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暍病论治

 昵称1Z7nN02j 2022-09-20 发布于福建

关于暍,《说文》中言“暍,伤暑也。从日,曷声。”,《说文》年代与仲景同,故暍是中暑无疑。

关于“暑”《说文》又讲“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故暑为湿热之邪。

人体是如何中暑的呢?《素问·刺志论》中言“气盛身热,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这里就指出了暍病的病因,乃是营卫气虚,暑邪乘虚而入,在人体则表现为现湿热内蒸的状态。

暑病的特点又表现有比较强的时间性,《素问·热论》中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夏至是阳气充盛到极点的时候,但从夏至之后一段时间,也是中医认为脾土主旺的季节,

这个季节为热气到湿气再逐渐化为秋燥的过程,故暑位于火湿之间,火就燥,寒就湿,故暑又兼俱水火二性。

由于外界因素(受寒,贪凉)或人体本虚导致夏日暑热之邪攻破太阳卫表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气机闭阻,湿热内蒸即为太阳中暍。

太阳中暍之本症表现为四肢逆冷,口唇干燥发热,体虚身重恶寒,治当开太阳之腠理宣畅气机、同时祛湿。

其变症有二:

一为气机郁闭之后化热传为阳明、或介于太阳阳明之间。表现为身重发热不恶寒,治以吐法去湿为主。

二为暑邪传及阳明,伤及太阴,表现为太阴之恶寒口渴,阳明之燥热,治当以去热升降阳明太阴气机为主。

总之治疗暑暍的关键在于祛湿,暑邪赖湿而生不能独立存在,故湿去则暑去,(藿香正气水治寒湿与湿热均效之理即在于此)。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若加温针,则发热甚,若下之,则淋甚。

这段论述了太阳中暍的症状表现,由于暑天炎热,贪凉食导致内里生湿,气机郁阻与暑气相感而化湿生热;

或者晚上退热后没有注意保暖,感寒伤了卫气,以致于暑邪乘虚而入;

或者夏天长期吹空调伤及卫气,外出后又感暑热等均会导致中暍的产生。

因其伤了太阳的卫外之气与津液,故冠之以太阳中暍。

太阳中暍本症表现为发热唇干齿燥,身重疼还怕冷,小便后发抖、汗毛耸立,手脚发凉,一动就汗出发热。

脉象表现为弦或脉细芤迟。用汗、温、下均不行。

从治法上来分析暍病的病机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发汗则恶寒甚说明太阳卫外之气不足,进一步很有可能伤及少阴真阳;

加温针则发热说明仍然存在热邪,数下之淋甚说明还存在气虚的状态,由此可知目前暍病的病机为——气虚身热。

从脉象上来看气虚身热其脉当微而数,但是脉中却出现了弦细芤迟之象,关于芤弦细,可以从形上理解为大、中、小三号,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芤与细都是脉里没阴,处于一个阴伤的状态,弦虽然有物质,但搏动迟缓,当是湿邪郁阻之象。

有人说湿邪不应该是一个濡脉吗?这个就需要进一步从症状上来理解或判断。

症状上有一些非常矛盾的地方应当注意,该病平素手脚发凉怕寒,但一动又容易汗出身热,明显是一个气机郁滞之象,和四逆散很类似。

就好像蒸锅一样,不动它的时候没啥,盖子一掀蒸汽就喷涌而出,

“湿邪”就是那个盖子,平常不动就容易导致阳气郁闭而手脚发冷,稍微一动阳气活跃就容易发热。

由于湿邪导致气机郁闭,就会形成一个弦脉。

同时提示我们湿热内蕴时,要是手脚冰冷但唇齿为干燥之象就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用温里之药。

分析到这其实暍病的病机与临床表现已经很明朗了——由于气虚导致暑邪进入人体,热气内蕴导致阴伤,湿邪闭阻导致阳气郁闭。

下面再详细解释条文中的一些症状表现:

首先文中的发热恶寒当分开作“发热,恶寒”,以区别太阳伤寒之发热恶寒,暍病乃是暑热内蕴导致的发热、和气虚与卫气虚导致的恶寒两方面。

身重疼痛即是湿邪所致,大家都知道寒邪可令人疼痛,其实湿聚为水造成太阳津液代谢失常同样会导致疼痛,太阳寒水嘛,一方面是寒,一方面还有水。

手足逆冷为阳气被湿气郁闭的表现,动即发热为人体通过运动后推动阳气运行而出现的发热。

这里需要注意由于湿热内蒸、阴液耗损,很容易形成劳病,如果的确出现了精亏发热的症状则可疏以三才封髓丹(天冬、熟地、人参、黄柏、甘草、砂仁)或引火汤(熟地、巴戟天、茯苓、麦冬、五味子)之属。

大家最不能理解的是“小便已洒洒然毛耸”,其实这个就是现代所谓小便之后身体会忍不住地抖一下,其原因乃是太阳少阴两虚。

抖与颤相似,都是人体阳气发动的表现,《伤寒论》平脉法中有段话很容易被忽视:

“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

就是说本来可以通过发汗祛除外邪,但由于人体阳气不足,则需要发战来调动阳气以解表。

太阳为寒水之府,主管人体卫外之气与津液代谢,本来就已经津亏气虚了,这时候再小便就会损之又损。

人体太阳为了固表,就会代偿性地发抖与竖立汗毛。这一现象其实西医也认识到了,但是由于中西医的本论不同,西医就认为是正常现象,而中医这个时候提前动手便可预防未来不必要之麻烦。

在治法上,尤当注意,单纯的汗温下都可能导致人体进一步的气虚,太阳病可能转为少阴。

但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治疗的大原则无非还是宣通太阳气机并祛湿,湿去则热除。

我个人认为可用五苓散化裁加减或用荆芥防风搭配三仁汤之属。关键是要抓气虚身热的病机。

白虎加人参汤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开篇的用词很有意思,用的是“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我最初看的时候觉得有些多余,但仔细与上下文分析后才发现这是仲景留下的提示,至于到底是什么提示,先暂且按下不表。

关于该条文的症状,我认为和前面太阳中暍所论述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渴”,渴是人体的一种自觉症状。

唇干齿燥不一定会觉得渴,只要水液还能不断地被气化,人体就不会有明显的大渴症状,但一旦口渴,即是津液不能气化或阴虚的表现,

人体的津液代谢主要由太阴统帅。由渴可知,虽然暑暍由太阳而中,但实际上病位已经在太阴。

有人说白虎汤不是阳明经证的主方吗?不错,但请注意,这里仍有发热恶寒的症状,因此不符合阳明症状表现。

我们前文讲中暍的时候说过,暍病的病因在于气虚卫外不固,暑邪乘虚而入,在三阳层面没能挡主暑邪,因而进犯太阴。

这个时候由于太阴不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脾不能运化津液,而出现了渴。

因为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太阴从本,阳明从中,故症状表现为以太阴不升为主的大渴,兼以阳明不降的身热,还有气虚导致的恶寒。

人参为太阴之主药,源于《伤寒论》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人参汤即今之理中汤,由于数下伤及太阴,太阴开阖失常不能升,而利下不止,故用人参汤来温补太阴,方中人参即升太阴之用。

《本经》中人参甘寒,与现在的人参多不同,现在人参多为人工种植,其性多燥,故临床可以用红参代替,红参是蒸制之后的参,能减少现代大棚参燥热之性,故需要补津的时候可以用红参或西洋参代替。

石膏为阳明之主方,《别录》记载:味甘,大寒,无毒。主除时气,头痛,身,三焦大,皮肤,肠胃中膈,发汗,止消渴,烦,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本经》记载: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由此可见,石膏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来是降逆,二来是除阳明、太阴、三焦之热。

关于知母,

《别录》言:无毒,主治伤寒久疟烦,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

《本经》言: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由此可见,知母亦能除热,还能下水消肿。

所以整个方子的升降是很明确的,知母六两,石膏一斤,其数术结构为水,其力量向下,能除阳明之燥与热;

人参三两,其数术结构为木(象征升发),其力量向上,通过升太阴以补津液,甘草粳米以补中。

可以看出,虽然仍是太阳中暍,但从病位到治法均发生了改变,病位在太阴,治法为降阳明升太阴,主要针对热邪,而非湿邪。

再回答开篇埋下的坑,仲景说“太阳中热者,暍是也”的原因就在于此,病从太阳而入太阴,主要为热邪,故为太阳中热。因其时节为暑,病因为太阳卫外不固,因此仍然冠之以中暍。

瓜蒂汤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肤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瓜蒂二七个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从中仍然可以提取如下信息:

一该病与太阳中热之白虎加参汤不同,属于太阳暍病。

二该病之时节为夏月暑时,造成该病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寒邪的侵害,导致太阳卫气受损,水湿之邪侵入人体所致,可以反过来验证前文所述病因病机无误。

三此处的脉象与上文二处又有不同,既不是阳气郁闭、阴伤湿困的弦细芤迟脉,也不是中热所致的洪大脉,而是微弱之脉。

试想在炎炎夏日,一位全身发热,身体困重的患者。

全身发热没有恶寒说明此时正气不虚,没有四肢逆冷说明也没有阳气闭阻的表现,身体困重说明却有湿邪存在。

令人困惑的是此时脉当或浮数,或浮濡,但却出现了微弱之脉,

通常来说,微弱之脉当是阳气不足之象,但该患者却毫无体虚恶寒之证,造成这种脉象的原因为水行皮肤使得脉象不明显。

我曾经摸过一个胖患者,他的寸口极其肥厚,重按至骨按以致于我的手都没劲了也摸不到脉,即是此象。

既然并非虚证,则可想办法将暑邪攻出。

该病全身发热,水邪行于皮肤肌肉之中,四肢沉重。

阳明又主四肢肌肉,身热不恶寒为阳明热证,较之于前两条,则病位于阳明。

既然病在阳明,可不可以用承气或者白虎来治呢?

承气与白虎的作用较偏于里,而该病之邪气主要集中在肌肉皮肤之间,治当既除阳明之热又要除肌腠之水邪。

我个人认为吐法是最便捷的方法。当然由于现代吐法少用,用栀子豉汤合防己黄芪汤我觉得亦可。

为什么可以用吐法来除阳明暑邪呢?还得从六经的思维谈起。

对于六经的理解不要拘泥在教材讲的经证与腑证,用这种眼光来学六经辨证,它永远都只能成为《中医诊断学》教材脏腑辨证后面的附篇,与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一样成为附属品。

六经是系统的,层次的,运动的,这是最起码的,还有时间、空间上的暂时不谈。

所以病在阳明除了有气分热与腑实证的表现外,阳明还主阖,控制阳气的外出,它还可以表现为人体的第二道关卡,

正所谓阳明居中属土也,只要脾胃之正气充盛,就可以与邪气作长久地斗争,因此暑邪虽然进入太阳腠理但尚在阳明肌肉皮肤这个层次。

太阳统帅营卫,其府为腠理膀胱,其底(能量供应)为少阴,阳明统帅胃肠腑道与三焦,其府为二阴,其底为太阴。

但阳明之府除了在下之二阴外,我认为还应该包括口,道理很简单,胃肠疾病除了下泻还有上吐,这是人体本能排病反应,说明口与二阴均是阳明排邪之通路。

我们都知道人的腠理毛孔有开闭呼吸的作用,且寒之则闭,热之则开,而人之鼻窍与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只不过是官窍之大小而已,故口窍又可看作太阳之最大腠理,同时其下通胃腑,又为阳明之通道。

因此吐法即可看作是特殊的太阳治法,亦可为阳明邪气之出路。

尤其是除湿,因为除湿最快最好的方法无非就是利小便与利大便,但如果没有涉及到二阴,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就是吐法了。

汗法更多考虑太阳病或者兼有风邪的情况。

治法确定后,剩下的就是用药了,对于该证仲景用了瓜蒂一味,

《别录》记载:有毒。去鼻中息肉,治黄疸。其花,主心痛咳

《本经》:瓜蒂,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

由此可见瓜蒂主要作用的部位有三,一是鼻中,二是身面肌肉四肢,三是胸腹,主要作用的对象是湿、水、宿食。

瓜蒂其实就是介于藤曼与果实之间的物质,一方面作为藤曼,瓜蒂能传导阴液故有通利之能,另一方面,瓜蒂的另一端又能结出果实来,因此又具有涌吐疏泄之力。

方中瓜蒂二七个,为火数,用苦寒之药配以火数,本质就是来调解由热与湿(水)构成的暑气,临床若以它法代替,则选方需有发汗、燥湿、除热、通利之法蕴于其中。

临床中以瓜蒂作散剂吹鼻,能治周身之黄,见打喷嚏流出黄水为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