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算法如何改变世界?从小小的红绿灯开始|零点图书

 零点有数 2022-09-24 发布于广东

在上班上学的路上,你有没有注意过,每个红绿灯的“性格”都不尽相同?有的红绿灯比较急躁,绿灯不过才维持15秒就不耐烦地想停止;有的则慢慢悠悠,绿灯长到仿佛是无限通行;有的则性情稳定,绿灯和红灯都不偏不倚按照30秒执行。

为什么红绿灯的时长设置会不一样?

曾几何时,很多城市马路上的红绿灯间隔统一设置为 60 秒,这一看似公平的道路交通设置,其实并没有考虑到不同路口的人流量、车流量差异,而且万一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道路拥堵,车辆即使争分夺秒也难以顺畅通行。
其实,不同红绿灯的时长差异是“智慧交通”的一大体现,这一城市治理好帮手能够为城市的科学治理出谋划策,满足人们的便捷出行。
智慧城市的“交通大脑”有了算法的强力加持,究竟是如何施展“魔法”的呢?
01
智能调配红绿灯,解决拥堵问题

一般来说,以往是利用感应线圈检测出车流数据,然后由交警进行人为交通信号灯的控制,这样容易耗费大量的警力。

如今的城市交通大脑可以利用城市交通摄像头进行视频图像的数据采集,然后再用内置的计算机视觉芯片进行边缘计算,获得即时交通流数据,如机动车数量、车速、道路拥堵及排队情况等。

同时,基于各个时段、各种天气下的车流大数据,交通大脑能够智能预测未来某一时段和天气下的车流,并提前为所有红绿灯“做好打算”,选择最合适的通行方案,比如为车多的方向配置更多绿灯时间,车少的方向配置更多红灯时间。

借助科学合理的配置规划,道路通行效率大大提升,拥堵问题得以缓解。不仅如此,交通大脑系统还会通过反馈信息自我学习,保证算法自动革新升级,保障每个周期的设计都是基于当前信息下的最优配时方案。

02
开发联动控制系统,
实现公交优先通行

考虑到公交车是城市道路运输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出行,同时也减轻路网负担,智慧交通会酌情为公交车通行提供便利。依据每个城市不同的地形、路网瓶颈、市民出行习惯、交通痛点等特征,城市交通大脑可以在车路协同技术的加持下,实时获取智能联网公交车辆速度、位置、驾驶状态等数据,并与红绿灯控制系统实时联动。

当车辆接近智能路口时,后台与红绿灯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并实时“通知”各信号灯调整时长配置,通过红灯缩短、绿灯延长等方式实现公交优先通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减轻路网负担。

03
云计算全局调动,实现智能调度

有了城市交通大数据,就可以在收集到路网实时数据后,调用云端的计算机集群进行云计算。假如某处道路发生车祸,智慧交通可保证问题解决得更迅速和完善。

以往:发现事故后由群众或交警报警,再派人来处理问题。万一事故发生在人多的路口或现场情况复杂,各部门联动就很难做到争分夺秒,耗时耗力,甚至会再次危及过往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今:摄像头和红绿灯充当“火眼金睛”,能够及时把现场信息和附近的拥堵状况一并回传到交通大脑。一方面,交通大脑收到信息后,会对车祸现场以及周边交通进行计算,迅速做出合理的处置策略和警力调度策略,将其推送给交警来决定是否出警、几人出警、在哪几个路口疏导交通等。另一方面,交通大脑根据数据情况,立刻“热心”提醒所有本来要经过此路段的车辆,并动态调控红绿灯配时,避免更多不明真相的车主堵在路上。

正所谓“城市建设,交通先行”,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系统中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为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各种需求提供智能响应服务,进一步打造智慧城市,实现城市的智慧决策与科学治理。

04
人人都离不开的算法

小时候,我们的脑袋瓜里总是充满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疑惑——为什么下雨天蜻蜓都飞得那么低?为什么雪花会融化?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如今,数字世界的大门早已打开,其中的奥秘如同大自然一般浩瀚无穷,等待着更多的人来解锁。

当我们带着孩童的视角去看人工智能“三兄弟”之一的算法,往往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将其逻辑掌握吃透,并涌现出更多探索算法魅力的力量。

由零点有数出版的《人人都离不开的算法——图解算法应用》就是帮助我们全面认知当前所处世界的算法类科普读物,以通俗化、故事化和漫画化的具体事例,展现了算法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工作成效,以及对算法责任、监管、立法、治理的思考。无论你是对算法应用感到好奇的小白,还是工作中会接触到算法应用的从业人员,都可以借助这本书看到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波澜壮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