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翼远:《道德经》中"道"和"德"分别指什么?良知一种天然的道德观念。

 股与道十三篇 2022-09-21 发布于上海

《道德经》中,“道”指万物最终极、最根本,也是最普遍的规律。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具体规律,但万万千千的具体规律又可以总结为一个最为抽象的共同规律,那就是道。比如:早上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一定会西方落下。苹果一定在秋天结果。这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这就叫道。

德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就叫德。道体现于人身上,就是德。“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则是指的人为、人道,是人应当遵循的准则。

良心是一种道德,良知是一种判断,更是一种天赋。良心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对道德行为主要原则先天的认知。良知,天然本性,不学而得的智慧,就是天赋的道德观念。

人间本有其道,人们遵循自然,遵循规律,按其道而行自然可得。现实中,因为私欲,从而有下德、失德、无德等人的存在,所以人要学道立德,要设置专门的礼教、规矩。这种设定本身就是“失德”的产物。老子认为“仁义礼智信”作为统治社会的手段,也是教化世人的方法。

德是对道的认识理解和践行。所谓德,就是说人要顺应自然的本源,不能与其背道而驰,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那么就是具有德。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一般从字形学出发。"德”这个字又三个意象组成:左边的双人旁指的是行走,部首的上半部分是一个眼睛和分岔路,下半部分是心。总体看来,“德”字表达了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用眼睛观察,用心思考的意象。从中可以看出,“德”字表达了人的某种观察、导航的能力。这是"德”的基本概念。

我们现在所讲"道德"是一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所规定的理想化行为标准的程度。每个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理想化行为标准。比如在过去,守贞是女性的道德标准;而在革命时期,道德先锋是像雷锋一样的共产主义战士。这里的“道德”和老子讲的“道德”完全是两回事。在《道德经中,“道”和“德”是分开的两个概念。道是道,德是德。就像狐是狐,狸是狸一样:虽然现代汉语中“狐狸”指的是一种红毛的犬科动物,但实际上,古汉语中的“狐”和“狸”各指代不同的两种动物。

那么,老子是如何描述“德”的呢?《道德经》里说,“道生之,德畜之”、“上德若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畜是养护,谷是凹下去的地貌,而“德”具有深远的属性,与“物”的浅显是截然相反的。可以看出,“德”与“物”是不同的:“德”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客体(物);相反,德是一种能力,施于客体,养护万物。

“德”和“道”有着很微妙的异同。“德”和“道”一样,无法言说,只能心领神会。然而,“道”是没有行为主体的,所谓“道法自然”。而“德”是有行为主体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德”是偏旁是双人旁。如果“道”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规律的话,“德”指的就是人观察、领悟、配合“道”的能力。

用舞蹈作比喻的话,“道”就是舞曲,而“德”就是舞者聆听舞曲的韵律并随之起舞的能力。当然,舞蹈不是一个人跳的,人必须与节奏和其他舞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舞蹈。这种领悟舞步的能力只能在实际的舞蹈过程中领会,而不能被言语描述:舞者不可能让音乐停下把音符“抓取”出来分析,也不可能让人的舞蹈动作定格并加以描述。舞者更不能强迫音乐顺着自己的舞步。他只有让身体“配合”舞曲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那时候诸侯争霸,民不聊生。他提出“以德治国”、“无为而治”的概念,也是希望止息战乱,天下太平。

其次,在生活层面上,“德”是一个形而上概念,指的还是人领悟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运行规律,以配合它们运作的能力。所谓“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有修为的人(君子)有一种深厚的能力,叫作“德”,使得他得以领悟并配合(载)人事物的运行。进一步说的话,所谓一个人有“厚德”,就是他不抗拒外界,不把自我与外界对立。正所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赤子就是婴儿,而婴儿有几个特点使其有“厚德”:首先,婴儿没有接受教育,因此没有自我,也没有主客体的概念,世界在婴儿眼里是不分你我,浑然一体的;其次,婴儿是柔弱的,无法抵抗外界对他的影响,但也恰恰是因为他对外物没有威胁,毒蛇猛兽才不侵害他。具体到生活层面的话,“德”要求一个人对像婴儿一样,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无所抗拒,对周遭的人没有分别心。在有德之人看来,他不是任由外界摆布的傀儡,而外界也不是他必须控制、统制的对象。

看那骑在马背上的人:是人控制着马,还是马控制着人?好的骑手知道,骑马时,人马一体。人没有刻意控制马,反之亦然。相反,人和马相互信任,才能使骑马得以可能。这里的信任,就是“德”在骑马这一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生活中的其他事务都遵循着相似的规则。人和他的社交、工作、爱好,都存在着一种“人和马”的关系。如果他起了分别心,就会倾向于刻意控制自己的伴侣、同事、生活习惯,要求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这样的做法无疑会使彼此之间产生不信任感,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种社会关系上的冲突。相反,如果他充分信任他人,从长期来说是有益的。或许在个别情况下他会蒙受损失和欺骗,但从演化论的角度看,他中长期的各种事务会进行得更加顺利而游刃有余。

有“德”的人,他对待一切以德,包括自己:他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道”,即自己的需要、性格、身体状况、行为规律、社会地位等客观条件;他也知道怎么让自己的主观意志配合自己的客观条件,使自己获得最好的发展。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德指的是遵循人道者,按自然规律行为处事的人;下德也是有违人道,强逆大道自然的人,这种人也就“无德”了。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达摩为第二十八代祖师。正当中国南北朝时代,印度佛教衰微,菩提达摩说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遂渡海东来,到达广州,与南朝的梁武帝萧衍见面。梁武帝是当时信奉宗教的皇帝,见到达摩祖师后,梁武帝对达摩祖师说:“我广造寺宇,度众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不遗余力。凡此种种,有何功德?”达摩祖师回答:“并无功德。”梁武帝追问:“为何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你不过干了几件好事,这实际算不了什么功德。”梁王的行为实际上是有意的做这些事情,其目的和做生意没分别,这种做法让功德变得有限,真正的功德是真正无私的,也只有无私才能无限,所以达摩祖师才说梁王没有公德。

生在人世间,无论是自然道,还是人间道,还是这个已经本人为刻意更改的世间,我们都要遵循其道,因为既来之,则安之,只有如此,才能“得道”。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就是让我们的行为合乎"道",而顺应「道」所发生的行为,就是「德」。发生非「德」的行为,人是要付出代价,大的是「人祸」,小的是挫折、失败……

所以,《道德经》中告诉人们,要懂得认识「道」,并顺「道」做事,就是「德」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