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60

 寂寞在繁衍 2020-10-07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主阳衰少气,阴阳气血诸虚;细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按:李培生云:微脉:以力量言,细脉:以脉形言,一语中的)。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简句:下后复发汗,振寒脉微细。所以然,内外俱虚故

按:李克绍谓芍药甘草附子汤(68条)为本条补方。
(1)、伤寒论古今研究:【释义】下法可以损伤在里之阴阳,汗法可以损伤在表之阴阳,所谓伤还是法之不当,故未能驱邪反伤正。汗下失序,使内外俱虚,阴阳并损,阳虚肌肤失温,阴虚筋脉失养,故振寒。脉微细是属见少阴之脉,乃阳虚不能鼓动脉行,阴虚则不能充盈脉道之敖。由此可见本条汗下后之微细脉,已是阳虚血少之证。当然是否已达到少阴气血极度衰竭状态,尚要看其它症状而定。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为自注文,用以说明出现上述脉证的原因。
本条与上条治法的不同,正如《伤寒论选读》所言:“上条为阴虚而阳不亡,本条乃亡阳而津液不继。若论治法,阴虚而阳不亡者,有津复自愈之机,或投养阴之剂,则阴阳自趋和平。亡阳而津液受伤者,若仅以养阴之法图治,则阴液未必能复,而阳气更受戕残,若率用辛热回阳之盛,则阳气虽可暂复一时,但更加燥伤阴液,终不能与阳相继,而虚脱之变堪虞。故阴阳之虚损,执轻执重,又当详察,若阳虚为重者,则主以救阳之法,兼顾阴液。若阴虚为重者,则主以救阴之法,兼顾阳气。若两者之虚,相对均衡时,则以甘温和养为宜。”
【选注】成无己:发汗则表虚而亡阳,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振寒者,阳气微也,
脉微细者,阴血弱也。350
方有执:内谓反下则亡阴,而里虚,所以脉微细也,外谓复汗则亡阳,而表虚,所以振寒也。
柯琴:内阳虚故脉微细,外阳虚故振寒,即干姜、附子之证。
张璐:误汗亡阳,误下亡阴,故内外俱虚。虽不出方,其用附子回阳,人参益阴,已有成法,不必赘也。
山田正珍;下则虚其内,发汗则虚其外,其邪虽解乎,表里之阴阳俱虚,所以振振寒栗而脉微细也。
尤怡:振寒、振栗而寒也;脉微为阳气虚,细为阴气少。既下复汗,身振寒而脉
微细者,阴阳并伤,而内外俱虚也,是必以甘温之剂,和之养之为当矣。350
唐宗海;振寒二字,振是振战,凡老人手多颤动,皆是血不养筋之故。此因下后伤阴血,血不养筋,则筋强急,若不恶寒,则无触发,筋虽急,亦不振动。兹因复发其汗,伤其阳气,气虚生寒,是以发寒而振。唯其气虚,则脉应之而微,微者气不能数出,故脉之动轻,唯其血虚,则脉应之而细,细者血管中血少,故缩而窄小,所以然者,内被下而血虚,外被汗而气虚之故也。仲景文法,字字承接,一丝不乱,读此节可悟仲景全部文法,此与苓桂术甘、真武证之振皆同,惟彼单论水寒,此兼论血气,义自有别。
【讨论】注家对本条由于汗下后所致内外俱虚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成、方、张氏等认为汗之伤阳,下之伤阴,是由汗下两法分致内外俱虚,柯氏认为汗下两法只伤表里之阳气;尤怡、山田正珍等论理甚当,认为汗下两法各自均能损伤阴阳而致表里俱虚。
本文未言治法,当从脉微细为少阴主脉,恶寒为少阴主证,故可施四逆加人参汤治之。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尤在泾:“振寒,振栗而寒也。脉微为阳气虚,细为阴血少。既下复汗,身振寒而脉微细者,阴阳并伤,而内外俱虚也。是必以甘温之剂,和之、养之为当矣。”
(3)、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下后则亡其里阴。复发汗则亡其表阳。阴阳两虚。则必背毛懔然。甚至恶寒而蜷卧。按其脉必微细。内外俱虚,病乃延入少阴。此为四逆汤证。可于言外领取之。
(4)、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征引】宫:内外,阴阳表里也,可行干姜附子汤证也。
山田宗俊:所以然者四字,叔和所加。下之虚其内,发汗虚其外,其邪虽解,表里之阳倶虚。
柯琴:内阳虚,故脉微细,外阳虚,故振栗恶寒,即干姜附子汤证。
常:素无热人可与芍药附子汤,有热人可与黄芪建中汤。
魏荔彤:宜择用四逆汤之属。
【讲义】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下后复汗,皆足伤津,大汗不已必致亡阳。振寒为体温不足之证,脉微细为气血倶虚之候,所以呈此脉证者,以内外气血倶 虚之故也。
【附注】本条为太阳病误治而转少阴之坏病。振寒与寒栗而振同,盖恶寒至身抖也。脉微属气虚鼓动无力,脉细属血虚经络不充。必者,十之八九,必然之谓。【习题】本证何以致内外倶虚?气血倶虚见何脉证?
(5)、倪海厦《人纪》:攻下了以后,里面阴就虚掉了,然后又复发汗,阳也虚掉了, 如果病人有振寒的现象,发冷、手脚冰冷的现象,这时候摸病人的脉,可能一息二三至,脉跳得很慢又很微弱,就知道内外俱虚,内外都虚掉了,这时候常常用到四逆汤。
内外俱虚,即阴阳两虚,轻则「四逆汤」」重则「四逆加人参汤」。人参在这是补气的,在张仲景的观念人参是专门对肠胃功能的,所以心下痞的时候常常用人参,甘草干姜是对脾阳,附子是对肾,让脾阳和肾阳恢复,因为胃功能不好,所以再加人参下去,让胃也好。
(6)、聂氏伤寒学:本证的脉微细,临证时必须区别。脉微,指脉搏动的力量而言,即脉来应指无力,指下感觉微弱,似有似无;脉细,指脉的形象而言,即脉之形体细小,指下感 觉如线如丝,但应指分明。
本条为亡阳伤阴的阴阳俱虚证,治当双顾阴阳,但须辨明阴阳之伤,孰轻孰重。若阳虚为重者,以救阳为主,兼顾阴液;若阴虚为重,以救阴为主,兼顾阳气; 若阴阳俱虚,相对平衡,当以阴阳双补为宜。本证因下之后复发汗故以阳虚为重。盖阳气之根本于肾,少阴为阳气之总司,故此证实已见少阴阳虚之证,从证辨治,当以姜附温阳,人参益阴为宜,可选用真武汤或附子汤治之。
(7)、冉注伤寒论:喻嘉言曰:治伤寒有先汗后下之次第,原不得已之法。至身振寒,脉微细,邪虽去而内外俱虚,所伤大矣。良工汗下之际,不可无履薄临深之惧,况以误治致虚,更可再误,而犯虚虚之戒乎。……冉雪峰曰:按此条与上条,事例相从,连类而及,均是下后复汗,但是在下之后,非一下不止,但只复发汗,非汗出不止。曰下曰汗,只是既往病历的一个过程。汗下均伤津液,所以运行此津液者,为敷布充周的阳气,伤阴液即是亡阴渐端。伤阳气,即是亡阳的渐端。本条并非尚有汗证,尚有下证,只汗下后显虚,亦来至亡阴亡阳程度。条文旨趣,是完足上条未尽意义。上条只言证象,此条补出脉象。上条只论病理,此条补出病情。振寒与恶寒有辨,恶寒是邪气盛,振寒是正气弱。脉微与脉细有辨,微是阳气薄弱,细是阴血衰少。振寒不仅伤阴,而且伤阳。微弱不仅病血,而且病气。前后两两可以互参,互证。此条与前二十三条可参看。前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虛,不可见发汗更吐下也。”彼之脉微弱,在未汗前,此之脉微细,在已汗后。彼之寒为恶,因在外。此之寒为振,因在内。彼条意旨,是辨寒热进退。此条意旨,是辨内外虚实。以上经论,文气至此,告一大段落。以下由汗而下,由汗下而推阐到汗下种种变病,再进一层研究。在此条以上邻接的五十九条,与下邻接的六十一条,康平古本合而为一,接后八十条栀子干姜汤下,合为一条。前是阴阳和,推到阴阳不和。后是由栀子干姜汤,推到干姜附子场。均是事例相从,各有取义。本编是用赵开美翻刻治平宋本,故仍用宋本编次,特著其异同于此,以便学者考证。
(8)、成友仁《伤寒论阐释》:一人病恶寒战傈,持捉不定,两手背冷,汗浸淫,虽厚衣炽火不能解,撄宁滑即与真武汤。凡用附子六枚。一日病者忽出,人怪之。病者曰吾不恶寒即无事矣。或以问滑,滑曰,其脉两手皆沉微,余无表里证,此盖体虚受寒,亡阳之极也。初皮表气遂为寒邪壅遏,阳不得伸而然也,是故血隧热壅,须用硝黄,气隧寒壅,须用桂附,阴阳之用不同者。有形无形之异也。《名医类案卷一》
(9)、刘绍武《伤寒论阐释》:附子汤的主要症状是背恶寒。而这里是脉微细必振寒。没有脉沉细和背恶寒,这条是通脉四逆汤证,属三阴合病。内外是指病位而不是病性,内外俱虚是表里部都有病,第23条阴阳俱虚是病性,讲病的性质、本质,而不是症状。振寒,脉微细出现在厥阴上是厥阴病,出现在少阴是少阴病,出现在里部就是太阴病。内外俱虚,虚寒是一个本质两种现象,表虚是厥阴病,里虚是太阴病,半表半里虚是少阴病,虚证不能跑出三阴病。三阴合病则见内外俱虚,治疗用第317条通脉四逆汤主之,四逆和通脉四逆汤可互用,实际是一个方子,只是在干姜用量上加倍,而成为通脉四逆汤。第323条讲的是少阴(后学按: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场。),第324条讲的是厥阴(后学按: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第225(后学按: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条讲的是太阴,都是用四逆汤,合起来就是第317条通脉四逆汤证。
(10)、张横柳《伤寒论解读及临床运用》:但从“振寒”与“脉微细”推之,仍偏于阳虚为主。
(11)、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以津液傷或可以飲食消息治復,陽虛則臟腑機能不能生化,各組織之機能垂絕。……本條之舌證:當為淡而無神。本條之針法:至陽×(后学按: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脾俞×(后学按: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神闕×。三穴多灸,可以治振寒脈微,強壯心機能,鼓動血運。灸後能啜熱粥以資津液,更愈。
(12)、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津伤而阳不亡者,津液可以再生,故前两条,皆云必自愈。若阳亡而津液不继,必须扶阳以济阴。故不云自愈,必须用姜附,四逆辈,以扶其阳也。
(13)、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本条主耍讲太阳病,只说明不要再用麻桂。而应用“补阳养津”之治法。如“附子汤”或“眞武汤”,皆宜酌用之。
(14)、伤寒论现代解读:“振寒”是振栗恶寒的意思,比寒战轻,因为下之后,机体已经处于失盐失水状态,再经发汗,机体可能进入低血容量状态,其标志是脉微细,低血容量状态本身就能引起恶寒,再经发汗,体温急剧下降,可能出现轻度的寒战。这是休克代偿期的表现。
(15)、赵桐《伤寒述义》:师不出方,俾学者相机自择当归四逆、建中、炙草辈也。
(16)、程昭寰《伤寒心悟》:【提要】本条论下后复汗以致内外阳皆虚的脉证。
【心悟】识证贵在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本条知其然是“下后复汗振寒脉微细”,其所以然是“内外俱虚故也”。上条言下后复汗而伤阴,本后言下后复汗而伤阳。前后呼应,可见伤阴伤阳辨证的重要性。
下后复汗,是致虚之因。因汗下失序,邪虽去,但正气已伤。“必振寒脉微细”是辨证眼目。振寒即振颤而寒,内外阳气皆虚,以卫阳不足为主。脉微为阳气虚,脉细为阴血少,微在前细在后,是为阳虛为主。因为表里阳气皆虚。故曰所以 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阴阳即气血,故唐容川说…内被下时血虚,外被汗而气虚故也。”不过气虚为阳虚之渐,仍当以气虚为主。
本条未出方治,多数注家意见认为:宜干姜附子回阳,人参益阴,可供参考。
理解本条精神实质,应与论中诸条合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前有太阳病而误下复汗,伤少阴肾阳之例,“内外俱虚”之根本在于肾之阳气虚衰,温少阴之阳兼以益阴,可以救内外俱虚之证。
(17)、新世纪伤寒学:本条下后复汗致阴阳两虚,然分析脉证,是以阳虚为主,历代注家对此多无异议。而其治法,则见仁见智。柯韵伯认为;此“内阳虚故脉微细;外阳虚故振栗恶寒,即干姜附子证”。汪苓友云:“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愚以上证邪热虽去,只宜温补,不可用大热之药,故黄芪建中汤,服之稳。芍药附子汤,用之害人”。尤在泾与汪氏观点相近:谓“振寒,振栗而寒也。脉微为阳气虚细为阴气少。既下复汗,身振寒而脉微细者,阴阳并伤,而内外俱虚也,是必以甘温之剂,和之养之当矣”。李培生谓此“病属阴阳两虚,法宜阴阳双补,方如芍琴甘草附子汤,较为适宣。此条既无吐利等里虚证,又无外热烦躁等格阳证,柯云干姜附子证,尚嫌药力太过,与证不合”。
(18)、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前两条是津伤而阳不亡,此条是阳亡而津不继,即太阳误治而成少阴也。振寒,谓振掉而恶寒,与真武汤之身振振摇同,非战栗之谓。振寒脉微为阳亡,脉细为津不继。内外俱虚者,下之虚其内,发汗虚其外也。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故前两条皆言必自愈。阳亡而津不继者,其津不能自复,故此条不云自愈。然则姜附四逆之辈,当择用矣。
山田氏云:必者,十而八九然之谓也。
(19)、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表述伤寒中风,先下后汗,阳虚阴弱的脉症。
“下之后,复发汗”是治疗过程。“振寒”与“脉微细”是症状。下、汗不当,可出现多种变证,非仅见于“振寒”与“脉微细”。必,非断定之必然,此“必”之用法,前见于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此处,必,犹如果,假设之辞。
本条“下之后,复发汗”之前,本是太阳病,症见发热、恶寒,脉浮。按仲景治 法,应当用汗法,但从《内经》至仲景时代,一般医生对汗吐下的用法尚不规范,况“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伤寒论序》), 故仲景每每遇到汗下颠倒的误治病例。
由恶寒而变化为振寒,由脉浮而变化为脉微细,而且从中还可知其证由发热变化为不发热,这是先下、后汗误治所致。本证虽表证已消失,但病证未愈,此属坏证。无热、振寒系误治后之阳虚,脉微细乃阳虚阴弱之象,证属阴阳俱虚,故仲景概括为“内外俱虚”。
(20)、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误治伤阳以致表里阳气皆虚的脉证。
太阳病,如果下后复汗,治疗失序,邪气虽去,正气也会损伤。.振寒.,就是寒冷而振慄,是表阳不足之证;.脉微细.,是里阳虚衰的脉象。病人在经过泻下与发汗后出现了表里阳气俱虚的脉证,因此仲景断为.内外俱虚.之证。阳气的根本在于肾,少阴是一身阳气之总司。表里阳气俱虚,实际上是少阴之阳已衰。
上一条为下后复汗而伤阴,这一条为下后复汗而伤阳。两条前后呼应,互相发明,论证了治疗不当可以导致伤阴、伤阳及阴阳失和的种种变证。
(21)、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个汗下乱用啊,那么下之后没有再发汗的。那么一般的要是个太阳病,如果吃了泻药,表不解,那么气上冲者嘛,那是表不解了,还可以吃桂枝汤,但是不能用麻黄汤。那么这条说的就是用麻黄汤发汗,他这个书说发汗啊都指着麻黄汤。可是下之伤其里,就是里虚了。复发汗,又虚其表。那么这样子治疗啊使表里俱虚,所以“必振寒,脉微细”,这是个倒装句。那么表里俱虚了,表虚,这个表虚不固。振寒者,就是打颤颤,他说打颤颤地怕冷,这就是虚得厉害。脉微细就说是里虚的情况。那么这个病应该怎么治,后头就有了,这个在原则上说,他说下之后复再发汗,往往造成表里俱虚,这个人起码要振寒,而脉微细的。他这个书啊,因为我们讲的太阳病,太阳病的治疗呢依法当发汗,他讲的这些。那么就是虽然讲的是太阳病,如果要是这个人汗下失法,或者是发汗不当,这都属于误治,容易造成很多的疾病的所谓逆证呀,就是治坏的病啊,那么这个呢我们研究太阳病也不得不知。但是底下这一系列方子并不都见于太阳病,这个我们要理解。底下就说了关于表里俱虚的治疗。
(22)、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上条津伤犹可复,本条表里阳气俱伤,未言自愈,提示人体阳气的重要性,故在临床治疗时,尤要注意扶助阳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