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单元大单元教学第三课

 小赵作文 2022-09-23 发布于重庆

通过第九课古诗三首的学习,孩子们对这单元的主题更加明晰,知道了我们即将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也是从观察对象、观察到了什么,怎么观察的,观察时的心情感受,这四个方面去进行。

开课,回顾表格,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接着出示活动一: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叶圣陶爷爷观察到了什么?

预设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通过默读,完成整篇文章内容的建构。当孩子们默读结束后的分享,预设得过于乐观。孩子们首先找出的是叶子。脚的部分说得七零八落。有孩子直接说到了脚,有的孩子说到了触着墙的和没触着墙的,有的孩子说到了爬的过程的。这个地方需要进行梳理。关于脚的位置、样子的第3自然段则出现概括不完全的现象。

第一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直接被孩子们忽略了。不过,这一处稍一提醒就明白了。

活动二,探寻脚的秘密。

整体感知的时候,在写脚的这些段落停留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自然就先去探寻脚的秘密。对于孩子们最弄不明白的第三自然段,给出了图片支架。

读句子,我们觉得清楚明了。那我们真的明了吗?我们能画出来吗?孩子们不是很确信。我降低了要求,出示图片让他们判断,看看与书上 描写符合吗?说出不符合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真的被叶圣陶爷爷观察细致,表达准确惊讶到了。

这个难点解决了,后面的怎么往上爬对于孩子们来说完成得比较容易。自己圈画关键词,借助关键词来说一说。

这里孩子们不容易圈画到的就是“变”这个动词。其实关于这个动词舍还是留,我们年级也出现了争论。最终大家决定保留。理由是:触着墙,变成小圆片才能巴住墙。如果把“变”字去掉了,那是触着墙就“巴”住了?这明显就不精准了。通过对一系列动作的捕捉,连续观察的过程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并由此延伸到第五自然段: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这句话中的“相当”“休想”让孩子们纷纷有话说。有个同学还联系了上文的“紧贴”来理解相当牢固。他们发现叶圣陶爷爷可不光是用眼睛看,还用手拉过的。调动多种感官来观察对象,就有了实实在在的例子。

不过,这句话出现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和没触着墙的进行对比。叶圣陶爷爷用“萎了”这个词语来形容没触着墙的脚。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干枯?枯萎?萎缩?孩子们有点迷糊。我说:今年重庆很热,花园里的草都( )。树上的叶子因为缺少水分,已经(    )干枯了。

再请同学们读这个句子: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孩子们恍然大悟,这里的“萎”是“萎缩”的意思,下文写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而干枯、枯萎都是能看见的,虽然没有了生命,但是它还在那里。

叶圣陶爷爷真的是高手,一个字,就把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交待得清楚明白。

最后,回顾这个过程,叶圣陶爷爷观察到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孩子们站起来说得头头是道。

经历这样的过程,第2自然段的学习就变得非常轻松了。孩子们自主阅读,思考“观察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观察得仔细?从哪些地方你看到了用词准确?”

孩子们全班交流,很容易地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活动四,则是感知叶圣陶爷爷形象的表达。再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地方表达很形象?是孩子们自由交流的时间。再第一个观察表中主问题的统领下,品读词句,孩子们对文中形象的表达也是印象深刻。

学习完了这一课,就布置做好自己的第一则观察日记。确定观察对象,观察到了什么(定你具体想要进行对比参照的点),然后试着学习叶圣陶爷爷把观察到的写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