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最后一个坚持的理由消失

 氧气是个地铁 2022-09-20 发布于广东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人总要有目的和动机才会真正去做一件事情,否则大概只能算浪费时间。但浪费时间本身可能同样属于有目的和动机去做的一件事情。这些事情对应的目的和动机不一定都对个体积极,但对过程的推动是有作用的。目的和动机可以总结为坚持的理由,如果当最后一个坚持的理由消失,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宣告死亡。
事情的死亡未必是完全抛弃,可能只是改变形式和频率,程度或者质量打折。常规理由有金钱,人走在社会上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这个因素。如果一件事情缺乏利益支持却需要消耗资本,那么最正式的坚持就很容易报废,只能沦为额外附加项目来执行。
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关系为单位,情感和亲密度作为参考素材。当关系好的时候,坚持甚至不需要理由。可是任何关系都需要维护,因此理由是自然存在的,坚持也会被提上议程。不过关系好基本无须这样的顾虑,介于陌生和熟悉之间或者单方面设计的关系半成品,才得这样费劲的操作。
在人的方面,本身也是事的一部分。理由也属于自然规律,像眉毛一样存在生长周期,有完成使命被终结,就有承载着任务来世界劳苦。理由也并非唯物,是可以随着主观意识变动被赋予不同的质量和性质。如果特别推崇一个人物,比如追星,那么自带滤镜,将所崇拜的偶像任何黑历史都强行修改成为正常甚至积极的。
这就是喜欢不需要坚持的理由在现实的反应,显然是畸形的狂热,不可取。也说明理由是可能不具备有限期的,也特别主观,所以常规逻辑因此存在失效的几率。按照正常想法来会被大众判定的那些套路,在固定场合和群体中会颠覆传统。
这种盲目的推崇算常态,每个人在不同领域都有激活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对于各种人事物都有“最后一个坚持的理由”这种极限。服务于初衷的梦想,痛苦中包含幸福,于是长久地提供着最后一个坚持的理由。从来都喜欢的谁,哪怕到最后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回忆,还不肯让这最后一个坚持的理由消失。
坚持是想干什么呢?大概并不在乎结果。因为跟主观绑定,因此对自己负责显得尤其关键。坚持不代表胜利,或许只是无奈营造氛围的最后救命稻草。个体要正式融入使命非常困难,但要有名义地走流程,却只是想法而已。
最后一个坚持的理由,是什么理由造成坚持,并不需要理由。这会演变成为信仰,可能崩塌,却特别牢固。当我们明白社会的现实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真相后,却仍然迷信童话一般迷幻的梦想和信仰,本身就是科幻。这样做既在兑现本能,拯救一个落魄的灵魂,又具备创造性地展现着不被大众宣传的游戏规则。
另一方面,当最后一个坚持的理由消失是怎样狭义上的轰动,谈信仰崩塌也不为过。只是形式上也并非太宏观,有时仅仅对某些并没有绝对付出寄托的人事物的认知颠覆,也在范围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