块,这就是僰人民间最古老的“离婚证书”。   

如果离了婚的僰人要再婚,必须出示自己已离婚的木刻凭证,人们一看就知道持证人已离婚,面下有几个小孩。离了婚的僰人再婚,如果不能出示自己已离婚的木刻凭证,那没有人敢娶也没有人敢嫁。僰人离婚刻木为证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考古学家在川南僰人悬棺的棺头上曾发现钉有一块形似手掌的木块,专家将其称为火焰板,并推测该物是僰人崇拜的图腾,钉于棺头,用于驱邪镇魔。丘北上年纪的僰人则认为,那就是僰人过去的“离婚证书”,并能指出该持证人离婚时面下有几个孩子。   

2、新郎不入洞房的婚俗   

僰人的婚姻属自由恋爱婚姻,父母不会过多干涉。但其婚俗很有特点,一是娶亲时新郎不参加,二是办喜事的3天不准新郎入洞房,三是不拜堂,不拜天地,不拜祖宗。   

据新编《丘北县志》记载:僰人娶亲那天,由媒人领着6-8个青年小伙子与唢呐组成的迎亲队带着礼品去娶亲。女方家安排歌手2-4人把门,迎亲队到达时,先由把门人与媒人对唱“迎亲调”并与送亲男子陪媒人入席。启程时也要对唱“送亲调”。女方送亲人有伴娘和本村的未婚青年女子,最少8人,多者百余人。新娘到男家时,由新郎之妹领进堂内从右至左绕堂3圈,再到灶房作形式上的洗锅烧火,然后进洞房。不拜堂,不拜天地,不拜祖宗。办喜事的3天,3个送亲女性及正式伴娘同新娘食宿洞房,新郎不得人内。正堂设一酒席,由长者和媒人陪同送亲男子入席,边吃,边喝,边对歌。先唱“起身调”,后唱“蜜蜂调”,最后唱“分别调”。夜间青年男女“跳乐”,边唱,边跳,边对歌,直到天边发白方散。热闹3天3夜后,新娘随送亲队回娘家住3天,后由新郎接回。   

3、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僰人妇女   

不论是何时何地,僰人妇女都不行下跪之礼,就算是见了皇帝也不下跪。原因传说有三:一是一位僰人妇女曾救了一位太子,把他抚养成人,太子后来做了皇帝,特许她不行下跪之礼,再后推而广之,所有僰人妇女都不下跪。二是有一次僰人修庙,塑了菩萨,僰人妇女去磕头,菩萨轰然倒下。大家说,僰人妇女的头太大了,连菩萨都不敢接受,后来便逐渐形成僰人妇女不下跪的传统。三是僰人妇女的头饰太大,一磕头头饰就会碰到祭品,常被误认为是和老祖先抢饭吃,所以,僰人不许妇女磕头。几种说法,不知孰是孰非,但僰人妇女何时何地都不行下跪之礼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4、僰人的灵魂洞穴葬   

丘北僰人历史上死人不用棺木,不看坟地,不择吉日,在2-3天内,由村里人相帮,以木架送往野外实行土葬,不筑坟堆。而对于60岁以上死者要用铜片作灵魂化身,实行灵魂洞穴葬,近代实行棺木土葬。灵魂洞穴葬的程序有取灵、入祖棺、祭祖棺等。   

当死者停止呼吸后,族长依据死者的脸型,用薄铜片(有的村寨用薄铁片,各家可形状不一,有的制成三角形,有的制成长方形,有的制成人像形)迅速剪一张死者的半身侧像,这个过程即为“取灵”。半身侧像即代表死者的“灵魂”,俗称“灵魂片”。为了表明死者与后代血缘相传的关系,“灵魂片”要醮染孝子的指血。“灵魂片”由孝子妥善保管,待到祭祖时交给族长入祖,实行洞穴葬。至于死者的尸体,僰人认为他(她)的“灵魂”已被取去,不再重要,于死后的2—3天内抬到野外土葬,不再祭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丘北僰人每个家庭都有一具“祖棺”(舍得乡白泥塘村叫家谱筒,树皮乡倮子地村的僰人称“祠堂”)。祖棺用樱桃树或桦桃树凿制而成。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李自华说,他家祖上的祖灵筒原为铜鼓,后因铜鼓被盗,才改用木祖灵筒。祖棺形如筒状,一般高约30厘米,直径约40厘米左右。祖棺从砍树取材到凿制成形的整个过程十分讲究,最主要的特征是不能让祖棺接触到大地和土壤,更不能轻易让外人观赏和移动。  

祖棺由家庭中比较有威望的族长专人负责管理,存放祖棺的地点也只能是族长一人知道的高级“机密”,就算是家庭中人,也不可能随意打听存放祖棺的洞穴。存放祖棺的地点是天然的崖穴,离地面越高越好,洞口越隐蔽越好。存放祖棺之前,崖穴内土嚷要全部掏干净,安放好祖棺后,洞口要封好,以免被外人发现和破坏。祖棺还不能遭雨淋日晒,不能接触土壤和大地,丘北僰人认为:祖先的灵魂只有不遭雨淋日晒,才能安宁。祖先的灵魂只有脱离大地和土壤,才能顺利地进入天堂。   

僰人的祭祖不在清明节,而是农历十月初十,有的是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蛇日,舍得乡昂永明说这是为了纪念僰人历史上战死的首领和失败的战争。僰人祭祖一般是一年一祭,经济实力不强的家庭两年一祭,甚至是三年一祭。祭祖日临近之时,族长要召开家庭会议,商议祭祖的有关事宜,组织家族按户凑钱买供品。祭祖之日,全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杀猪宰羊,然后在族长的带领下带上供品前往藏祖棺的地点。族长从洞穴中取出祖棺,在地上铺一块白色麻布,然后唱诵祭辞,诚邀祖先的灵魂出来晒太阳,族长小心翼翼地从祖棺内取出“灵魂片”,按不同辈分整齐排列在麻布上,然后当众清点棺内“灵魂片”的数目。如果“灵魂片”的数目增多,则证明族中有人私自“入祖”,如果“灵魂片”数目减少,则说明有人“盗祖”,族人当众查明原因后,由族长当场减少或复制灵魂片,直到众族人没有异议,才用清酒“洗灵”(即清洗“灵魂片”),然后才摆上供品祭献。在加工祭品期间,僰人男女青年聚在一起跳舞(彝语为“跳乐”)。祭品煮熟之后,摆到祭台上祭献。自上届祭祖以来,如果家庭中有符合入祖资格的死者“灵魂片”,需要举行入祖议式,则由族长将“灵魂片”统一放入祖棺,同时放入一定数量的铜钱。所有仪式全部结束,族长将再次宣布祖棺内“灵魂片”的具体数目,供下届祭祖时家庭共同核实。最后,用新的白色麻布包裹好“灵魂片”放入祖棺,族长独自抱着祖棺,选择另外的洞穴秘密安放。   

洞穴葬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葬法,解放初期,在丘北的僰人村寨都还广泛流行,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破四旧”以来,多数家族中断了这种葬俗,转为汉俗。直到今日,部分僰人村寨仍沿袭着这种古老的葬俗。关于洞穴葬的来历,僰人村寨主要有两种说法:舍得乡白泥塘村的僰人说,以前他们的祖先很有势力,后来与汉族发生了矛盾,僰人首领战死。僰人怕外族人会将他们首领的尸骨千刀万剐,于是就连夜将首领的棺木吊到高高的悬崖上安葬。后来,由于僰人多次被迫迁徙,祖先尸骨不便迁徙,有人想出办法用“祖棺”代替笨重的棺木,用“灵魂片”代替祖先的尸骨,这样很便于携带,后来便逐渐形成了洞穴葬。树皮乡倮子地村的僰人说,他们的祖先以前很富有,很强大,但后来衰落了,举族四处逃难,逃到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土地,其他民族不许他们葬坟,僰人死了,不敢立墓碑,不敢垒坟堆,只能悄悄地埋葬。后来,便逐渐成了洞穴葬。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李佳兴家是现在唯一还在行祖先灵魂洞穴葬的僰人。   

5、神秘的祭龙石习俗   

丘北僰人祭龙石尤其肃穆庄重,富有民族特色。二月初二,全寨男子集聚寨旁古树前,由一人从山洞里将一根上尖中圆下粗、长3—4寸的光滑石头--“龙石”取出,恭敬地背至树下。树前垫青岗栗叶一层,叶上铺白布一块,置龙石于布上。各家集资购猪一头,各自带米、酒做成饭菜放于龙石前,由伙头(寨老,僰人称“卡谢”)领祭,祈佑全寨清吉平安,子孙昌盛。祭毕,议定不准砍伐龙山的树木,不准偷窃别人的东西……等规约。商议毕,用红布将龙石包裹背回洞内密藏,然后由十一人一桌就地会餐。餐毕,青年男女开始跳乐。   

除了集体祭献龙石外,家庭也祭献龙石。如果谁家想生孩子都必须杀鸡祭献龙石,尤其是久婚不孕的夫妇。目前,在双龙营镇的六弯坡新寨村,官寨乡的垭口寨还保留有祭龙石的习俗。   

僰人的民间文化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旅游价值等,是众多价值的组合。但目前由于受现代文明冲击,致使大批具有很高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僰人民间文化瑰宝走向消亡或遭到严重破坏,僰人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任重道远。   

●从灵魂洞穴葬探析丘北僰人的族源

  绪言

僰人是我国西南的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曾聚居于川、滇、黔接壤的一带。明朝万历元年,一场惨烈的平蛮大战,僰人被明军剿灭,从此,这个富有悲剧色彩的民族,从历史的记载中神秘消失,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破译的悬念。但是,在滇东南的丘北县境内,至今还有1087户5084人(2003年统计)自称“锅”、“僰人”,其他民族称他们“僰族”、“海巴族”,1956年划分民族成分时,其归为彝族白彝支系。这个民族不仅保留有古老的语言和服饰,同时还保留有古老的习俗。僰人从历史记载中神秘消失已有430余年。丘北僰人缘何还沿用“僰人”的族称?他们与古代僰人有何渊源关系?他们是不是数百年前神秘消失的古代僰人的后裔?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多次深入丘北僰人村寨作了长期的调查,并查阅了与僰人相关的史籍和地方文献。我在调查中发现,丘北僰人的葬俗极为古老,颇具特色,折射出了丘北僰人对祖先迁徙、分支、祭祀的历史回忆,显现出浓厚的敬祖意识和寻根意识。研究丘北僰人,如果不研究他们的葬俗,将会留下很大的空白,也就难以揭示丘北僰人文化的特质。 

丘北僰人的洞穴葬

丘北僰人历史上死人不用棺木,不看坟地,不择吉日,不筑坟堆,不立墓碑。人死后2一3天,由村里的人相帮,用木架担到野外实行土葬,而对于60岁以上的死者,则要取“灵魂片”入“祖棺”实行灵魂洞穴葬。 

1、丘北处人洞穴葬中的“祖棺” 

丘北僰人每个家族或家支都有一具“祖棺”(有的村寨称“祠堂”、“祖筒”)。祖棺的棺体和棺盖都是用直径等同的樱桃树或桃树木凿空而成,其形如筒状.大小不一。小的祖棺直径约为16厘米,高约13厘米;大的祖棺直径约为25厘米,高约22厘米。棺盖与棺体不施钉,可开启。祖棺一般置于悬崖上的天然洞穴,由家族中比较有威望的族长负责管理。存放祖棺的地点只能是族长一人知道的高级“机密”,就算是家族中人,也不可随意打听祖棺存放的地点。 

2、丘北僰人灵魂洞穴葬中的“灵魂片” 

丘北僰人的祖棺内,存放着大小不同的铜片和铁片,僰人将其称为“灵魂片”。丘北僰人根据祖棺内的灵魂片来辨别家支,辨别祖先的辈份,一片灵魂片,代表一位先祖的灵魂。据介绍,在丘北各僰人村寨,当年满60岁周岁的老人死后,在其刚停止呼吸时,族长就用铜片或铁片,迅速剪一张死者的半身侧像,然后刻上眼、口、鼻、耳,这个过程称为“取灵”。取灵之后,灵魂片上要蘸染孝子的指血,以示死者与孝子血缘相传的关系。灵魂片由孝子(长子)妥善保管,待到祭祖之时,交给族长入祖棺。对于死者的尸体,丘北僰人认为,他(她)们的灵魂已被取走,尸体如何处理并不重要,于死后2一3天,由村里人相帮担到野外土葬,不再祭扫。 

3、丘北僰人的祭祖 

丘北僰人祭祖是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蛇日(已日)举行,舍得白泥塘李家兴家祭祖是每年农历十月初十。僰人祭祖一般是一年一祭,经济实力不强的家族两年一祭,甚至三年一祭。祭祖日来临之前,族长要召集族人,商议祭祖的有关事宜,按户凑钱买祭品(猪、鸡、羊等)。待到祭祖之日,大家聚在一起,杀鸡宰猪,煮熟之后在族长的带领之下,挑到藏放祖棺的地点祭献(传统的祭祖仪式妇女不允许参加)。族长扛着木梯,到藏放祖棺的洞穴取出祖棺,然后在地上铺一块白色麻布,小心冀冀地从祖棺中取出灵魂片,按辈份整齐排列在麻布上,族长唱诵祭辞,诚邀祖宗的灵魂出来晒太阳,这个过程叫做“晒灵”。晒灵之后.他们用清酒将祖先的灵魂片清洗一次,除去灵魂片上的污垢,这个过程又叫“洗灵”。洗灵后,又将灵魂片按辈份整齐排列在麻布上开始祭献。祭献完毕,族长当众清点灵魂片数目,如果灵魂片的数目比上届祭祖时增多,则证明族中有人私自“入祖”;如果数目减少,则证明有人“盗祖”。族长查明原因后,当场减少或复制灵魂片,直到众族人没有异议为止。如果至上届祭祖以来,谁家有符合入祖资格的死者的灵魂片,要交给族长,族长为其举行“入祖”仪式。待一切完毕,族长再次宣布灵魂片数目,以供下届祭祖时核实。最后,族长把灵魂片小心冀冀地放回祖棺,盖上棺盖,用数丈白麻布裹起,然后独自抱着祖棺去秘密藏放。 

4、丘北僰人洞穴葬的文化内涵 

由于丘北僰人没有文字,其洞穴葬源于何时已无法确切考证。据丘北县的民族文化工作者按祖棺内灵魂片的数目及氧化程度推算,丘北僰人的灵魂洞穴葬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丘北僰人的灵魂洞穴葬习俗,带有浓厚的敬祖意识和寻根意识,灵魂洞穴葬的实质是祖先崇拜和祖灵信仰,丘北僰人认为: 

(l)祖先们的灵魂要聚在一起:相传僰人逃难时四分五裂,有变汉族的、有变壮族的、还有变苗族的等。祖先生前天各一方,但死后灵魂应该聚在一起。 

(2)祖棺葬得越高越好:祖灵是善灵,能够保佑后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兴旺强盛等。祖棺葬得越高,子孙就越显贵,家族也就越兴旺。 

(3)祖棺葬得越隐蔽越好:祖先的灵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先的灵魂不能受外人和野兽的打扰,不遭受雨淋日晒,这样祖灵才安宁。 

(4)祖棺不能接触大地和土壤:祖棺是祖先灵魂的寓所,只有脱离大地和土壤才能顺利进人天堂。所以,祖棺从砍树取材到凿制安放,始终都不能接触大地和土壤。 

(5)祖棺和灵魂片不能让外人观赏和触摸:让外人观赏、触摸祖棺和灵魂片,会震怒祖灵,震怒了祖灵,祖灵就会施难于家族中人。 

5、丘北僰人灵魂洞穴葬的来历 

关于灵魂洞穴葬的来历僰人村寨主要有三种说法:树皮乡倮子地村的僰人说,他们的祖先以前很富有,很强大,但后来衰落了,举族四处逃难,逃到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土地,其他民族不许他们坟葬,僰人死后,不敢立墓碑,不敢垒坟堆,只能悄悄地埋葬,后来,便逐渐成了洞穴葬。舍得乡白泥塘村的僰人昂永明说以前他们的祖先很有势力,后来与汉族发生了矛盾,僰人首领战死。僰人怕外族人会将他们首领的尸骨千刀万剐,于是就连夜将首领的棺木吊到高高的悬崖上安葬。后来,由于僰人多次被迫迁徙,祖先尸骨不便迁徙,有人想出办法用“祖棺”代替苯重的棺木,用“灵魂片”代替祖先的尸骨,这样很便于携带,后来便逐渐形成了灵魂洞穴葬。舍得乡白泥塘的老歌师朱应昌还有这样一首关于祖先的歌:“祖先在崖上,祖公在崖中,老人在供桌上,朋友在桌子旁”。还有另一说是以前他们的祖先很有势力,后来落难了,生活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没有钱买棺材,加之他们所在的地方石多树少,没有棺木,才实行洞穴葬,因为洞穴葬比较省钱。 

直到目前,丘北僰人仍居住于一些偏僻边远的石山区和半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就丘北境内而言,僰人是经济文化最落后的民族。有95%以上的僰人是文盲,有95%以上的僰人仍处于绝对贫困中,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口的负增长。丘北僰人关于灵魂洞穴葬来历的几种说法,都从侧面反映了丘北僰人是一个从强盛走向衰亡的民族,丘北僰人妇女的头饰缀满了带横齿的白色海贝,这似乎说明了丘北僰人的祖先以前真的很富有。 

古代僰人与悬棺葬

据史料记载,僰人早在春秋末叶就在今四川宜宾一带居住过,并建立了“僰侯国”。秦初开“五尺道”(宜宾至曲靖),西汉(公元182年)设“僰道县”,属键为郡(今四川宜宾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据专家考证,秦汉之时,在滇、黔与四川南部接壤的牛栏江、横江及横江支流洛泽河(俗称戈魁河)一带有大量的僰人居住。由于种种原因,僰人多次被迫迁徙。历史上曾出现过“滇僰”与“邛僰”。直到明朝,川南与滇东北一带仍有大量僰人居住。 

在今四川宜宾的珙县、兴文、高县和云南昭通的镇雄、盐津、大关一带,至今仍有数以千计的僰人悬棺。这些悬棺大多置于下临溪河、上摩天云、绝地千切、峭如斧劈的高崖上。据专家考证,这些悬棺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这些悬棺是古代僰人、中古僚人和元代都掌人的(石钟键《悬棺葬研究》)。关于僰人悬棺葬的来历,四川《珙县志》卷十四云:“相传有罗因者,以僰人曾灭其宗,乃教以悬葬岩上,子孙高显。于是争挂高岩以趋吉。其祖父骨骸被风吹散,后嗣绝。此挂高岩之所自也。”另一说是诸葛亮路过僰地受阻,僰人打仗很厉害,蜀军打不过。诸葛亮看到天旱地干,就让人放风说:“早灾是由于僰人祖坟风水不好,如将棺材移到悬崖上葬,来年一定收成好。”僰人信以为真,就放下战事,忙着迁坟,诸葛亮趁机离去。不料次年果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于是,悬棺葬便代代相传下来。关于僰人悬棺葬的文化内涵,目前有三种学说:一是显贵学说,认为悬棺高挂,子孙高显。另一种学说认为僰人祖先“人兽不可侵犯”。第三种学说认为僰人可能是游猎民族,他们以山居,死当山葬。 

僰人衰亡的原因与过程

从许多史料来看,僰人是高智慧而勇敢顽强的民族,这已是肯定的。僰人常居于荒野荆棘,有“披荆斩棘”之誉。因其秉性刚直,暴烈强悍,屡为边患,为历代王朝所不容。明代,川南一带的僰人称“都掌族”。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僰人首领“阿大王”“阿二王”反抗朝廷,四川巡抚曾省吾奏请朝廷镇压,朝廷派总兵刘显率十四万大军前往围剿。明军五月兴师,十月讨平,计破凌霄城,都都岩,雌公岭,母猪岩,九丝城,捣其巢穴,擒其袅帅,略地四百余里,其事具见于万历二年李长春所撰之巡抚四川都御史确庵曾公平蛮碑。四川《兴文县志》描述了明军围剿僰人的情景:“前军引火炬烧城屯千余,炎焰漫天……赴火坠崖者数万……都掌蛮王至是尽灭。”明史也有僰人首领“阿大王”在僰都九丝城被杀的记述。从此,僰人的历史记载中断,僰人销声匿迹。有专家推测:僰人经过这次毁灭性的围剿后,除战死及被俘者之外,已举族逃往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虽有少数僰人尚留其地,然而因为势力薄弱,已被迫泯灭于其他民族中了。 

余论

从以上资料可看出,最能揭示古代僰人文化特质的是悬棺葬,悬棺葬可以说是古代僰人强大、兴旺、智慧的象征。最能揭示丘北僰人文化特质的是洞穴葬,洞穴葬可以说是丘北僰人经济文化落后的象征。可以说从古代僰人悬棺葬到丘北僰人洞穴葬的演变过程,也就是僰人从强大到衰亡的演变过程。通过古代僰人悬棺葬与丘北僰人灵魂洞穴葬的对比,我找到以下线索: 

1、僰人祖棺都葬于高岩。悬棺葬与灵魂洞穴葬都折射出了僰人原始的祖先崇拜和祖灵信仰。体现了僰人祖棺葬得越高,子孙越显贵,家族越兴旺;祖灵能保佑后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祖灵不能被外人和野兽侵犯等心理。 

2、古代僰人被剿平是在农历十月,丘北僰人悲怆的祭祖节(相当于其他民族的清明节)也是在农历十月。 

3、古代僰人悬棺葬距今最近的是明末,丘北僰人灵魂洞穴葬的历史也就是400年左右。也就是说古代赞人悬棺葬葬俗消失的时间与丘北僰人灵魂洞穴葬葬俗形成的时间是基本吻合的。 

4、不论是悬棺葬还是灵魂洞穴葬,都是要有一定资格(身份、地位或年龄)的死者,才能享受。 

5、不论是悬棺葬,还是灵魂洞穴葬,都有僰人是游猎民族的痕迹。 

6、1978年文物部门曾开悬棺10具,棺内成年男子大齿皆被打掉,妇女儿童则牙齿完好,专家们对此疑惑不解,用丘北僰人的习俗则很好解释。因为丘北僰人有镶牙为美的习俗,但人死后必须将金牙打去,不然,死者就会变成妖精害人。 

7、在古代僰人悬棺内发现一双竹筷上刻着“阿旦沐”三个字。当地民族无法解释云解释,丘北僰人的语言“阿旦沐”,是“首领”、“头人”、“酋长”的意思。 

8、丘北人称呼人,皆冠以'阿”字,如阿巴(爷爷)、阿麻(奶奶)、阿暮(父亲)、阿宜(母亲)等,这与古代僰人(中古川南僚人)的语言称呼相近,颇有痕迹可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丘北僰人当为古代悬棺葬僰人(中古川南僚人或元代都掌人)的直系后裔。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前聚居于川南、滇东北一带。后因躲避朝廷围剿,沿僰古道、滇粤古道举族向滇东南迁徙。于明末清初定居于罗平、沪西一带,后逐渐迁人丘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