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的吴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勾践|吴国|夫差|楚国|阖闾

 老玉米棒 2022-09-26 发布于广东

春秋,这是一个诸侯纷争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周王室的没落,让原本安分守己的诸侯们开始躁动不安,他们纷纷褪去伪善的面纱,继而露出狰狞的爪牙。

乱世,向来都是强者的舞台,春秋中期,齐国霸权式微之后,晋国、楚国轮番称霸,明争暗斗,你争我抢。

然而,就在晋、楚疲于勾心斗角之际,东南边陲,一朵含苞已久的花,正在悄然绽放。

吴国,一个尊贵而又粗犷的国家,吴国人的始祖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在血脉上与周天子同姓,地位尊崇,但吴国又地处蛮夷,民风与中原迥异,使得中原各国看待吴国的心态其实是很复杂的。

吴国从诞生伊始一直到春秋中期,一直籍籍无闻,没什么存在感。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晋国为了进一步打击楚国,决定扶持一个听话的小弟去给楚国后院放火。

挑来挑去,就选中了地处楚国东部的吴国。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晋国对吴国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扶持。

短短几十年,吴国进步神速,迅速从一个落后的蛮夷小邦成长为一个能够和强大的楚国掰一掰手腕的南方强国。

春秋中期,也因为吴国的崛起揭开了新的篇章。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通过宫廷政变登上王位,经过几代吴王的不断经营,到了阖闾这一代,是时候收获了。

阖闾即位后,任用楚人伍子胥为相,齐人孙武为将,对内励精图治,

对外厉兵秣马,短短数年,吴国国力日渐强盛,而与之俱增的,还有吴王阖闾的野心。

再看楚国,尚沉浸在超级大国的迷梦里不可自拔,殊不知危险已悄然降临。

吴王阖闾三年,阖闾与伍子胥、伯嚭率军攻打楚国,开始了他对于楚国的蚕食计划。

其后八年,吴国不断进攻楚国,多次攻城略地。

吴王阖闾十一年,太子夫差率军大破楚国,攻破楚国都城——郢,列国皆惊。

柏举之战后,吴国威震华夏,称霸江南。

然而,吴国真正的敌人并非楚国,而是南方的越国。

吴、越虽为邻国,却世代交恶,当年吴国伐楚,越国趁机偷袭吴国都城姑苏,幸好阖闾处置及时,才避免被越国偷家。

虽有惊无险,但两国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吴王阖闾十九年夏,阖闾趁着老越王去世,政权不稳之际,趁火打劫,发兵伐越,想阴越国一手。

可是新继位的越王勾践也不是善茬,此人应该是厚黑学的忠实粉丝,做事心狠手辣。

面对吴军大军压境,勾践自知硬拼肯定不是对手,于是反其道而行之,搞了一支敢死队,这群人拿着剑跑到吴军阵前,啥也不干,就抹脖子,把一旁的吴军都给看懵了。

勾践趁吴军分神之际,率军偷袭,吴军大败,吴王阖闾重伤去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吴王阖闾的去世让原本就如履薄冰的吴越关系雪上加霜,吴越两国彻底成了死敌。

老吴王去世后,太子夫差继位,为报杀父之仇,日夜训练军队,丝毫不敢懈怠。

吴王夫差二年,夫差率领吴军精锐在夫椒大败越军,一鼓作气,深入越国腹地,越国几近亡国。

如果说当时的夫差对复仇的执念再深一点儿,心再狠一点儿,杀了勾践,灭了越国,也就不会有三年后的亡国灭种。

为王者,会须杀伐果断,优柔寡断实为大忌。

夫差面对勾践的摇尾求怜,到底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放了他一条生路,殊不知,这一放,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勾践就是这样一个人,三年里,勾践表面对夫差卑躬屈膝,殷勤侍奉,背地里卧薪尝胆,图谋复仇。

人最善伪装,也最易被欺骗。

勾践的奴仆姿态让夫差放松了警惕,渐渐放松了对越国的监视。

吴王夫差十二年(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夫差北上会盟,国内空虚之际,率领精锐偷袭吴国,一路打到了其国都——姑苏。

夫差会盟之后,急忙回师,但为时已晚,吴国已是一片焦土。

无奈,夫差只得求和。

贪心不足蛇吞象,勾践深谙其中道理,他明白,以眼下越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吞并吴国,如果硬拼,哪怕赢了,也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不值得。

勾践答应了夫差的求和,班师回国,等待下一个时机的到来。

被偷家的夫差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他表面臣服,暗地里积蓄力量,图谋东山再起。

然而,上天并没有再给他这个机会,战后,吴国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此乃天赐良机,勾践又怎么可能错过,是年,勾践再次趁火打劫,把吴国打成了一个只剩下都城的光杆司令。

夫差见大势已去,学当年勾践的样子卑微求和。

可勾践不是夫差,这个精通厚黑学的坏人没有给夫差苟延残喘的机会。

其实,刚开始勾践也犹豫了,他也不忍心,但范蠡的一席话点醒了他:

当年,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竟然不要,今天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我们难道要重蹈吴国的覆辙吗?

范蠡一语点醒梦中人,勾践恍然大悟,最终还是灭了吴国。

吴国,宛如一颗流星,虽然绚丽,却只有刹那芳华,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拿破仑说过: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显然夫差不明白这一点,结果放虎归山,终成大患。

其实,吴国存亡,尽在他一念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