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140:圣人们到底看破了什么

 新用户17779036 2022-09-23 发布于江苏

导读
道家圣人关尹子讲的哪句话,和佛家心经的中心思想一致?圣人知一而不化,该怎样理解?得道的圣人为什么能够看破生死、得失、荣辱和爱恨?看破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们普通人又为什么看不破,自寻烦恼,自欺欺人?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一起精读《关尹子》釜篇的第六章,先读经文。
关尹子曰:万物变迁,虽互隐见,气一而已,惟圣人知一而不化。
01
关尹子告诉我们说:
天下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停的变化和迁移之中,虽然有时候隐形而不可见,有时又显形而变得可见,不停地相互转化,但本质上都是原始一气而已。
只有体道、悟道、与道合一的圣人,能够洞察领悟万物本源相同,而不让自己的心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
关尹子的这段话非常短,本质意思还是在告诉我们,世界是万变的,但是万物是同根同源的。
其实本质还是在讲庄子的齐物思想,也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02
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的我们认为的存在都不常在,都注定要变,所有的存在都要消失,
而所有的消失也不是彻底的消失,还会在某个时间点重新显现,换个面目而已。
万物表面上是不同的,但源头和归宿是相同的,内在的本质是相同的。
其实,关尹子的这段话跟佛家《心经》当中的表述虽然不一样,意思是不是基本差不多?
佛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们可以来看,万物变迁不就是诸法空相吗?关尹子讲的“虽互隐见,气一而已”,不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吗?
佛陀的话,关尹子的话放在一起,我们能琢磨透了,消化好了,就能够让我们真正做到看破。
03
我们认为的生就是关尹子讲的现,我们认为的死就是关尹子讲的隐,是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消失。
生是一气现人形,死是人形归一气。生而必死,死而必生,所谓的生死都不过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而已。
如果咱们能够领悟,并且真正相信生而有死,死而有生,无生无死,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不就会减小了吗?甚至能够做到彻底消失了吗?
我们想想看,这不就是因为看破而放下,再因为放下而自在嘛?
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天天挂念的,最放不下的得失、荣辱、爱恨,本质不也是一样的吗?也都是无常的。
此能生彼,彼能生此,不停变化,循环往复,没完没了,本质上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得失荣辱,也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小段而已。
04
我们理解了这个意思,读懂了关尹子的话,有没有感觉就是一张无形的太极图。
阴能生阳,阳能生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我们再想想看,这跟老子在《道德经》当中讲的“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不是一样?
也就是说,咱们普通人害怕的那个东西不绝对存在,我们想得到、想占有的东西也不绝对存在。你怕的东西它会消失的,得到的东西也注定要变的。
咱们之所以会焦虑,会痛苦,不就是因为看不破吗?
我们想让注定要消失的东西永远存在,我们心里不接受人事物注定要变化的这样一个铁的事实。
我们看不懂失而后得,得而后失;荣而后辱,辱而后荣;爱而后恨,恨而后爱的变迁和相互隐现。
我们把暂时存在的幻相,当成了真相,于是就是自己骗自己,自己折磨自己,自己伤害自己。
05
圣人也要面对生死,也要面对得失,也要面对荣辱甚至也要面对爱恨。
但是跟我们不同,他们看得清,看得透,看得破,知道死了会生,生了会死,好了会坏,坏了会好,而且不管万事万物怎么变化,都离不开始的真一之气。
现象是变化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他们能够处变不惊,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生而不喜,死而不忧。
心如止水,他们就拥有了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平静与自在。
06
我们可以想想看,圣人做到的这种境界,不就是佛陀在《金刚经》当中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吗?不管外部的现象在眼前怎么变,自己的心如如不动。
不就是《心经》当中佛陀讲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吗?
我管你生还是死,它都是在变化,都不绝对的,都是隐而现,现而隐的,跟它较劲干什么呢?在乎它干什么呢?
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不就做到了老子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吗?
所以,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变,而看不到变背后藏着那个不变,我们还没算真正悟明白,没有真正悟透。
看透了万物背后那个没有区别的一,也就是完全相同的本质,看透了生灭背后的无生无灭,得失背后的无增无减,我们就算达不到圣人的那个境界,烦恼也会成倍地减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