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患者,男性,62岁,腹痛 【影像所见】 腹主动脉紧邻双侧髂总动脉分叉上方梭形增宽,长度约为[ ]cm,最宽处约为[ ]cm,双侧髂总动脉未被累及,瘤壁见多发不连续小斑片状钙化,瘤腔内见低密度附壁血栓。 【诊断意见】 梭形腹主动脉瘤(肾动脉以下型)伴附壁血栓 标识如下: 腹主动脉瘤 【定义】 腹主动脉直径大于3cm要高度怀疑动脉瘤,大于5cm或直径超过病变近端主动脉管径的1/3以上可确诊;腹主动脉瘤的长度可局限也可广泛性增粗或变形。 【分型】
【影像检查】 增强CT能够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部位、长度以及与肾动脉、主动脉分叉之间的关系,有无附壁血栓,血管有无钙化,动脉瘤有无破裂或者先兆破裂 增强CT的主要目的,主要的是观察有无破裂或者先兆破裂。 【动脉瘤破裂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主动脉瘤伴腹膜后血肿,血液可蔓延至腹膜后腔,包括双侧肾周、肾旁间隙、腰大肌、腹膜。急性出血为高密度,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减低呈低密度。CTA应该注意有无对比剂的外渗,渗出到动脉瘤的血栓部位还是腹膜后腔。 先兆破裂,主要表现为: ①动脉包含征----当腹主动脉后壁紧贴椎体,呈遮盖效应; ②原有环形钙化的管壁出现新的不连续; ③高密度新月征---平扫时,血栓内出现密度增高且边界清楚的新月形。 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的两点临床表现:①直径>7cm,同时表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②直径3cm的腹主动脉瘤突然增大,最大径线年增大率≥10mm。 少数病例可出现动静脉瘘,破入下腔静脉者平扫见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在某一段相连,且腔静脉突然增粗,在动脉期下腔静脉同时显影或肾静脉明显扩张,肾静脉高压表现为肾周静脉侧枝循环形成。 有些还可以发生肠瘘,主要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升段,表现为增强时对比剂外渗至肠道。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性、霉菌性、感染性、炎症性腹主动脉瘤影像特点略有不同,当短期内变化快时,首先应当考虑霉菌性腹主动脉瘤。 参考资料 刘军泉.基层医院24例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和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084-2085. 农剑波,李耀波.15例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价值和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35):117-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