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疗机构如何发挥好“哨点”作用?如何做好预防、控制工作?附:新冠疫情防控最全流程图

 思想年代 2022-09-20 发布于西藏

医疗机构如何发挥好“哨点”作用?如何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一、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安排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
门诊出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有关新冠肺炎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对于发热患者和预检分诊中发现的不能排除罹患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患者,要安排专人按照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流程图

三、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流程视频

四、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视频

五、基层医疗机构闭环管理流程

一是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时,进行扫码登记并测量体温。

二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史问诊并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

三是询问患者是否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

四是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后,立即将患者转入隔离诊区,同时报告属地卫生健康部门。

五是医疗机构联系120转运患者,并建立台账,对转运患者信息进行登记。

六是120到达后,医疗机构与120进行患者交接,填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

七是由120将患者闭环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填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

八是医疗机构进行环境消毒,并在2小时内通过“北京市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将患者信息报辖区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

九是接受转诊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患者进一步诊治,对于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由属地卫生健康委通知疾控部门对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消杀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接、次密接人员。

六、疫情防控专项督查重点


疫情变化多端,基层医生的神经不可有丝毫放松。为方便基层医疗机构自查,小编整理出了一些薄弱环节,下面这些督查内容也为大家提个醒,赶紧自查:

1.检查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特别是预检分诊、首诊负责、感染防控等相关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2.检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的设置和运行管理;

3.检查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和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

4.检查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重点检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医疗废物处置等疫情防控关键科室;

5.检查核酸采样、送检、检测情况;

6.检查发热患者的闭环管理情况;

7.村卫生室防控管理及措施落实情况。

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表:

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备注
(一)
综合管理
1.成立以分管院(中心)领导为组长的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小组。
是□  否□

2.建立与上级对口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对接联动机制。
是□  否□
3.每天对工作人员全员体温和呼吸道症状监测。
是□  否□
4.对医务人员在规范检测、接诊转诊、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以及院感防控等方面进行全员培训。
是□  否□
5.制定本单位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预案是否科学、规范,发生疫情能否及时响应。
是□  否□
6.针对辖区内乡村医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是□  否□
7针对辖区居民开展春节期间不扎堆、不聚集、减少外出旅行、做好个人防护等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是□  否□
8.协助乡镇(社区)政府制定本辖区科学、规范的疫情防控和应急响应处置预案,并在乡镇(社区)政府领导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是□  否□
(二)
个人防护
1.根据需要储备基本防控物资
有连体防护服□,有N95(医用防护)口罩□,有防护面屏□,有护目镜□

2.医务人员在医疗区佩戴口罩
是□  否□
3.测体温处工作人员防护符合要求
是□  否□
4.预检分诊工作人员防护符合要求
是□  否□
5.发热哨点诊室及采样点工作人员防护符合要求
是□  否□
(三)
预检
分诊点
1.医疗机构所有入口设测体温处,如有多个出入口,测体温处医务人员应将发热和有流行病学史人员引导到预检分诊点分诊
是□  否□

2.标识清楚醒目,并在医疗机构大门出入口有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位置、接诊范围、注意事项等
是□  否□
3.预检分诊点配备快速手消液、一次性手套、医用口罩、测体温设备(施);配备有发热患者用的口罩、体温表(非接触式)、手卫生设施、医疗废物桶、疑似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 、流行病学调查材料等
是□  否□
4.预检分诊处至少安排一名有一定临床经验,经传染病诊疗培训的医护人员值守。
是□  否□
5.进入医疗机构的所有人员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必须扫健康码。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当体温≥37.3℃或有流行病学史时,由预检分诊人员引导患者通过专用通道进入发热哨点诊室就诊,进一步筛查和处置。
是□  否□
6.预检分诊处有消毒记录
是□  否□
)发热哨点诊室(未设置只填写第10项)
1.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区域,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应设立符合 “三区两通道”功能用房。
是□  否□

2.发热哨点诊室出入口与普通门诊急诊及其他诊疗区域分设,不共用通道。
是□  否□
3.配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发热门诊至少配1间诊室和1间留观隔离室。并根据实际条件设置更衣休息区、检测采样点。
是□  否□
4.医疗机构所有入口、普通门急诊和其他诊疗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置“发热哨点诊室”引导标识。”
是□  否□
5.发热哨点诊室至少配备1名有一定临床经验、经传染病诊疗培训的高年资医师和一名护理人员。
是□  否□
6.进入发热哨点诊室的患者必须如实填写基本信息、填写流行病调查表。
是□  否□
7.发热哨点诊室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
是□  否□
8.所有发热患者均进行核酸检测及血常规检查
是□  否□
9.发热哨点诊室的医务人员、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及陪同人员应与其他诊疗区域人员相对隔离,不允许随意离开本区域来回走动
是□  否□
10.未设置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的,接诊发热病人。
是□  否□
核酸检测及送检
1.是否设有核酸采样点;
是□  否□

2.如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是否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为发热患者提供检测服务;
是□  否□
3.从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
是□  否□
4.核酸检测点在独立区域,通风良好;采样人员防护正规。(N95 及以上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水靴套)
是□  否□
5.样本是否按照相应规范专人专车,转运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是□  否□
6.有标本交接记录,有专用转运箱
是□  否□
)疑似患者的转运
1.是否对新冠疑似患者做好登记,按要求上报指定部门,由指定部门负责联系120或专用车辆,做好转诊记录
是□  否□

2.有重症高危因素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是否及时转至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是□  否□
3.转诊后,由诊室医务人员对诊室及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
是□  否□
4.与上级医疗机构保持联动,进行信息反馈。
是□  否□
医疗废物
处置
1.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培训
是□  否□

2.医疗废物是否分类收集
是□  否□
3.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是否符合要求处置是否符合要求
是□  否□
4.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
是□  否□
5.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并符合要求
是□  否□
6.确定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并使用专用工具转运医疗废物
是□  否□
7.相关工作人员是否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是□  否□
8.未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
是□  否□
CT室
管理
1.制定CT检查预案,合理规划检查路线、设置专用候诊区域
是□  否□

2.发生疫情时,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配置专门的检查区域、使用专用的CT检查设备
是□  否□
3.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人进行CT检查后,按规范对CT室进行消毒
是□  否□
4.CT室工作人员按要求进行标准防护
是□  否□
)村卫生室管理(每个乡镇、社区抽查3-5个村卫生室)
1.乡村医生接受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是□  否□

2.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落实疫情个人防护措施。
是□  否□
3.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是□  否□
4.乡村医生熟悉掌握发热症状病人的报告、转诊、管控措施。
是□  否□
5.村卫生室违规接诊发热病人。
是□  否□

新型冠状病毒100个感染防控流程


1

患者就诊流程图

2

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图

3

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着装流程图

4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

5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

流程图

6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

7

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流程

8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流程

9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摘除流程

10

工作人员穿隔离衣流程

11

工作人员脱隔离衣流程

12

工作人员穿戴医用防护服流程

13

工作人员脱医用防护服流程

14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

15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

16

发热患者转运流程

17

转运发热患者

医务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

18

发热患者专用转运车清洁消毒流程

19

体温计清洁消毒流程

20

喉镜清洁消毒流程

21

治疗车使用后清洁消毒流程

22

重复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清洁消毒流程

23

呼吸机及附件清洁消毒流程

24

科室处理负压吸引瓶及附件

   清洗消毒流程

25

空气消毒流程

26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流程

27

重复使用擦拭布巾清洗消毒流程

28

重复使用地巾清洗消毒流程

29

使用后医用织物

收集、交接、转运流程

30

使用后感染性医用织物洗涤流程

31

含氯消毒剂配置方法及流程

32

急诊检诊(预检)分诊流程

33

急诊检诊(预检)分诊

 医务人员着装流程

34

急诊院前急救感染防控流程

35

急诊抢救室感染防控流程

36

急诊创伤处置室感染防控流程

37

 门诊分诊感染防控流程

38

门诊分诊护士、导医导诊人员

感染防护流程

39

门诊候诊患者感染防控流程

40

门诊诊室感染防控流程

41

门诊值班医师感染防护流程

42

呼吸内科门诊感染防控流程

43

儿科门诊感染防控流程

44

口腔科门诊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流程

45

产科门诊感染防控流程

46

呼吸内科病区感染防控流程

47

普通病区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

感染防控流程

48

普通病区陪护/探视管理感染防控流程

49

普通病区医护人员接诊感染防控流程


50

新冠肺炎患者病案管理流程

51

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理流程

52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床单元终末

清洁消毒流程

53

新冠肺炎患者营养支持流程

54

留观/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室)

送餐流程

55

手术医护人员穿戴医用防护用品流程

56

手术医护人员脱医用防护用品流程

57

感染手术术前准备流程

58

手术离体组织(标本)

固定、送检流程

59

负压/感染手术间终末处理流程

60

新冠肺炎孕妇(产房)

待产及分娩防控流程

61

内镜诊疗感染防控流程

62

血液透析患者接诊感染防控流程

63

临床科室(使用后)重复使用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预处理流程

64

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后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流程

65

手术部(室)重复使用手术器械、

器具和物品预处理及回收流程

66

 CSSD去污区工作人员

穿戴医用防护用品流程

67

CSSD去污区工作人员

 脱医用防护用品流程

68

CSSD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

物品机械清洗消毒流程

69

CSSD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手工清洗消毒流程

70

CSSD去污区清洗用具清洗消毒流程

71

CSSD专用车辆、盛放容器

清洗消毒流程

72

医务人员采集血液标本感染防控流程

73

医务人员采集上呼吸道标本

感染防控流程

74

医务人员采集下呼吸道标本

感染防控流程

75

医务人员采集眼结膜拭子标本

感染防控流程

76

检验标本院内转运感染防控流程

77

检验标本实验室检测感染防控流程

78

核酸检测感染防控流程

79

输血科(血库)血型血清学检验

感染防控流程

80

临床用血管控流程

81

医学影像(DR/CT)检查

感染防控流程

82

病理科标本检查感染防控流程

83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收集上报流程

84

发热门诊药品调剂工作流程

85

门(急)诊药品调剂工作流程

86

住院部药品调剂工作流程

87

药品库房工作流程

88

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流程

89

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

穿脱防护用品流程

90

 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流程

91

电梯清洁消毒流程

92

医院医用真空机组管控流程

93

自助服务设备感染防控流程

94

收费处工作人员感染防护流程

95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

及后勤维修人员感染防护流程

96

保洁员感染防护流程

97

安保人员感染防护流程

98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

感染防控流程

99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感染防控流程

100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家庭成员

或室友感染防控流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