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古 | 戚继光第十七代后人,家族备倭五百年,老人等待兄长八十年

 冬不拉拉 2022-09-24 发布于安徽
往期推荐:





毛主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不是我写的


中国第二位享受国葬的富豪,捐献2000亿给国家,儿子开大巴为生


中国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为何入海口属于朝鲜?


为何一张周总理埋头吃饭的照片,会感动无数中国人?


开国上将洪学智:下放吉林被欺负,副省长大怒“这是我首长!”


前言








































“戚继光是我们的老祖先,当年他要求我们这支后辈留在山东备倭,随时对抗来犯的倭寇。”

“我的三个哥哥都上战场了,我年纪小,留下了,可是他们却再也没回来。”

说着这些话的人是山东某山村的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家,家中嘉靖年间制作的铜钟似乎也印证着老人说的话。

图片

图|戚继光

那么当年倭寇为何会进犯中国,又为什么要有备倭兵的存在呢?


一、从倭国到日本








































想要记住一个人,除了记住那个人的外貌外,也需要记住那个人的姓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想要记住一个国家,不但要记住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还要记得这个国家的名字,那么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国名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其实原本日本叫做“倭国”,而他们将国名改成“日本”用了足足近七百年的时间。

在日本的历史上,他们的出生非常高贵,带着传奇的神话色彩,而真正让老百姓感到真实的日本则是在秦汉之时,那时候在日本狭窄的岛屿中零零散散有数百个国家。

而每一个国家都类似于现在中国的行政村大小,试想一下,当时日本两国之间爆发的战争就相当于两个村子械斗,胜者自然占领败者的土地。

就在数个国家因为抢占土地而进行争斗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国王派遣官员不远万里跨海来到了汉朝,对当时的汉光武帝刘秀进行朝拜。

由于日本靠海,所以造船业相对较强,已经能建造出长时间在海上漂行的木船,为了到汉朝朝拜,这个国家的国王将国内所有的宝物全部都放置在船上。

希望使者能够带着宝物安全抵达海对岸,见到汉朝皇帝天颜,顺便向汉朝皇帝索要一些赏赐,以便向岛上周围各国展示、招揽。

那名使者果然不负众望,终于安全到达大汉国土,当光武帝得知有海外国家前来朝贺之时非常高兴,毕竟那个时候的汉朝已经国泰民安,四夷臣服,那么海外之国的使臣前来不正是可以证明汉朝皇帝已经威加海内。

随即,光武帝刘秀便命令沿途各州府给使臣提供给饭食,保证使臣安全到达国都。

图片

图|日本遣唐使

于是,使臣一路之上看见汉朝繁华的景象大为惊叹,甚至感叹汉朝疆域之广为当代之最。

因此,等到他到达国都觐见汉光武帝的时候,使臣将路上所见所闻全部告诉的皇帝,并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惊讶之情。

一番话说得光武帝喜笑颜开,于是特地赐下“汉委倭国王”金印一枚,交给使臣带回国去,而“倭国”也就成为那时候日本的国号。

当然这枚“汉委倭国王”金印还是在日本考古中发现的,也证明了日本曾经是中国附属国,同时,通过史料可以证明,当年派使臣前往汉朝的国家正是位于九州地区的奴国国王。

但是问题又来了,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将“倭国”作为国名赐给日本呢?

对于汉朝皇帝赐这样的国名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中国文化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且文化发达。

更何况中国一直对四周少数民族国家大多都使用蔑称,例如“南蛮”、“北胡”等,觉得他们是尚未开化的民族,而对于日本也是如此,因此就使用“倭”这个带有贬义的字作为国名。

第二,日本人矮小面丑。

作为一个国家的使者,必然容貌端方,礼仪周到,而奴国使者却看起来又黑又小,按照中国人固有的思维,那么奴国国内的人可能长的还不如这名使者好看。

因此,这样矮小的形象早已深深刻画在汉朝君臣的心中,因此,使用“倭”字相对比较恰当。

可是为什么古时候的日本人那样矮小呢?

其一,受地理环境影响。

日本地域狭小,东西长,南北窄,且物资匮乏,可耕种土地少,在捕鱼技术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能够捕获的海鱼数量较少。

普通的日本国民也只能吃一些鱼类和少量的米饭,甚至蔬菜的种类都特别少,这也让日本国民身体素质普遍不好,身高也相对较低。

图片

图|日本救火队

其二,遗传因素。

日本是一个多血统混合的国家,在本国不止有最初始的日本人,还有因为躲避战乱而南渡的长江下游的吴越人等。

这些人由于在本国也因为天气原因等无法长高,所以在后代繁衍过程中,因为其所携带的基因压根就不具备还在长高的特质。

因此,在爱新觉罗溥杰结婚时所出席的日本高层政客、军官个子也都只是和溥杰差不多高,而这还是日本在开化之后吃牛肉、和牛奶的结果。

自从奴国使者将汉朝皇帝赐予的金印带回国后,倭国就成为当时日本的国名,自那之后,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都将日本成为倭国,而且倭国也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到了隋唐时期,日本开始派遣遣隋使,前往隋朝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随着使者们学习的逐渐深入,他们发现“倭”这个字的含义并不好,在使者们将这种思想传回本国后,国内一片哗然,纷纷反对“倭国”这个名字。

而当时日本百姓开始对太阳愈发崇拜,所以就渐渐喜欢上“日本”这个国号,甚至在于隋炀帝的国书之中也赫然写着“日出之国天子敬奉日落之国天子”的字样,可是这样的国书却让隋炀帝大怒不已,“倭国区区小国也,岂敢妄称天子?”

面对隋炀帝的震怒,日本只能重新递交国书,将自己的“天子”改为“天皇”,隋炀帝在浏览这次的国书后并没有发脾气。

于是,日本国内的官员们也就将“日本”默认为自己的国号,可是这也仅仅是本国默认,还需要天朝上国的允许。

图片

图|日本大臣

为了能够让天朝上国允许日本进行国号修改,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前往大唐进行学习。

当然学习是一方面,随时随地传递唐朝内部消息也是他们的任务之一,终于等到了唐高宗李治征讨高句丽获得大胜。

日本天皇趁着派遣使者向天朝祝贺之际,正式提出想要将国号更改为“日本”的想法,并且请求大唐皇帝允准。

面对日本的请求,唐高宗李治对其进行批示,“准许更改”。自此之后,中国也不再将其称之为“倭国”,“日本”的名字在中国开始流传。


二、窥伺中国








































日本其实自身的文化极少,但是日本善于学习,他可以从各国选择合适自己国家的“东西”,在本国内进行“安装”、“运行”,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日本非常仰慕中国的文化,因此多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共19批次,专门学习隋唐时期中国的官制、法律、历法、服饰等各方面文化,这也让日本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唐朝色彩。

日本的学习并不是只看看而已,而是将学到的东西完全应用在实践中,而这也体现在大化改新之中,让当时处于奴隶社会的日本一跃成为封建社会的一员。

到了明朝,日本又前后派遣19批遣明使到中国,再次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可是随着清政府占据中原,日本认为清朝“剃发易服”的政策不符合本国的学习方向,于是就开始拒绝向清朝学习,也不向清朝进贡,开始了闭关锁国。

当时的日本正好处于德川幕府时期,那时候幕府为了便于统治,开始了长达两百余年的闭关锁国,禁止外国船只靠岸,禁止对外贸易,日本国人过着平淡而无趣的生活,直到“黑船事件”爆发。

图片

图|日本黑船事件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迅速发展,蒸汽火车、铁皮船等逐渐出现,这些足以震惊世界的“武器”出现后,英国开始向大洋的另一侧的大清国展示武力,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强盛的大清国第一次向英国人赔款。

可是只战胜一个哪有什么乐趣,英国不愿意找下一个玩家,那么美国继续找,就这样,他们将目光放在和清朝同样闭关锁国的日本上。

1853年,美国东印度洋舰队司令马修带着四艘巡洋舰大张旗鼓地来到了日本东京湾,使用武力打开日本国门,日本人对于美国的强大意料不到,因此只能在美军的武力威胁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自此之后,许多西方先进国家都过来欺负日本,日本被迫签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当然,这一幕幕也促进日本倒幕行动的成功,再次重掌大权的天皇开始亲政,但是他能做的只能是进行明治维新,鼓励日本国民向西方社会学习,进而使日本变得更加强大。

当时的日本再也不是那个将中原文化奉为宗旨的国家了,而是全民学习西方文化,甚至就连西方的饮食文化都全盘照搬。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西方现代化政体,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飞速发展,俨然跻身于现代国家之列,可是日本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其不足也慢慢展现出来。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而且国内市场小,想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只能依靠对外商品输出,为了解决国家困境,以天皇为首的日本政治集团决定再次学习欧美国家,进行对外扩张。

为此,日本高层制定了一个“伟大”的计划,而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占领台湾、朝鲜后,灭亡中国,进而占领亚洲、称霸全世界。

日本的这个计划不可谓不宏大,而且日本在计划制定后,为了转嫁国内愈发紧张的政治矛盾,作战迅速按照计划施行,并且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台湾、朝鲜都被日本占领,甚至日本政府在朝鲜扶持亲日政府,用以对抗清军。

清朝面对日军占领朝鲜的行为怒不可遏,立刻发兵驰援,但是面对日军强大的战船,清军的战船不堪一击,在丰岛海战爆发后,日军在混乱之中制造了高升号事件,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面对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早已内忧外困,战败已经是定局,可是没想到日本居然利用《马关条约》掠夺清政府2.3亿两白银的赔款。

对于这笔巨款,日本大部分都用在发展军事上,在这次战胜清朝尝到甜头后,日本对于清政府这块肥肉更是关注,只要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有动静,日本都会上来插一脚,在获得利益后沾沾自喜。

图片

图|日本明治天皇

其实早在清早期康熙皇帝时期,在康熙皇帝接受日本朝贡后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日本倭人,身材矮小,反复狡诈,面目可憎,不可不防。”只不过康熙皇帝的话后世子孙并没有人记得。

庚子国变、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等,让日本有了在中国发展的基地,可是这还不够,日本政府将目光投到与内蒙、俄国相邻的东三省。为了从东北王张作霖手中夺下东三省,日本不惜在皇姑屯安放炸药,炸死张作霖。

三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让日本关东军轻而易举占领东三省,肆意掠夺东北珍贵的矿藏。

随着台湾、朝鲜、东三省一步一步落入日军的手中,日军在准备完毕后终于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而对于中国来讲,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对于共产党穷追猛打,可是外敌入侵,两党决定携手抗日,一方负责正面战场搏杀,另一方负责后方战场的袭扰,两党之间相互配合,终于用了八年时间将日军赶出中国。

在这八年时间里,牺牲在战场上的士兵、被日军屠杀的普通百姓、受日军胁迫做劳工累死的百姓何止百万。可是日军终于被赶出中国的土地,而在一次次对日作战中,有两位普通士兵一直都没有回家,他们就是戚继光的第十七代后人。

三、兄长参军,弟弟苦等80年

日本在十四世纪初的时候,进入到南北朝分裂时期,那时候天皇无力统治全国,只能充当吉祥物存在,眼看着那些诸侯国相互攻伐,而那些战败的南部封主在无奈之下只能组织家本武士和浪人们到中国,在沿海劫掠,当地百姓深受其害。

中国那时正好地明朝初建,朱元璋面对那些随时随地来沿海地区打劫的倭寇非常在意,为了防止倭寇再来,朱元璋命令在沿海地区建造16座城池,并且,在城池内居住的并非老百姓,而是士兵。

等到倭寇再次来临,在城内的士兵立刻冲出去,将他们杀退,一连几次,倭寇就再也不敢登岸,在加上日本承认是明朝的附属国,所以在日本国内也对浪人、武士的行踪进行严密关注,避免与明朝产生矛盾。

到了嘉靖时期,随着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外贸也相对发达,因此,在沿海一带的私人海上贸易也迅速崛起。私人海运原本是国家禁止的,可是“人为财死”,有钱赚,也就有人冒险,而冒险的人多了,国家也就无力管辖,因此,私发展速度极快。

图片

图|日本武士

而这些走私船只为了躲避朝廷官府的追查,甚至与海盗、日本倭寇勾结,在相互利用之下,倭寇再次席卷东南沿海。

那些日本倭寇拿中国百姓的生命为儿戏,每次劫掠,都会大开杀戒,甚至就连襁褓之中的婴孩都不放过。倭寇的罪行给中国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于是沿海百姓组织起来,自愿形成抗倭队伍,与倭寇进行抗争。

鉴于百姓群情激愤,嘉靖皇帝也派遣戚继光担任浙江参将,负责抵御倭寇。

在戚继光到任后发现,当地的士兵“不习战阵,恐难战胜”为由向皇帝奏报,请皇帝允准他进行募兵。面对倭寇来袭无人可挡,嘉靖皇帝只能批准戚继光的要求。

戚继光迅速组建了一支约3000人的新军,从基础开始训练,并且排演自创的鸳鸯阵,终于在于倭寇的对战中获得大胜,这支军队也被称之为“戚家军”,在戚继光的指挥下,短短两年,东南沿海倭寇之乱彻底平息。

可是倭寇之乱就这样结束了吗?当然不可能。一直与倭寇打交道的戚继光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倭寇会远离中国,因此,戚继光在退任回到山东老家后,特意叮嘱后人要在此地备倭,随时随地与入侵的倭寇作战,而已经在山东备倭500年的戚继光后代终于在日军全面侵华的时候再上战场。

1937年,随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百姓都踊跃参军,在山东也有一家兄弟四人,他们世代遵守老祖宗留下的备倭命令,因此,在日军侵华的时候,也是他们完成任务的时候,就这样,兄弟四人只有最小的弟弟留下,其余三位兄长全部参军。

图片

图|日本随军记者记录的日军

其实老四留下也只是以防万一,兄长们都害怕自己死在战场上,没有人给父母养老送终,四弟年纪小,不符合当兵的规定,就这样,三位兄长自从离开后就音信全无,而老四也一直在家里面等候兄长的归来,这一等就是八十年。

年迈的老四其实心里非常明白,三位哥哥早就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不然不可能不回家,但是这毕竟是他的一个“梦”,现在一家人只剩老四,而陪伴他的也只有那一口刻着“嘉靖十五年六月”铸造的钟,老人家看着钟就想起来兄弟四人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光,想着那些已经模糊的记忆......


结语








































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作为日后的假想敌,而这一切也在日本资本主义改革后完成,日本终于向中国发动了侵略。

好在中国人民团结,但是依旧用了八年的时间才完成,而这必须要感谢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勇士们,是他们用鲜血染红沙场,是他们用刀枪一点一点让胜利来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