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踏浪式朗读+微电影 ——“超级语文课”的思考(6) 1.山东电视台“超级语文课”上周日(18日),蒋婷婷、李佟两位老师执教的《迢迢牵牛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人分别以“朗读”“拍摄微电影”展开教学,设计是有创意的,实践是踏实的。课堂上学生神情专注、兴趣盎然。 这两个教学设计可借鉴、可模仿,且将会产生很好的辐射效应。 2.李佟老师以“快板”形式导入,运用“踏浪式”朗读的方式,强化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使得学生在短短的二十分钟时间,达到了朗读娴熟甚至基本背诵的效果;蒋婷婷老师运用“微电影”的创意,让学生对诗歌的文字进行联想、想象,构思画面、创设情境。 这两节极有“创意”的课,值得点赞。 3.课堂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场所,两节课的创意完全吻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创意完全融合了听、说、读、写等多种手法,打通了语文学科与学生现实生活的世界。教师运用课文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堂上诸多“超级”要素,得到了体现。 4.我想,如果删繁就简把他们两人的课“合二为一”,李佟老师删去后半部分讲析“主题、手法”等内容;蒋婷婷老师在“微电影”的设计操作上,可以展示其它现有的“微电影”案例,多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支架”,铺设可跨越的“台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迢迢牵牛星》可以分成几个画面?②每个画面有哪些景物?③哪几句诗歌可以呈现“特写”画面?④哪几句诗中具有对话的故事情节?),那么,这堂“组合”后的课,前者落实朗读,后者展开创意,应该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语文课”——“踏浪式朗读”+“微电影”。 5.期待着老师们在此基础上实践探索,创新发展。 【注】山东卫视“超级语文课”(18日)20:40《迢迢牵牛星》可以回放。 ![]() ![]() 天天语文每天陪伴你 欢迎收听、收看、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