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对于家产的分配,不像分水果那么简单,因为只要涉及到钱财,必然会触动到人性。 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各种各样真实的案例。 有些老人穷尽一生打拼下了一份家业,等到年纪越来越大、力不从心的时候,就会把家业传给自己的儿女。 但往往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许多未知的情况,有些儿女自从掌握了钱财之后,就对父母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甚至变得冷酷无情。 之前我们老家的村子里就有一位老人,原先是村里典型的“富豪”,但自从他把家业交给儿子之后,慢慢却成为了村子里的“贫困户”,每年靠着救助金生活。 而说起原因其实很简单,他的儿子自从拿到家产后,就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大城市,从此就像是消失了一样。 不但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更是把人性的复杂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所以网上有人就说:老人年纪大了,如果想要把“家产”交给子孙的时候,不但要看当下的处境,更要对自己的未来提供足够的保障。 而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想给儿女分家产的话,那么一定要看看自己的儿女是否满足以下三点。 01.儿女“谦让不争”之后,才可以放心交给他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争家产”的案例层出不穷,也给很多老人敲响了警钟。 甚至很多儿女为了争老人留下的家产,闹的兄弟不和、大打出手,从此形同陌路。 我想任何一位老人都不愿意看见儿女们为了家产而争得头破血流吧。 而且最关键的是,当儿女们为了家产开始争执不下的时候,就说明他们内心深处,更在乎的不是老人的未来和健康,而是利益。 因为敢动心动念去争家产的人,往往已经用心不良,少了孝顺之心,内心深处埋藏的也不过是自私自利而已。 所以说,如果老年人想把家产交给儿女,首先一个因素就是要考察儿女们是不是有“谦让不争”的心境。 因为懂得不争的人,往往才能坚守住自己的本心,也具备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原则和底线,不会被利益蒙蔽,也不会因为利益去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这种情况,到了晚年老人家也有依靠,否则如果儿女们“利在则聚,利散则离”,那么晚年生活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02.儿女“诚心诚意照顾”之后,才可放心交给他们什么是诚心诚意地照顾老人呢?我想人活一世,许多老人到了晚年,心里都会有一杆秤。 而只要是真孝顺,那么细节上是不会骗人的。 我有一次在医院住院,碰上一个老太太,她心脏不舒服,我就发现她的大儿媳每天做好饭给老太太送来,嘴上像是抹了蜜一样,特别能说会道。二儿媳每天伺候在床前,伺候吃穿、任劳任怨。 我们同病房的人都夸老太太的两个儿媳特别孝顺,结果老人就笑着说:“是啊,我们家老二媳妇确实孝顺”。 而至于老大媳妇倒是闭口不提,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大媳妇特别精明,之所以每天一日三餐,雷打不动地去医院送饭,图的是老人家手里的几套房子。 所以说,是真心实意,还是假意逢迎,老人活了一辈子,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来的。 而只要是真心实意去照顾老人、伺候孝顺的,那么就可以放心地把家产交给他们,否则,还是要慎重一些。 03.儿女们能够“自食其力”之后,才可以放心交给他们这个时代,啃老话题一直屡见不鲜,那么为什么总会有这些问题呢?其实简单说就是儿女对父母的依赖太重了,少了自力更生,多了钻营依靠。 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人不假思索就把家产交给他们的话,那么势必就会让他们更加的无所畏惧,从而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过好日子,而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最终坑了父母,也害了自己。 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自食其力能力、总是依赖父母的人,他们很难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而总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变得自私自利,因此想要指望他们赡养老人颐养天年,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所以说,没有自食其力,不会自己赚钱的儿女,老人们最好要守住自己的家产,否则就像《活着》里的富贵一样,最终会失去一切,也导致幸福家庭走向没落。 其实,对于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儿女来说,根本不会觊觎老人的家产,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自己能够把日子过好,而且父母的就是父母的,他们也需要去经营自己的晚年生活。 所以说,如果家里是这种儿女的话,也可以把家产交给他,因为值得信赖,也能老有所依。 在我看来,老年人无论到了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够生活的钱,不要把所有的家产都交给儿女,因为这就像是一场赌博,如果输了,那么晚年生活将会凄凄惨惨。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儿女是怎样,才能把家产交给他们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