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家必修课】证据意识欠缺是企业家最容易忽视的风险!

 原典纪法律评论 2022-09-20 发布于广东

所谓证据意识,就是以证据心态、证据观念、证据理论三个层次的心理活动的形成与结果而存在,简而言之,就是从证据角度思考和行事。

在法治社会,证据在法律实践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了法治的文明程度。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专业的法律知识可能无法达到太过深入的了解或掌握,但是一定要有证据意识

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之所以轰动全球且久未定罪,不是因为犯罪手段有多复杂,也绝非牵涉问题有多繁复,而是因为定罪证据不完善。又如下面的案例:

「经典案例」

2020年3月份,被告在原告处购买砖块。后经双方结算,被告共计下欠原告砖款9524元,当时约定2021年年底给付,后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均以无钱为由拒绝给付。故原告为维护合法权益,诉至法院,提出上诉。

承办法官接到案件后,仔细阅看了卷宗,通过电话积极联系原、被告,并告知原、被告可以来法院调解。庭前,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未果,于是法官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开庭审理。

通过开庭,承办法官将该案的争议焦点所在了解清楚,发现该案争议焦点,就是被告认为自己已经将全部砖款向原告给付完毕,但是原告认为还下欠部分砖款未给付。被告辩称已经将砖款偿还完毕,但未能提供凭据证明。在了解清楚案件争议焦点后,庭后,承办法官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耐心为当事人释法析理,后原、被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场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将所剩余砖款全部履行。

在本案中,因为当事人缺乏证据意识,未及时留存证据和收集证据,导致原告有案件败诉风险。

因此,企业家在通过诉讼途径寻求合法权益保护时,一定要重视证据的作用。如果没有证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家要自觉强化证据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及时收集、留存好证据。这样,在产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证据意识,也可以使企业运行得更加稳妥,更轻松地解决法律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