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营养】糖尿病患者“护心”的4条饮食建议——2022ADA年会

 江海博览 2022-09-22 发布于浙江

作者:王序

图片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注册营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医师,从事营养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1项,共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代谢性疾病领域权威期刊J Clin Endocrinol Metab、Diabetes & Metab、Atherosclerosis上发表论文4篇。

文章来源:粤营养越健康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和进展与机体其他诸多的器官及系统息息相关。例如糖尿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心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合并心肌病等。而罹患心血管系统疾病后,由于病情和药物的使用又可能加剧血糖水平的波动,心血管事件也是糖尿病主要致死原因(约占70%)。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护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谈起糖尿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营养与饮食总是跑不掉的话题。心血管系统疾病有5种常见(传统)的危险因素,分别是血脂异常、血压升高、糖尿病、超重肥胖与吸烟,而前4种都与营养膳食密切相关,所以如何“健康的吃”便成为了疾病预防的重头戏。

在今年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来自明尼阿波利斯心血管研究所的心血管专家Dr. Michael Miedema就针对“糖友们”总结出了4条关于饮食“护心”的建议。事不宜迟,快来一起讨论讨论吧~

图片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1. 多吃蔬果,每天5份

这句话就像妈妈的唠叨般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可能还有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每天吃多少蔬果才是合适的?

去年,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炳长教授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循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与死亡率:来自美国男性和女性的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纳入26项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的原创性研究。

图片

我们从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总死亡风险曲线可以看到,这项总共纳入近200万成年人的研究表明,水果和蔬菜的高摄入量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即每天食用5份水果和蔬菜与最低死亡风险相关而每天吃5份以上并不会增加额外的益处。与此同时,该研究还指出,每天摄入2份水果和3份蔬菜(每份80克,约一个棒球大小)可能是延长寿命的最佳用量与组合。


图片

无独有偶,西湖大学郑钜圣教授与欧洲8个国家的40多位营养学家一起,通过团队合作,共检测分析了来自10000多个新发2型糖尿病病例和13000多个健康对照的血液样本,从血液营养标志物的角度阐述了多摄入蔬果有利于预防2型糖尿病。研究也通过统计分析推论出,每天多摄入66g蔬果,将会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25个百分点。

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准则八条”中的准则三也提到要“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具体来说就是推荐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推荐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图片
(图片来自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挑选和进食水果时需要特别注意,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水果并控制每天的食用量,具体可点击链接阅读糖友的'水果规律'--快来get新技能!

2. 无需害怕所有的脂肪,加工肉才是“罪魁祸首”

脂肪导致心血管疾病这一观点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分析了受调查的7个国家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与各国脂肪摄入量,得出了脂肪有害心血管健康的结论。而进入21世纪后,一些基于大规模人群队列的研究结果却并不支持这一结论。

如下图所示的,一项基于著名的美国“护士健康研究队列”,共纳入77878名女性研究对象,随访22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膳食脂肪摄入更多的人,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不会比摄入较少的人更高。

图片
此外,有其他研究也陆续发现,牛奶(非乳饮料)以及巧克力这些脂肪含量不算低的食物对于心血管健康是无害的。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市售的许多打着乳制品旗号,实际上是蛋白质含量很低的含糖乳饮料,这些饮品并非无害。想掌握更多的奶类选择技巧,点击链接查看:【世界牛奶日——会看标签】。

图片

而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另一篇文章则指出,即使是红肉,只要保证是新鲜的,且通过正常烹饪的话,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真正能够大幅度提高这一风险的则是“超加工”肉类,例如培根、香肠、腊肉等。

当然我们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反式脂肪的摄入是要尽量避免的既往研究证据表明,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明确会提高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一般来说,天然食物中较少含有它的身影,其主要来自氢化油,最爱“躲藏”于以下食物当中,尤其是“糖友们”和冠心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谨慎选购:

①高脂肪的预包装零食:饼干、蛋黄派、奶油泡芙等;

②高脂肪的烘焙食品:奶油蛋糕、奶油面包、起酥面包等;

③油炸食品:油条、汉堡、方便面、薯条薯片等;

④添加了“植脂末”或“奶精”的食品:珍珠奶茶、咖啡伴侣等。


图片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3. 吃肉优先选择鱼类

上述几项研究为脂肪和红肉“拨乱反正”,至少现有的研究证据认为他们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但是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有没有哪些食物中的脂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益处呢?另一项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共纳入42万人以上、随访时长达到8.5年的研究可以供您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以吃鱼为主要蛋白质和脂肪来源的人群(下图橙色方块代表,红框圈出)其各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是最低的,甚至优于素食者(绿色方块代表)


图片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的2022年度饮食榜单又一次出炉,在总体最佳饮食榜单中,地中海饮食继续拔得头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地中海饮食的知识,点击查看【地中海饮食)。
图片
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才是谷类。从这一点上来看,上面讲到的这项研究部分验证了地中海饮食对健康的益处,也提示我们在选择肉类时应优先选择鱼肉。

 “平衡膳食准则八条”中的准则四也提到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具体是这样推荐的: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推荐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动物性食物总量120-200g,相当于每周摄入鱼类2次或300-500g、畜禽肉300-500g。

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我们认为鱼类摄入量所占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和频次可以适当再提高一些。

图片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4. 无需额外吃保健品和各种营养补充剂,吃健康均衡的食物就够了

我们日常是否需要服用保健品或是各种营养补剂,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尤其是对于罹患慢性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来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

不少人认为鱼油对于心血管健康有诸多好处,而Miedema教授在大会上引用了6个中性的、质量控制较好的大规模研究后指出,鱼油的补充并不能给心血管的健康带来额外的获益例如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指出,每日补充1克的n-3脂肪酸(包含465毫克的EPA和375毫克的DHA)并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图所示)。

图片
此外,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获益和风险也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一篇汇总分析在2018年发表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35项新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可能降低卒中风险,但补充烟酸可增加全因死亡的风险,而应用常见的维生素补充剂,包括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均对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结局并没有显著的益处。此外,没有一种补充剂对全因死亡有显著影响。

最后Miedemai教授再次强调:日常进食新鲜的、健康的食物,并做到食物多样化、搭配合理就够了,不需要额外服用保健品或营养补充剂,更不要去吃超加工食品。

参考文献:

[1] Wang DD, et.al.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nd Mortality: Results From 2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of US Men and Women and a Meta-Analysis of 26 Cohort Studies. Circulation. 2021;143(17):1642-54.

[2] Zheng JS, et.al. Association of plasma biomarkers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with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EPIC-InterAct case-cohort study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BMJ. 2020;370:m2194.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国营养学会编著

[4] Micha R, et.al. Red and processed mea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roke, and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10;121(21):2271-83.

[5] ORIGIN Trial Investigators, et.al. n-3 fatty acid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dysglycemia. N Engl J Med. 2012;367(4):309-18.

[6] Jenkins DJA, et.al. Supplemental Vitamins and Mineral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JACC Focus Seminar. J Am Coll Cardiol. 2021;77(4):423-36.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