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脑是如何欺骗你的?想做出正确决策,必须学会“反直觉化”

 正心正举 2022-09-24 发布于北京

学校旁边开了两家早餐店,都是卖煎饼果子的。两家店的煎饼果子味道差不多,价格也一样,因此顾客的数量也差不多。可奇怪的是,其中的一家店每天赚到的钱,都比另一家店更多。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两家店的老板,在给顾客推销煎饼果子时,说的话稍有不同。

第一家店的老板是这样说的:“嗨,同学,你的煎饼果子要不要加鸡蛋?” 

而第二家店的老板是这样说的:“嗨,同学,你的煎饼果子,是要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

你可能要问了: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可大了。

当你听到老板问你“煎饼果子要不要加鸡蛋时”,你脑子里想的是:“加还是不加呢?哎呀,快迟到了,还是不加了吧。”

可当你听到老板问你“煎饼果子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时,你脑子里想的是:“加一个还是两个呢?哎呀,时间来不及了,就一个吧,老板,加一个鸡蛋哈,要快啊!”

看到了吧?为什么第二家店每天赚的钱会更多?原因就在于,老板在给你抛出问题时,直接帮你做了加鸡蛋这个决定,只留给你加1个或是2个的选择。无论你做出哪个选择,老板都赚到了加鸡蛋的钱。

其实,这个小故事背后,藏着一个心理学,那就是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的意思是说,我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想固定在那。就拿刚才早餐店的例子来说,老板没有问顾客要不要加蛋,而是直接问加几个蛋,这就给了顾客一个第一印象:煎饼果子是要加蛋的。如果这时候你没有想清楚,随口说了句“加一个蛋”,那你就被老板套路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锚定效应处处可见。

比如,期末考试公布成绩了。很遗憾,你只考了58分。如果老师在评讲成绩时说:“我们班有2名同学不及格。”那么你的心情恐怕会更加难过,觉得自己垫底了。

但如果老师说的是,班里有20个同学不及格,那你的心情一定会好受很多。

其实,无论是班里多少人不及格,都没办法改变你的成绩。可是第一印象给你锚定的标准不同,你的感觉就会完全不同。

为什么会有锚定效应出现呢?

心理学家认为,锚定效应的奏效,可能起源于人们对直觉的依赖。

当有关于同一事物的信息进入大脑时,第一信息给大脑的刺激最强,所以印象也就越深刻,而大脑的思维活动大多数都是靠印象深刻的信息来进行的。

那么,为什么大脑总是会依据印象深刻的信息来思考呢?这主要是因为大脑具有天生的惰性。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我们的大脑是勤奋、执行力高的总司令。但事实上,大脑的天性懒惰,偏爱按照直觉办事,倾向于避开全新的挑战或不熟悉的事物。一有机会就钻空子偷懒。 

而大脑的惰性,其实是符合生物进化的规则的。

我们知道,大脑是“高能耗”的器官。一个成年人的大脑,重量只有1.4kg,相当于体重的2%。而从能耗方面看,大脑竟消耗了一日所需能量的20%。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大脑去仔细思考,那么大脑很快就会不堪重负。

所以,大脑天生惰性,是在为人体保存能量和实力。

可反过来说,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大脑并不总是那么可靠,它喜欢按照直觉来办事,而直觉又常常是不靠谱的。如果光靠直觉来做决策,那么做出来的决策,往往是不正确的。

因此,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认识到大脑是具有惰性和欺骗性的,并且学会通过“反直觉化”的方式来思考。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警惕细节。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听了某个演讲之后,你觉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在看到某个视频后,你大受鼓动,忍不住转发。其实,这些演讲或者视频之所以能打动你,是因为它的细节做到位了。 

有一位演讲培训师告诉他的学生:你也可以在几天之内变成一个演讲高手,只要你学会写演讲稿。一份真正的演讲稿不仅仅记录了文字的内容,甚至连演讲者的表情、动作、音调等等细节都提前设计好了。比如这样:

(动作:连续三下拍手)起床了,各位!【声音上扬】。(动作:环视全场)我知道,你们听了3 个演讲,现在一定很累||很累,你们电脑前面的Facebook||一定比站在台上的这个胖子要更加迷人(露齿笑一个)。我也知道||,你们看到亚洲人的脸,肯定就会觉得||这个演讲会很无聊,这家伙有很重|||很重的口音(模仿:Chinglish)不过【声音上扬】(走近同学们,平均每个人看2 秒),相信我【声音上扬】,我和你们遇到的每一个亚洲人|||都不一样。

只要把细节做到位,就很容易打动人。而当你被打动了,你的直觉系统就会被打开,你就会越容易相信对方所说的内容,而不会静下心来去考虑,对方演讲的内容里有没有逻辑上的错误。 

这也就是很多人会被“成功学”鼓动,被传销分子欺骗的原因。 

所以,要想提高“反直觉”的能力,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认识:细节越多,就越能煽动你的情绪。而这时候,谎言出现的可能性也越大。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煽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从逻辑、常识等方面判断真伪,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二个方法,是考虑比例和概率。 

前度时间,东方航空失事的事件引起了公众的恐慌,不少民众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坐飞机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直觉思考”:飞机失事,全员死亡=飞机很危险=不能坐飞机。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查阅交通事件的统计数据就会发现,在中国,走路、自行车、乘坐公交地铁的出行风险,低于飞行;而驾驶、乘坐汽车、尤其是摩托车的死亡风险则会远高于飞行。

从飞机一事来说,为什么我们会判断错误呢?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很容易陷入“规模错觉”。而所谓规模错觉,就是只重局部,忽略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就比如,每年毕业,很多媒体都会报道今年又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多么严峻,导致很多大学生陷入焦虑之中。可如果从整体的数据出发,我们会发现,其实大学生占我们这个国家人口的总和,也就5%,换句话说,中国有将近13亿的人没有大学文凭,比没有护照的人还多。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关注单一的数据,就很容易误判。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了解数据的全貌,找到对比,整体分析比例和概率。

比如,在分析坐飞机的风险性时,我们不能只看到每年发生空难的数量,而是要拿空难和其他交通事故的次数进行对比;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时候,也要看到大学生占总体就业人数的比例,全面地分析。

第三个方法,是撰写决策日记。

很多时候,我们靠直觉做出的决策往往是错的。而要想改善决策,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及时、准确的反馈,了解自己在决策时容易犯什么错误,或是容易遇到哪些难题。

具体来说,就是花点时间,写决策日记。

当我们做出一个重要决策的时候,我们可以拿个本子写一些,我是如何做出这个决策的,我考虑的问题有哪些,我希望这个决策能带来怎样的结果。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在于,当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再回顾决策日记的时候,可以关注到决策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比如,当决策失败了,我们就能分析,当初我在决策时忽略了什么问题,才导致事情失败的。久而久之,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决策模式,从而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就像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曾说的那样:“人的大脑天生抵抗思考。”

我们的大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全能和勤奋,惰性是它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正确的决策方法,常常与你的大脑的本能反应相冲突。

因此,我们要学会采用反直觉的方式思考,警惕细节对情绪的操控,重视数据的分析,尝试撰写决策日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大脑的惰性与欺骗性,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正心正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