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记忆中的粮票

 冬歌文苑 2022-09-20 发布于北京

记忆中的粮票

最近,在整理物品时发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保存的一沓粮票,有全国通用粮票、甘肃省粮票和军用粮票,最多的是全国通用粮票,面值以伍市斤居多。望着这些粮票,瞬间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它是我在那个年代省吃俭用的存货。粮票几乎跟我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因为关于它有很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心酸。

当年,粮票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就餐券,它是持有粮食供用证(俗称:粮本)的城镇人口才有的。城镇人口拿到粮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按照登记的人口定量去国营粮店平价买回粮食,另一种选择兑换成粮票拿到国营食堂就餐。当时粮票分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部队还使用军用粮票,拿着全国通用粮票就可以到全国任意一家国营粮店购买平价粮食或国营食堂就餐,而地方粮票只能到本地的粮店购买平价粮食……

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是没有那个待遇的,因为只有通过劳动记工分到年底按工分分到粮食,生产队不会分给你粮票,很多人几乎不可能持有过多粮票。出身在农村的我非常羡慕城里人尤其是吃公家粮的人,他们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凭粮票就可以吃白米白面。直到1974年8月我上武威师范时才使用粮票(饭券),享受到了吃公家粮的待遇。当时我们定量27斤粮,吃饭用两种券,饭券和菜券,放暑假和寒假可以领粮票回家购粮或进食堂吃饭或购买食品。

记得我十三岁那年,六、七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间,眼看家里就要断粮揭不开锅了,父亲非常着急,就向川区的亲戚们借粮(川区的粮食比山区的粮食成熟早),那个时候无论山区还是川区,人们的生活都过得紧巴巴的,跟亲戚们借的粮食也对凑不了多长时间。有人私下里告诉父亲城里可以买到粮票或高价粮食,买到粮票就能到粮店买上平价粮。当时家里正好卖了一头猪,手里有几个钱,本来要给父亲看腿疼病和我们兄弟姐妹们添点新衣服,因为我们很长时间没有做过新衣服了。父亲权衡利弊决定先解决吃饭问题,其它事先缓缓。

当时卖粮票或粮食只能私下交易。父亲和中间人联系好后,就带着我一起去,早上鸡儿刚叫(那时农村落后没有钟表掌握时间),我们赶着毛驴就出门了,家离要去的镇上有50多华里,到了镇上有些店铺才开门。随后父亲找到了中间人,他们商量了一会就把毛驴拴在了街上的一个电杆上,让我看好毛驴,不要让人把缰绳解开把毛驴放跑了。当时街上可以说除了行人,就是驴车、马车、自行车,没有其它交通工具,也没有交警或城管。

父亲揣着几张大团结跟着中间人走了,过了好长时间,父亲才回来,从父亲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交易是顺利的,他又给我叮咛了一遍要看好毛驴后,拿着口袋(装粮食的袋子)便匆匆走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去粮店买平价粮)。父亲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吃饭时间,我们拴毛驴的地方离一家国营食堂不远,我看到里面三三两两的人在食堂吃饭,我想父亲如果能省下几两粮票我们也能吃上一碗臊子面或者炸酱面,也算是下了一次馆子。父亲跑了一上午已经是口干舌苦,饥肠咕噜,也想吃一碗饭。父亲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从他的眼神里让我读懂了结果,因为如果我们两个人吃上一顿饭,就是全家人一顿的口粮啊!我们只好嚼了些母亲临走时给我们装上的一个玉米面饼子,喝了些从食堂讨来的面汤,就赶着毛驴回家了。

饱时之餐非是贵,饥时一口果然难。关于粮票的事,我还遇到了一件非常难忘的事情。1989年6月份,我探亲假满后回部队期间,在家里时计算好了路途的花费和粮票,到兰州后因办事耽误了几天,只剩一家三口人买去西宁的车票钱, 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列车离开兰州站不久,餐车上广播让旅客就餐,当时我们都饿的前心贴后心,尤其是儿子直叫饿的不行,而我带的粮票一两都没有了。看到儿子闹着要吃饭,邻坐的人认为我抠门不给儿子买饭,把情况说明后一位好心人给了半斤粮票,我买了一个盒饭,才把儿子安顿好。给好心人钱人家坚决不要,让我欠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粮票是我国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当年为了人人有粮吃,发行了专购食品的票券,实行计划经济。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压力,使国家经济有了积累,为后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1984年4月1日,全国取消粮食统购统销,1993年5月10日,粮票正式废除,完成了它长达38年之久的历史使命。如今,我国的粮食基本达到了自给,各种生活物资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仓廪实,天下安,粮票即使退出历史舞台,但仍然警示着我们粮食的重要性,在科技、生产力不断变革的当下,我们更要珍惜粮食,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志荣,1957年出生,1976年12月服役青海某部,1991年7月转业回原籍,长期从事政工、党务工作。退休赋闲,喜爱笔耕,以码字为快乐,偏爱散文,近百篇散文见与《中国工商报》《青海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副刊)》《工商时讯(甘肃)》及《冬歌文苑》《世界经典文学荟萃》《青藏线老兵之家》等网络平台。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