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枢·四时气 第十九注解

 yinweiming77 2022-09-23 发布于上海

篇名与要点:本篇着重论述一年四季之中,自然气候的变化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因而邪气伤人所产生的病变也随之而异。所以针刺治疗的原则,虽皆以掌握气穴为主,但必须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以及病变的特点,而选用适当的穴位,采取不同的刺法。因以《四时气》名篇。——本篇与《本输》所述的内容,虽有小异之处,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一、论述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指出针刺治疗时,要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穴位,掌握进针的深浅和手法。二、列举了温疟、风水、飧泄、转筋、水肿、着痹、疠风等病的针刺治疗方法。三、对六腑病的病理变化与针刺治疗方法,作了简要的说明。

灸刺的因时制宜原则:所谓灸刺的因时制宜原则,指的主要是临床灸刺治疗疾病时,其灸刺方法因季节差异而不同。更具体地说,也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各自有其不同的针刺治疗法则。

四时,即四季;,气候、节气。本篇主要阐述如何利用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来调治人体的各种疾病。

  一、论述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指出针刺治疗时,要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穴位,掌握进针的深浅和手法。
  二、列举了温疟、风水、飧泄、转筋、水肿、着痹、疠风等病的针刺治疗方法。
  三、对六腑病的病理变化与针刺治疗方法,作了简要的说明。

精读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精读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100.灵枢·四时气 新解析1/1----1/2---1/3----1/4---1/5---1/6--

四时气 第十九——1---2-

黄帝内经顺时养生——1----2---3---4---5---6---7----8----9===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黄帝问岐伯:四季气候各不同形,百病又皆生于气。那么,施用针灸疗法时,有没有定规?)——(黄帝问岐伯说,四季气候各不相同,各种疾病的发生大都与四时的气候有关,针灸缪刺的方法,也因各个季节的气候而各不相同,其中有什么规律呢?)黄帝问岐伯说,四季气候各不相同,各种疾病的发生大都与四时的气候有关,针灸缪刺的方法,也因各个季节的气候而各不相同,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歧伯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荣,必深以留之。(岐伯回答说:四季气候各有特点,针灸疗法要以得气穴为原则。譬如,春季要取经络、血脉和分肉间的穴位,对重病患者要深刺,病轻者要浅刺。夏季要取血气过盛经脉的孙络,或者浅刺皮肤与分肉间。秋季要取经脉五输穴的输穴,病邪在六腑则要取六阳经的合穴。冬季要取经脉的井穴和荥穴,且要深刺并救留针。)(岐伯回答说,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灸刺的方法,也是要以这一季节的气血特点为依据的。因此,春天灸刺,宜取经脉、血脉和分肉之间的气道,病重的用刺深法,病轻的用刺浅法;夏季针刺应取在这一季节偏盛经脉的孙络,或者用只刺透皮肤而到达分肉之间的浅刺法;秋季应取经脉的输穴,病邪在六腑就取六阳经的合穴;冬季宜取所病脏腑对应经脉的经穴和荥穴,而且一定要深刺并留针时间长些。)——(黄帝问岐伯说,四季气候各不相同,各种疾病的发生大都与四时的气候有关;当然针灸缪刺的方法,也会因各个季节的气候而各不相同,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岐伯回答说,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与之对应的灸刺方法,自然也是要以这一季节的气血特点为依据的。因此,春天灸刺,宜取经脉、血脉和分肉之间的气道;病重的用刺深法,病轻的用刺浅法。夏季针刺,应取在这一季节偏盛经脉的孙络,或者用只刺透皮肤而到达分肉之间的浅刺法。秋季针刺,应取经脉的输穴而刺;病邪在六腑的,则就取六阳经的合穴。冬季针刺,宜取所病脏腑对应经脉的经穴和荥穴,而且一定要深刺并留针时间长些。)岐伯回答说,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灸刺的方法,也是要以这一季节的气血特点为依据的。因此,春天灸刺,宜取经脉、血脉和分肉之间的气道,病重的用刺深法,病轻的用刺浅法;夏季针刺应取在这一季节偏盛经脉的孙络,或者用只刺透皮肤而到达分肉之间的浅刺法;秋季应取经脉的输穴,病邪在六腑就取六阳经的合穴;冬季宜取所病脏腑对应经脉的经穴和荥穴,而且一定要深刺并留针时间长些。)(【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歧伯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1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23,必深以留之。

【译文】黄帝询问岐伯说:那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百病的生成,各有不同的原因,针灸治疗的道路,是根据什么来决定呢?岐伯回答说:四季之气对人的影响,反映在身体上为各有一定的发病部位,针灸治疗的道路,要根据四季之气和经穴的特点来决定。因此,春季针灸治病,可取用经脉络脉、分肉之间的穴位,病重的深刺,病轻的浅刺;夏季可取用阳经、孙络上的穴位,或取分肉之间的经脉,用穿过皮肤的浅刺法;秋季可取用各经的腧穴,如果病邪在六腑,可取用手足阳明经的合穴;冬季可取用各经的井穴和荥穴,一定要深刺并且留针。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四季取穴的原则,四时之气,各有所在,故春取经脉于分肉之间,夏取阳经孙络分肉皮肤,盖春夏之气从内而外也。秋取经腧,邪在腑,取之合穴,此秋气之复从外而内也;冬取井荥,必深而留之,谓冬气之藏于内也。此人气之出入,应天地之四时,是以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1.四季取穴的原则

(温疟、风水、飨泄、转筋四病的针刺治法)

  温虐汗不出,为五十九痏,(温疟病,没有汗出症状的,可用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进行治疗。)风□肤胀,为五十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患风水病肌肤肿胀的,可以用五十七个治疗水病的腧穴治疗,如果是使用针刺放血的治疗方法,就应该将该穴位的恶血放干净。)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脾胃虚寒所致的飧泄证,应该取三阴交,使用补的手法,再补阴陵泉,都要久留针,直至针下有热感的时候才能起针。)(对于没有汗出症状的温疟病患者,要取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  对于肌肤肿胀的水病患者,要取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腧穴。针刺皮肤穴位去除淤血,要将恶血排放干净。--  对于脾胃虚寒的飧泄病患者,要用补法治疗,先取三阴交穴,再向上取阴陵泉穴。都要久留针,直至针下有热气运行为止。 )(温疟病,没有汗出症状的,可用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进行治疗。  患风水病肌肤肿胀的,可以用五十七个治疗水病的腧穴治疗,如果是使用针刺放血的治疗方法,就应该将该穴位的恶血放干净。  脾胃虚寒所致的飧泄证,应该取三阴交,使用补的手法,再补阴陵泉,都要久留针,直至针下有热感的时候才能起针。)(【原文】温虐汗不出,为五十九痏1,风肤胀,为五十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2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译文】患温疟病不出汗的,治疗可取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患风水病皮肤浮肿的,治疗可取用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腧穴,若皮下有淤血,都应针刺放血。患饭后泄泻病,治疗可取用三阴交穴,用补法,上刺阴陵泉,都长时间留针,等到患者感觉针下发热才可以止针。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外邪致病的治疗方法,温疟者,得之于冬中之风寒,邪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是以汗不出,则邪不能去,当刺五十九痏。风水病,以水为疾也。因汗出遇风,风水之邪,留于皮肤而为肿胀也。盖邪在皮肤,当从肤表而出。脾为湿土,乃阴中之至阴,脾气虚寒则为飧泄,故当补三阴之上,刺阴陵泉,皆久留之,候热气行至乃止。——2.外邪致病的治疗方法

无风水肿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法:经文里,“无风水肿病”又叫做“徒瘃”,指的是此类水肿病,与风水相比较,只有水气而没有风邪。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转筋病,其部位在外侧就取阳经的穴位针刺,在内侧就取阴经的穴位针刺,都使用火针针刺。)(翻译过来说的是:临床见到温疟病,如果没有汗出症状的,则可用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进行治疗。临床若见到患风水病肌肤肿胀的患者,则可以用五十七个治疗水病的腧穴治疗;如果临证治疗此类患者,采用针刺放血的治疗方法,那就应该将该穴位的恶血放干净。临床见到脾胃虚寒所致的飧泄证患者,针刺时应该取三阴交,使用补的手法,再补阴陵泉;都要久留针,直至针下有热感的时候才能起针。临床对于转筋病,如果其部位在外侧就取阳经的穴位针刺;而如果其部位在内侧,则就应该取阴经的穴位予以针刺,且都使用火针针刺。)徒□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筒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必坚。来缓则烦悗,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只是水肿病而没有风邪的,先取环谷穴(即环跳穴)之下三寸的穴位,用铍针刺,然后用中空如筒的针刺入,将水抽出后放掉,反复进行几次,抽空其中的水,然后用布带将腰腹部捆束。如果束得过松就会使患者感到烦闷,绑紧就能舒适、安静,每隔一天治疗一次,直到水肿退尽为止。同时服用通闭的药物以利小便,防止再肿。就在开始针刺的时候服药,用了药物不要进食,刚吃过饭也不能服药,并保持饮食清淡,不能食用伤脾助湿的食物,这样的治疗及饮食,要坚持一百三十五天。)(对于手臂和腿足的转筋病患者,发病部位在外侧就取阳经的穴位,在内侧就取阴经的穴位,都必须用火针疗法。---对于没有风邪只是腹部水肿的患者,要先取脐下三寸的关元穴,用铍针刺治。针刺后用竹管插入针孔放水,反复进行直至积水排尽,然后将腰腹部用布带捆束。捆束过松就会使患者感到烦闷,绑紧一些就会感觉舒适安静。每隔一天治疗一次,直到水肿退尽为止。再给患者服用疏导小便的药物,要在开始针刺时就服药,刚刚服用药物不要进食,刚刚吃过饭不能服药,忌食伤脾生湿的食物。这种治疗和膳食调养,要连续保持一百三十五天。)(翻译过来意思是说,仅是水肿病而没有风邪的一类水肿病,临证施针时治疗时,先取环谷穴之下三寸的穴位,用铍针刺;然后再用中空如筒的针刺入,将水抽出后放掉,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再抽空其中的水,然后用布带将腰腹部捆束。若束得过松就会使患者感到烦闷,而绑紧就可使得患者感到舒适、安静;上述治法每隔一天治疗一次,直到水肿退尽为止。同时配合服用通闭的药物以利小便,防止再肿。关于服药,一般就在开始针刺的时候服药,用药物之后则不要进食;刚吃过饭也不能服药,并保持饮食清淡,不能食用伤脾助湿的食物。这样的治疗及饮食,要坚持一百三十五天。)(转筋病,其部位在外侧就取阳经的穴位针刺,在内侧就取阴经的穴位针刺,都使用火针针刺。  只是水肿病而没有风邪的,先取环谷穴(即环跳穴)之下三寸的穴位,用铍针刺,然后用中空如筒的针刺入,将水抽出后放掉,反复进行几次,抽空其中的水,然后用布带将腰腹部捆束。如果束得过松就会使患者感到烦闷,绑紧就能舒适、安静,每隔一天治疗一次,直到水肿退尽为止。同时服用通闭的药物以利小便,防止再肿。就在开始针刺的时候服药,用了药物不要进食,刚吃过饭也不能服药,并保持饮食清淡,不能食用伤脾助湿的食物,这样的治疗及饮食,要坚持一百三十五天。)(【原文】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1刺之。

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2针之,已刺而3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必坚。来缓则烦悗4,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译文】手足外侧转筋,取手足外侧的阳经刺治,手足内侧转筋,取手足内侧的阴经刺治,都用焠针。

患水肿病,针治先取脐下三寸关元穴,用铍针针刺它,针刺后用竹管插入针孔放水,反复进行,使水排尽,必使肌肉坚硬。针刺时,一定要急刺,刺得缓慢,病人就会觉得迷惑不安,刺得快,病人就会很平静。每隔一天针刺放水一次,直到水尽为止。同时配合服补药,在针灸开始时服用,刚吃完补药不要进食,刚进完食也不要服补药,还要不吃水肿病禁忌的食物一百三十五天。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脾胃虚寒水溢肉理的问题,土位中央,主灌溉四旁,土气虚则四方之众水,反乘侮其土而为水病也。夫谿谷有至百六十五穴会,肉之大会为谷,大会者,手足股肱之大肉也。环谷者,取手足之分肉以泄其水也。水肿于肌肉则浮而软,水尽则肉必坚矣。饮闭药者,谓水乃尽,当饮充实脾土之药,勿使水之复乘于肌肉也。方刺之时,欲使水尽出于外,故徒饮之。盖脾主肌肉,水病之因本于脾,脾水尽而后能土气充实也。夫饮入于胃,上输脾肺,食气入胃,淫散于肺肝,饮食并入,籍三焦之气,蒸化精微,济泌别汁,中焦气虚,则水谷不能分别也。是以方饮无食,方食无饮,盖言土气虚而水聚于中者,由三焦元气虚也。三焦者,通会元真于肌腠,三焦元真之气虚,则肤腠空疏而水溢于内也。无食他食者,惟食谷食以养土气也。土之成数在十,而分别旺于四时八节,调养一百三十五日者,逾九节候而土气复也。——3.脾胃虚寒水溢肉理的问题

着痹及疠风的特点与各自治法:着痹与疠风(也就是所谓的麻风病)是临床常见的两类疾患。关于此两种疾病的特点及各自不同的治疗方法,经文对此有专门描述。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湿邪为主的邪气造成的着痹长久不愈,是寒湿邪气久留体内所致,使用疾进疾出的针刺方法取足三里穴。)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湿邪在肠中造成肠胃不调的病证,治疗也取足三里穴,邪气盛的泻实,正气虚的补虚。)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麻风病,一般都用针刺其肿胀的部位,针刺之后,再用锋利的针刺这一部位,再用手挤按该处以压出毒气和恶血,直到消肿为止。要常食用些普通的食物,不要吃其他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对于湿邪滞留的痹症患者,如果是寒湿邪气久留不去,就要用疾进疾出的针刺方法取足三里穴。--  对湿邪滞留的肠胃不调患者,要取足三里穴,邪气盛就用泻法,正气虚就用补法。---  对于麻风病患者,要素刺肿胀部位。然后,再用利针刺治该部位,并用手按压以排出恶血毒气,直至消肿为止。治疗期间,饮食要保持清淡,忌食刺激性和油腻食物。)(翻译过来意思是说,湿邪为主的邪气造成的著痹长久不愈,这是寒湿邪气久留体内所致的疾患。临证治疗此类疾病时,应使用疾进疾出的针刺方法取足三里穴施针。至于湿邪在肠中造成肠胃不调的病证时,治疗时也应该取足三里穴;邪气盛的泻实,正气虚的补虚。而对于所谓的麻风病,一般都用针刺其肿胀的部位;针刺之后,再用锋利的针重刺这一部位,后用手挤按该处以压出毒气和恶血,直到消肿为止。另外需特别注意的是,治疗麻风病期间,要常食用些普通的食物,不要吃其他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着痹,又名湿痹,是由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邪,或夹风、夹寒、夹热,侵袭肌肤、筋骨、关节,导致气血痹阻而引起的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是临床常见风湿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长夏、寒冬季节为多见。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性别差异不大。 )——(湿邪为主的邪气造成的着痹长久不愈,是寒湿邪气久留体内所致,使用疾进疾出的针刺方法取足三里穴。  湿邪在肠中造成肠胃不调的病证,治疗也取足三里穴,邪气盛的泻实,正气虚的补虚。  麻风病,一般都用针刺其肿胀的部位,针刺之后,再用锋利的针刺这一部位,再用手挤按该处以压出毒气和恶血,直到消肿为止。要常食用些普通的食物,不要吃其他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原文】着痹1不去,久寒不已,卒2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3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译文】患湿邪的著痹病,经久不愈,常感寒冷不已,治疗用焠针刺足三里穴。以骨不酸痛为止。如患肝痹,腹中不舒服,就要取足三里穴针治,邪气盛就用泻法,正气虚就用补法。

患麻风病,应多次用针刺其肿胀部位。刺后,用手挤压针刺处,挤出其中的邪毒之气,直到肿消尽为止。平时应吃适宜的食物,不吃禁忌的食物。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风邪侵入骨节的治疗方法,盖湿邪留于骨节,故久寒不已,当取足三里,以取阳明燥热之气,以胜其寒湿也。骨干者,如木干之坚劲,是故温疟之邪,藏于骨髓,湿痹之气,留于关节,其骨如干。盖邪害空窍,而直骨坚劲,不受邪伤,即骨之酸痛,病在髓节而应于骨也。三焦之气,蒸化水谷,济泌别汁。水谷者,常并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是以肠中不便者,三焦之气虚也。三焦之部署,在胃腑上中下之间,故独取足阳明之三里穴,邪盛则泻之,正虚者补之。——4.风邪侵入骨节的治疗方法

  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腹中常有鸣响,腹中有气向上冲至胸中,喘息急促而不能久立,这些都是邪气在大肠的表现,应该针刺肓之原(气海穴)、巨虚上廉、足三里几个穴位。)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煄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此处“散于肓,结于脐”这句话也进一步说明“肓”之根本点集结在肚脐,所以窃以为肓之原当为肚脐(神阙)!)——(小腹牵引睾丸疼痛,并牵及腰背和脊骨,向上冲至心胸部位,这是邪在小肠的表现。小肠连于睾系,向后附属于脊,其经脉贯通肝肺,络于心系,所以小肠邪气盛就会出现气机上逆的表现,上冲肠胃,熏蒸肝脏,布散于肓膜,结聚于脐。所以要取肓原穴以散肓之邪气,针刺手太阴经以补肺虚,刺厥阴经以泻肝实,取巨虚下廉以祛邪气,同时又要按压小肠经脉所过之处来调和气血。)(如果患者腹中常有鸣响,腹中有气上冲至胸中,喘息急促不能久立,这就是邪气在大肠中的症状。针刺治疗时,要针刺肓之原的气海穴、上巨虚穴和足三里穴。--如果患者小腹疼痛牵引至睾丸,并牵及腰背和脊骨,向上冲至心胸部位,这是邪气在小肠的症状。小肠连接睾系,向后附属于脊,经脉贯通肝肺,联络心系。小肠邪气盛,就会出现气机厥逆,上冲肠胃熏蒸肝脏,布散于肓膜结聚于脐等症状。针刺治疗时,要取肓之原的气海穴以散邪气,针刺手太阴肺经以补肺虚,刺足厥阴肝经以泻肝实,取下巨虚穴以泻邪气。同时,要按压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以调节血气。)( 腹中常有鸣响,腹中有气向上冲至胸中,喘息急促而不能久立,这些都是邪气在大肠的表现,应该针刺肓之原(气海穴)、巨虚上廉、足三里几个穴位。   小腹牵引睾丸疼痛,并牵及腰背和脊骨,向上冲至心胸部位,这是邪在小肠的表现。小肠连于睾系,向后附属于脊,其经脉贯通肝肺,络于心系,所以小肠邪气盛就会出现气机上逆的表现,上冲肠胃,熏蒸肝脏,布散于肓膜,结聚于脐。所以要取肓原穴以散肓之邪气,针刺手太阴经以补肺虚,刺厥阴经以泻肝实,取巨虚下廉以祛邪气,同时又要按压小肠经脉所过之处来调和气血。)(【原文】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1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煄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译文】腹中经常鸣响,气向上冲顶胸部,气喘而不能长久站立,这些症状表明病邪在大肠,应针刺膏肓穴、上巨虚穴和足三里穴。

小腹牵控睾丸,连及腰脊疼痛,上冲心胸,这些症状是邪在小肠的表现。小肠连及睾丸神经,附着于脊椎,贯通肝肺,联络心系。邪气盛则厥气上逆,冲及肠胃,影响肝脏,扩散于肓膜,聚结在脐部。因此,治疗应取膏肓穴来散邪气,针刺手太阴经的穴位来上散邪气,取足厥阴经的穴位来下泄邪气,取巨虚、下廉穴来除去病邪,根据邪气所经的经络来调治。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大肠小肠传导疾病的问题,大肠为传导之官,病则其气反逆向上,是以腹中鸣响,气向上冲,喘不能久立。膏肓,即脏腑之募原,膏在上而肓在下,肓之原在脐下一寸五分,名曰脖胦,乃大肠之分,巨虚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取巨虚三里者,大肠属胃也。肓乃肠外之脂膜,故取肓之原以散之,刺手太阴以夺之,取足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小肠之邪,按其所过之经以调其气。——5.大肠小肠传导疾病的问题

呕吐噎膈病之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注解1)(如果患者经常呕吐,呕吐物带有苦水,时常叹气,心中恐惧不安,害怕有人要抓捕他,这是邪气在胆腑的症状。由此导致阳气上逆于胃脏,造成胆汁外泄就会口苦,胃气上逆就会呕吐苦水,这就称为呕胆。针刺治疗时,要取足三里穴以降胃气。如果还有胃气上逆症状,就要针刺足少阳胆经的血络,以阻止胆汁反流。要注意调节血气循环平衡,虚泻实补虚状祛除邪气。)(病人经常呕吐,且呕吐物中挟有苦水,并常常叹气,心中恐惧不安,害怕有人将会逮捕他,这是邪气在胆腑,阳气上逆于胃的病证。胆中的汁液外泄,所以口苦,胃气上逆所以呕吐苦水,这叫做呕胆。治疗应当取足三里穴来和降胃气,并针刺足少阳胆经的血络以消除胆汁反流的症状,并须根据病邪和正气的虚实状况斟酌以祛其邪气。)——(关于呕吐病,此段说的是,如果病人经常呕吐,且呕吐物中挟有苦水,并常常叹气,心中恐惧不安,害怕有人将会逮捕他;这便是邪气在胆腑,阳气上逆于胃的病证。因为胆中的汁液外泄,故而导致口苦;又因胃气上逆,所以呕吐苦水,这叫做呕胆。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应当取足三里穴来和降胃气,并针刺足少阳胆经的血络以消除月日气卜谫的痒状。根据病邪和正气的虚实状况斟酌以祛其邪气。)(病人经常呕吐,且呕吐物中挟有苦水,并常常叹气,心中恐惧不安,害怕有人将会逮捕他,这是邪气在胆腑,阳气上逆于胃的病证。胆中的汁液外泄,所以口苦,胃气上逆所以呕吐苦水,这叫做呕胆。治疗应当取足三里穴来和降胃气,并针刺足少阳胆经的血络以消除胆汁反流的症状,并须根据病邪和正气的虚实状况斟酌以祛其邪气。)(【原文】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1,恐人将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译文】病人经常呕吐,常常吐出苦水,常叹气,心中感觉忧愁不安,就象害怕有人将要抓捕似的感觉,这是病邪在胆,气逆于胃的症状。吐出胆汁就会感觉口苦,胃气上逆就会导致吐出苦水,所以称这种症状为呕胆。治疗应取足三里穴,使上逆的胃气下降,刺足少阳的血络来抑制胆气上逆,根据病症的虚实情况来祛除病邪。

如果病人饮食不入,隔膜阻塞不通,这是病邪在胃脘的症状。病邪在上脘则刺上脘之穴,抑制病邪而使上逆之气下降;若病邪在下脘,则刺下脘之穴来消散祛除病邪。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胆胃传导疾病的问题,呕有苦,胆气逆在胃也。胆气欲升,故长叹息以伸之。病则胆气虚,故心中忧愁不安。病在胆,逆在胃,木邪乘土也。胆汁通于廉泉玉英,故胆汁泄则口苦。胆邪在胃,故胃气逆则呕苦也。取足三里以下。胃气之逆,刺少阳经之血络,以闭胆逆,调其虚实以去其邪。如邪在胃上脘,则不能受纳水谷,故当抑而下之。如邪在胃下脘,则不能传化糟粕,故当散而去之。——6.胆胃传导疾病的问题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饮食不能下咽或者感觉胸膈阻塞不通,这是病邪留于胃脘的病证。邪在上脘,就用针刺的方法抑制邪气的上逆而使气下行;邪在下脘,就用散法以祛除积滞。)(关于“噎膈病”。这段说的是,患者如果饮食不能下咽或者感觉胸膈阻塞不通,这就是病邪留于胃脘所致的病证。治疗方面,若邪在上脘,就用针刺的方法抑制邪气的上逆而使气下行;若邪在下脘,则就用散法以祛除积滞。)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如果患者饮食不能下咽,胸膈阻塞不通,这就是病邪在胃脘的症状。病邪在上脘,就通过针刺抑制胃气上逆以下行。病邪在下脘,就通过针刺发散积滞邪气。----  如果患者小腹疼痛、肿胀,小便不利,就是病邪在三焦膀胱经的症状。针刺治疗时,要取足太阳膀胱经的大络委阳穴。如果发现腘窝和足背上的足太阳膀胱经络脉及足厥阴肝经孙络有瘀血结聚,就要用针刺祛除瘀血。如果小腹部肿痛向上连及胃脘,就要取足三里穴。)(小腹疼痛、肿胀,小便不利,是邪在膀胱,针刺取太阳大络,观察足太阳经之络脉与厥阴经的小络,如有瘀血结聚的,针刺以祛其瘀血。如果小腹部肿痛向上连及胃脘的,取足三里。)(关于“小腹痛肿,不得小便”之症,这段意思是说,患者如果表现为小腹疼痛、肿胀,小便不利等症,此乃为邪在膀胱所致。治疗当针刺取太阳之大络,观察足太阳经之络脉与厥阴经的小络,如果是有瘀血结聚的,则针刺以祛其瘀血;而如果是小腹部肿痛向上连及胃脘的,临床治疗当取足三里。)(  饮食不能下咽或者感觉胸膈阻塞不通,这是病邪留于胃脘的病证。邪在上脘,就用针刺的方法抑制邪气的上逆而使气下行;邪在下脘,就用散法以祛除积滞。  小腹疼痛、肿胀,小便不利,是邪在膀胱,针刺取太阳大络,观察足太阳经之络脉与厥阴经的小络,如有瘀血结聚的,针刺以祛其瘀血。如果小腹部肿痛向上连及胃脘的,取足三里。)(【原文】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译文】小腹肿痛,不能小便,这是病邪在膀胱的症状,治疗应取足太阳经的大络委阳穴。如果观察到足太阳经大络与足厥阴经小络有聚结淤血现象,而且肿势向上延及胃脘,应取三里穴针治。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膀胱传导疾病的问题,三焦下腧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也,故当取足太阳之大络小络孙络也。足太阳厥阴之络,交络于跗腘之间,视其结而血者去之。盖肝主疏泄,结在厥阴之络,亦不得小便矣。如小腹肿痛,上及胃脘,取足三里穴。——7.膀胱传导疾病的问题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人体经脉搏动脉有很多处,主要出现在手太阴、手少阴、足阳明经脉上,气口脉由于来自手太阴,因此主要是用于诊断在内的属阴的五脏的状态,而诊断阳腑的状态主要依据人迎脉。----气口脉对人体诊断很重要,当脏腑阴阳平衡与否,在气口就表现出来,因此依据气口的状态可以判决人的生死。)——(诊断疾病时看病人的面色,观察患者的眼神,就能知道正气的散失或恢复的情况;观察眼睛的颜色,可以知道病邪是存在还是已经消失。审查病人的形态、动静,再诊察气口、人迎的脉象,脉象坚实、滑利且洪大的,是病证日渐加重的表现;如果脉象软弱和缓,就是病邪将要衰退的表现。各经脉诊候的部位实而有力的,是正气旺盛的表现,三天左右就能痊愈了。气属肺脉,主候人体的阴气,人迎属胃脉主候人体的阳气。--①着痹,又名湿痹,是由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邪,或夹风、夹寒、夹热,侵袭肌肤、筋骨、关节,导致气血痹阻而引起的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是临床常见风湿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长夏、寒冬季节为多见。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性别差异不大。)(诊断疾病时看病人的面色,观察患者的眼神,就能知道正气的散失或恢复的情况;观察眼睛的颜色,可以知道病邪是存在还是已经消失。审查病人的形态、动静,再诊察气口、人迎的脉象,脉象坚实、滑利且洪大的,是病证日渐加重的表现;如果脉象软弱和缓,就是病邪将要衰退的表现。各经脉诊候的部位实而有力的,是正气旺盛的表现,三天左右就能痊愈了。气属肺脉,主候人体的阴气,人迎属胃脉主候人体的阳气。 )(【原文】睹其色,察其以1,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译文】查看病人的气色,观察其所连及的五脏六腑,就可以了解疾病存留情况,这是因为观察人的眼睛和气色,就能知道是否有病。而根据病症,听候脉象动静的目的是了解病情的轻重,诊气口、人迎之脉,脉坚而盛且滑的,表明病情日益加重;脉软的,表明病情将好转;各经脉强实的,过三天病就会好。气口之脉候阴,人迎之脉候阳。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察颜观色的问题,所谓睹其色,即是分别五行之色也。如色青者,内病在胆,外病在筋;色赤者,内病在小肠,外病在脉也。察其所以者,察其所以然之病,或病因于外,或病因于内,或病因于外而连及于内者,或病因于内而连及于外者。盖在外之皮肉筋骨,内应于六腑,六腑内合五脏,外内之病,皆本于五行之色,而五脏之血色,皆见于目,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者,静守其神,形与神俱也。——8.察颜观色的问题)(黄帝问岐伯:天地阴阳四时五运六气形势各不相同,人体百病皆生于气。那么,使用针刺术和艾灸术调治人体疾病,有没有定规呢?

  岐伯回答说:天地阴阳四时五运六气各有所在,针刺术和艾灸术的医道要旨,以调治精气运行的相应穴位为定规。譬如,春季调治人体疾病,要取经络、血脉和肌肉腠理间的穴位。对重病患者要深刺,病轻者要浅刺。夏季调治人体疾病,要取经脉精气过盛的孙络,或取肌肉腠理间的皮肤表层。秋季调治人体疾病,要取五脏经脉的腧穴。如果邪气滞留在六腑,则要取六阳经的合穴。冬季调治人体疾病,取经脉的井穴和荥穴,要深刺且久留针。

  针刺调治温疟疾病患者,如果没有出汗症状,要取调治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

  针刺调治肌肤肿胀的水病患者,要取调治水病的五十七个腧穴。如果皮肤表层络脉有淤血滞留,就要针刺排放干净。

  针刺调治脾胃虚寒的飧泄病患者,先要刺补三阴交穴,再刺补上面的阴陵泉穴。皆应久留针,直至针下有热气运行为止。

  调治肢体转筋的患者,症状发生在身体上部左侧,就取手足三阳经的穴位。症状发生在身体右侧和下半身,就取手足三阴经的穴位。针刺调治,都必须用火针刺治。

  针刺调治腹部水肿的患者,要先取脐下三寸的关元穴,用铍针刺治。针刺后用竹管插入针孔放水,反复进行直至积水排尽,然后必须将患者腰腹部用布带捆束。捆束过松会使患者感到烦闷,紧束就会感觉舒适安静。每隔一天调治一次,直到水肿彻底消退为止。再给患者服用疏通小便的汤药,要在开始针刺时就服药,刚刚服用药物不要进食,刚刚吃过饭不能服药,忌食伤脾生湿的食物。照此方法进行调治和膳食调养,要连续保持一百三十五天。

  针刺调治湿邪滞留的痹症患者,如果寒湿邪气久留不去,就要用火针刺治足三里穴。

  针刺调治湿邪滞留的肠胃失调患者,要刺治足三里穴。精气过盛则疏泻,精气虚弱则刺补。

  针刺调治麻风病患者,要素刺肿胀部位。然后,再用利针刺治该部位,并用手按压以排出恶血毒气,直至消肿为止。调治期间,患者饮食要保持清淡,忌食刺激性和油腻食物。

  如果患者腹中时常鸣响,气逆上冲至胸,喘息急促不能久立,这就是邪气滞留在大肠的症状。针刺调治时,要刺治肓之原的气海穴、上巨虚穴和足三里穴。

  如果患者小腹疼痛牵动睾丸,并引起腰背和脊骨疼痛,气逆上冲心脏,这是邪气滞留在小肠的症状。小肠脉络联系睾丸脉络,上行归入脊椎,然后贯通肝肺与心脏脉络相连。小肠精气过盛,就会厥逆上冲肠胃熏蒸肝脏,散布于肓膜结聚于肚脐。针刺调治时,要取肓之原的气海穴以散邪气,取手太阴肺经穴位以补肺气不足,取足厥阴肝经穴位以泻肝气有余,取下巨虚穴以泻邪气。同时,沿手太阳小肠经运行路线按摩以导引调节精气。

  如果患者经常作呕,呕吐则有苦味,长吁短叹不止,内心惶恐不安,就像有人要抓捕他,这是胆内邪气滞留的症状,会造成胃脏精气逆乱。胆汁外泄就会使患者口生苦味,胃气逆乱就会呕吐苦水,这就称为呕胆病症。针刺调治时,要取足三里穴以泻胆内邪气。调治胃脏精气逆乱,要刺泻足少阳胆经有淤血的络脉,以阻止胆气上逆。通过泻实补虚祛除邪气,使患者身体经脉血气循环恢复阴阳平衡。

  如果患者饮食不进,胸膈阻塞不通,这就是邪气滞留在胃脘的症状。如果邪气滞留在胃脘上部,针刺调治抑制胃气上逆,就可以使饮食下行。如果邪气滞留在胃脘下部,针刺调治就可以发散邪气。

  如果患者小腹疼痛肿胀,小便不通,就是邪气滞留在三焦经络的症状。针刺调治时,要取足太阳膀胱经的大络委阳穴。如果发现腘窝和足背上的足太阳膀胱经络脉及足厥阴肝经孙络有瘀血结聚,就要针刺排除瘀血。如果小腹部肿痛向上连及胃脘,就要取足三里穴。

  临床诊治疾病时,通过观察患者面色和神气,就可知其体内精气耗散与恢复情况。通过观察眼色,可知疾病尚存或已消退。先观察患者是否形神合一,再询问饮食起居情况,然后审察其寸口穴和人迎穴的脉象。如果脉象坚实有力且滑利,就是病势日渐加重的征候。如果脉象软弱和缓,就是病势即将衰退的征候。如果各条经脉的脉象皆坚实有力,患者不出三天就能痊愈。切按寸口穴脉象,可以判断患者手足三阴经精气虚实征候。切按人迎穴脉象,可以判断手足三阳经精气虚实征候。

 总结

  什么是中医?它不只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更是中和的医学,是一门阴阳平和的医学。在治病时,中医最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起居作息,一定要遵从于自然,否则,人就会得病。正因为如此,真正的中医治病,一定要因人、因地、因时,因为,人是活的,每个人的个体都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个活人出现的具体情况来处理。而根据季节气候的特点变化,就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

  比如,中医在对待感冒上,就分成风热型和风寒型两大类,在处理方法上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现在这个季节,人们最容易得的就是风热感冒,和暑湿型感冒。这是因为天气炎热造成的人体体温调理失调,饮食失调引起的。而这个季节最常得的病就是皮肤病,包括身上起的小红包、荨麻疹、脚气、手癣、湿疹等一系列的病,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就此写过很多篇的文章,大家不妨查阅一下。所以,本篇强调的四时气,主要讲的就是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在治病时,我们所应对的方法,尽管其主要讲的是针刺法,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医的所有治疗方法,都与四气有关。 

归纳:本篇《四时气》,主要论述的是四季不同的取穴治疗方法,四时之气,出入于皮肤脉络,而皮肉筋骨,乃六腑之外合,故百病之起,有因于在外之皮肤脉肉筋骨,而及于内之六腑者,有因病六腑之气,而及于外合之形层者。内因外因,皆有所生,知其气之出入,则知所以治也。

注解1:

胆的生理

“胆者,中精之腑。”“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又胆为奇恒之腑。

从以上这些由《黄帝内经》所给予胆腑的定义中,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胆为少阳,与肝相表里,肝胆的五行属性都是木。胆的在天之气为暑,在地之行为木,这就是组成胆的天地之气的性质,也决定了胆的功能特点。

暑是天之六气之一,暑由热来,热性阳,主升;暑季的时间是从5月到7月,节气经过夏至。其性湿热,季节一过夏至后,阳气由升转降,因此,暑之性为阳中之阴。木为春季之气,其性主生,为阳中之少阳,结合其天地之气的性质看,胆的属性具有阴阳双重性,阳中有阴。

第二,胆为中精之腑,六腑之一,六腑之性泻而不藏。又胆为奇恒之腑,藏精而不泻,此精即是胆汁。胆汁源于肝血,是肝血的代谢产物,六腑除了排泄水谷的糟粕以外,还有代谢五脏所排泄浊气的功用。胆汁还可以帮助胃肠消化水谷,排泄糟粕,这又是胆的属脏的功能。这是从功能上看,胆有阴阳的双重性,既有脏的藏精特点,又有腑的消化排泄功能。

第三,从位置上看,胆与肝互为表里,肝为厥阴,是由阴转阳的阶段,位于人体半表半里的部位。由于胆具有阴阳的双重性,因此,胆所做的决断一定是公正的,公平的。其阴阳平衡的特点表现在胆汁的收藏和排泄中。这一点也与胆所处位置相关,空间上为半表半里,时间上肝胆为少阳,介于太阳、阳明之间。因此说,胆为阴阳之腑。

第四,从情志上看,“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谋虑,主制订计划,随神往来,帮助心主神明。“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是肝的执行者,肝志为怒,胆主决断。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胆量有大小,勇敢与懦弱不是由肝所决定的,而取决于胆,胆气足则勇敢,胆气虚则懦弱,肝主谋虑,出智慧,胆是肝的具体实施者。

总之,胆腑具有阴阳的双重性,与肝互为表里,位居半表半里,其功能主收藏、排泄胆汁,主决断和胆识。

邪在胆,逆在胃

胆是一个阴阳极不稳定的腑脏,胆本身是阴阳的合体,具有阴阳的双重性,阴阳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失衡的状态。“邪在胆”就是指其阴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胆是少阳相火的外在表现之一,当阴阳平衡时相火主胆汁的排泄与收藏,阴阳失衡时则表现为少阳相火不藏,胆汁不降反而逆于胃。正常来说,胆汁应该顺利排入小肠大肠,从解剖学中我们可以得知,胆总管接十二指肠壶腹部。如果少阳相火不降,胆汁则反流向上,逆于胃。其症状表现为:“善呕,呕有苦,长太息”,这是胆之相火逆于上,同时迫使胃气上逆的表现。“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这是由于胆气不降,因此胆量不足而恐惧。

胆的相火上逆所表现的病症,在经文中还称之为“呕胆”,经云:“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这些症状都是在表述胆热胁迫胃气上逆,胆汁随胃气上逆而出于口,称之为呕胆。

提到胆的少阳相火的异常,还要与少阳病相鉴别,首先胆与少阳是有区别的,胆为六腑之一,少阳是阳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界当中的阳源于天上的太阳,人体中阳则源于精,经文有“阳化气”、“精化为气”之说,所以精藏阳;又有“阴成形”、“气生形”,因此气在某种程度上属阴。精藏于五脏中,所谓少阳就是小阳,也就是阳气刚刚出生的时候,由厥阴肝统主。由于肾藏相火,少阳与肾关系密切,同时三焦根于肾水,是少阳相火外在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说,少阳病不单是胆腑的热,还与三焦和肝肾等脏腑有关。

关于少阳病的主症,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很详细的介绍,即所谓:“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这些都是少阳有热的表现。少阳相火不降而逆于上的临床表现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少阳相火袭胃则胃气上逆,逆于上则成热郁上焦。而本条经文特别介绍的是邪在胆腑所造成的异常,由于胆腑与胃肠直接相通,所以胆腑的病症多表现为胃气的病变。应该说胆腑的病变属于少阳病变的一部分。

除了少阳与胆的病变需要鉴别以外,这里还要鉴别一下胆胃与肝胆病变的区别。“邪在胆逆于胃”是胆与胃同时发生病变,是由于胆气不降反逆于胃所致。如果胆气不降而逆于肝,就是肝胆病变了,多是肝胆郁滞所引起。例如,肝胆湿热证,由于肝血瘀滞因而影响到胆道郁滞。轻者表现为胆囊炎、肝炎等西医诊断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胁肋下疼痛、恶心、呕吐等,如果胆道完全梗阻就表现为黄疸。这也是黄疸与呕胆的区别。

总之,“邪在胆,逆在胃”是指胆腑的少阳相火不降反升,造成胆汁不降于小肠而逆行向上于胃,因此出现胃气上逆的呕胆的症状。这里要与少阳病相鉴别,少阳病是指少阳相火逆于上的病症,而本病是胆胃合病。还要和黄疸病相鉴别,黄疸是肝胆合病,而本病是胆胃合病。

治疗方法

1.取三里以下

对于胆胃合病的治疗,首先应该选用的穴位一定是在胆经和胃经上,经文当中介绍了一个很重要的穴位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也是下合穴,阳经的合穴五行属土,性平,主气逆而泄,是调节胃气的主穴。原文“取三里以下”可以理解为在足三里下面的穴位,也可以理解为用足三里穴以下胃气。《黄帝内经》中治疗五脏疾病时,主要选用原穴,治疗六腑病时多选用下合穴,是因为下合穴可以通降腑气。

如果是足三里的下面的穴位,应该包括上下巨虚等,这些穴位的功能与足三里有一些区别,足三里性平,属土主中焦的运化,而足三里以下的一些穴位更多地是以降下为主,没有运化中焦的作用。

临床上,除了足三里以外还可以选用胆经的合穴,或者下合穴阳陵泉以行胆腑之气,可以选用胃经的荥穴内庭以清胃热降胃气,阳经的荥穴五行属水,性寒主要用于清理本经或脏腑的热证。也可以加胆经的荥穴侠溪以帮助清理胆腑的热证。在手上的经脉还可以选用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液门以清三焦的热证。当然也可以适当选用阴经的穴位,例如,行间、大都等,关于阴经穴位的五行关系理论以后我们再讲。

2.中药治疗

有很多中药方剂都是清利胆热的,这里我只介绍一个典型的、临床效果比较好的古代名方温胆汤。

方名:温胆汤:出自《集验方》。处方:生姜12g,半夏6g(洗),橘皮9g,竹茹6g,枳实2枚(炙),甘草3g。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

用法用量:上六味,切碎,以水1.6L,煮取400mL,去滓,分3次温服。

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姜、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该方剂的主要功能是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温胆汤这个方剂有点特殊,受到很多临床医生的偏爱,除了治疗胆胃不和以外,还可以治疗情绪异常的病症,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另外大家对这个方名争议也很多,比如,清胆热的一个方剂为什么取名为温胆汤?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胆腑的病症与痰湿相关,本方胆热证的形成是由于痰湿郁滞胆气所致,“邪在胆”的邪在这里就是痰湿,由于胆气被痰湿所郁滞,郁而化热,相火逆于上而袭胃。针对痰湿阻滞的治疗方法,宜用辛散化痰祛湿的一类药物治疗,方剂中包括有二陈汤、生姜等药性温,并且有化湿理气的功效,因此称为温胆汤,痰湿祛除后才可以清热,这里用竹茹清热,枳实降胃气。

又由于胆主决断,是肝主谋虑的执行者,化痰湿之郁阻,可以帮助清利胆腑,恢复胆的决断功能。这就是为什么温胆汤可以治疗情志异常的原因。

运动与锻炼

本证的病机是胆腑有邪,胆气逆而袭胃,身体锻炼也应该选用最为恰当的方法。前面我提到过,身体的运动方式分为3类,激烈型适用于刺激心肺功能,适中型适用于肝胆脾胃,安静型适用于肝肾之阴的部分。对于本证的运动方式,首先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方法,性别、年龄、身体的强弱程度都与运动方式有关。最好是激烈型、适中型相互结合,激烈型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对化痰祛湿有帮助。适中型可以增加脾胃运化功能,从根上祛除痰湿,同时能疏肝利胆,对胆胃不和的调理有作用。

前几年在中国大陆出现了一种运动形式,名字叫做“敲胆经”,大概热了一两年,现在又凉了下来。“敲胆经”也要因人而异,不会对所有人都一定有好处,有时还会出现副反应,或者无效,甚至加重病情。例如有些人敲完胆经后睡不着觉,或者出现恶心、胃口不适等症状。所谓“敲胆经”是在敲大腿外侧胆经的位置,实际上影响了整条腿的肌肉的气血运行,有一定的行气活血作用,大腿外侧的肌腱与筋膜非常丰富,为少阳之表,适当地敲打,对在表的少阳之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也适用于本证。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到目前为止该方法的作用机理还不很清楚,疗效的好与坏主要依靠病人自己感觉,如果敲完感觉很好就继续做,否则就不要强迫自己,应该立即停止。

总之,锻炼身体对调理胆胃的平衡有很大帮助,不但能化痰除湿,还有健脾益胃之功效,同时还有助于病人调节情志,根据自己的身体、年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